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楚弭兵會盟對春秋歷史造成的影響

晉楚弭兵會盟對春秋歷史造成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晉國楚國兩個大國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相互不斷交戰攻伐。而魯國、衛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這些小的國家,則苦不堪言。因為他們無論站在晉楚哪一邊,都會遭到另一邊的瘋狂報復。這些小國人口民力受到極大的破壞。當時在宋國這種情形也不例外。而宋國有個大夫,名叫華元。他不僅與晉國的高層執政卿欒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國令尹子重交好。於是華元就利用這兩層特殊的關係,來回奔走周旋,調解晉楚兩個大國的關係。終於促成晉楚同意結盟。

在公元前546年間,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魯國、衛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等14國使者在宋國西門外參加歃血會盟。在會盟前期,晉國、楚國由於多年爭伐,仇恨頗深,導致相互不信任,晉王、楚王都身穿重甲,各自防著一旦對方做出出格事體,就大動干戈的打算,來參加這次會盟。

這次會盟簽訂的盟約內容是:「晉國、楚國的僕從國要向這兩個大國進貢朝拜。」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齊國、秦國也實力強比較強,可以只朝拜盟國,不用朝拜另外一個的特便。邾國為齊國的附庸,滕國為宋國的附庸,不參與盟會。而最慘的是其它的那些小國,有人國家由於晉楚多年爭戰,國內窮餓遍野,沒有金銀財寶來進貢晉楚,只得拿人口來充當貢品。

這次弭兵會盟的成果是晉國、楚國兩大國,通過犧牲了那些小國的利益,達到暫時的和解。暫時形成了表面的均衡態勢,使各國此後免去連年征戰之苦。第一次弭兵之會後,晉楚大體平分霸權,而晉國在總體上稍占些優勢。

弭兵會盟在歷史上對春秋時期的變局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它推動春秋歷史進程。而二次弭兵會盟的召開成功,也大大提高了宋國外交上的政治自信。在隨後的幾十年內,各國之間再也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各國內部貴族氏族之間的鬥爭則開始激烈血腥起來了,

所以說"弭兵"會盟意義在於:春秋時期各諸侯由國與國之間的爭霸,慢慢轉向了國內氏族豪門之間兼并鬥爭,這也是春秋時代由前期轉入後期的劃分之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探秘大山深處的古山寨
難怪司馬遷說秦起襄公,章於文穆獻孝之後,原來襄公做了這三件事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