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桂花:發熱,該吃藥嗎?

黃桂花:發熱,該吃藥嗎?

今日凌晨6時左右,家長抱著3歲的寧寧過來就診,衣服裹得嚴嚴實實的。我上前分診,得知是寧寧發熱了,我趕緊讓家屬把寧寧帽子脫了,衣服不要捂得那麼多。

通過問診得知,寧寧從家裡出來準備到醫院就診的體溫是40°C,家長已經給患兒吃過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商品名: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距離吃藥時間已經有4個小時了。患兒,精神萎靡,頭痛明顯,嘴唇紅,手腳冰涼。

寧寧來到我科再次複查的體溫是40°C,家長一天時間內已經給患兒口服兩種退燒藥兩三次,可是患兒總是反覆發熱,剛開始吃退燒藥的時候還有效果,到最後仍然高燒不退。

發熱本身不是一種疾病。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細菌侵入人體所致(可以抽查血常規)。人體為了抵抗並殺滅它們,便採取了一種自我保護性質的反抗措施—發熱。

實際上,發熱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明寶寶正在努力與疾病抗爭,而且,這種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由於寶寶大腦發育尚不成熟,過高的體溫(39°C)可刺激大腦皮層,出現異常放電,即可出現驚厥。

體溫超過39°C可引起大腦皮層不穩定,但不是說每個寶寶都會出現驚厥。如果寶寶發生熱性驚厥待如何處理?

1.通常寶寶發生熱性驚厥10~20秒就停下來了。驚厥時,不要搬動寶寶,因為這時的寶寶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動容易出現骨折。

2.儘可能讓寶寶側躺著,如果有口水和嘔吐物能順著嘴角流出來,而平卧位的時候,如果有嘔吐物,寶寶容易引起窒息。

3.找一個硬的東西,比如調羹,塞在寶寶的上下牙之間墊著,以防止寶寶咬傷舌頭。

4.寶寶熱驚厥停下來之後,測量體溫達到38°C就可以口服退燒藥了(有驚厥病史者只要體溫38°便可口服退燒藥),要馬上送寶寶去醫院檢查。

發熱的兩種治療方法

只要發現寶寶體溫超出正常(口溫:36.3~37.2°C;肛溫:36.5~37.7°C;腋溫:36.0~37.0°C)就可以進行物理降溫。

(1)退熱貼是一種物理降溫的方法

(2)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前額、腹股溝、腋下、腘窩等等。

(3)用溫水擦浴:擦腋窩、腘窩。腹股溝。四肢至皮膚微紅,腹部,前胸。腳心禁止擦浴。

(4)溫度浴:置於比體溫低2~3°C的溫水中浸洗10~15min,用大毛巾擦乾,室溫25°C,別讓孩子著涼。

2.藥物治療

寧寧媽媽跟我講,退燒藥剛開始一兩次還管用,後來就不管用了,其實,這不是要不管用了,而是剛開始的發熱的頭兩天,孩子體內還有足夠的水分供散熱、蒸發,所以吃了退燒藥很快就降下來。

但發熱幾天後,寶寶因為食慾減退,吃得比平時少,如果再不注意補充水分的話,體內的水分減少,無法將熱量帶出體外,退熱效果自然不好。可見,退熱效果好不好,和水分補充得是否充足關係很大,水分補充的越充足,熱量蒸發的機會就越多,退熱效果就越好。

所以,寧寧口服退燒藥之後,我的同事就給寶寶做了溫水擦浴,之後囑咐家長要給寶寶都喝溫開水。寶寶實在不想喝開水,可以讓他和有味道的果汁。這時候寶寶少吃幾口飯都不要緊,但水分必須足夠。

吃了退燒藥退燒效果不好,往往這時候我都會詢問家長。退燒藥是否夠量以及開瓶時間或者吃的是否是泰諾林或者美林。因為有些家長,誤把感冒顆粒或者抗生素當成退燒藥的屢見不鮮。

退燒要的說明書上用量與體重的關係中,體重的間隔是比較大的。比如同年齡中一個10公斤的孩子和一個19公斤的孩子,如果服用同等量的退燒藥,退燒效果肯定不一樣。但爸爸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吃多了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該孩子的藥量都很保守,以至於退燒效果不好。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寶寶實在不能口服退燒藥,可以肛門(布洛芬栓)給葯或者滴鼻子(安乃近)。有些家長不知道寶寶再次發熱應該什麼時間給葯拿不準。

結合臨床經驗以及藥物使用說明書,一種退燒藥至少間隔4小時以上才能服用,若是兩種退燒藥一起交替使用可以縮短2個小時。(比如泰諾林和美林)

因為我也是寶媽同時還是護理師,所以家裡會備用藥。

【溫馨提示】如果家裡有寶寶一定要備有退熱葯(泰諾林或者美林,兩種都備更好)。體溫大於38.5°C患兒可口服退熱藥物,有高熱驚厥史者,應及早(38°C)服用退熱葯及鎮靜劑。之後便可來醫院就診,防止溫度過高引起驚厥。

我是黃桂花(資深健康護理師),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探討育兒、健康、護理那些事,以下是個人微信二維碼,歡迎掃描成為微信好友,你的轉發是我寫作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花的季節 的精彩文章:

TAG:桂花的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