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素級監督:你們可能都監督錯了地方

像素級監督:你們可能都監督錯了地方

前日,騰訊上線了一款資訊產品,名字就叫「騰訊立知」:擺明了就是騰訊出品。

(有一句講一句,界面逼格很高)

我和騰訊omg部門有些來往,並未聽說這個騰訊的主力內容部門做過這樣一個產品。四處打聽了一下,原來是mig應用寶的手筆。

這款產品需要邀請碼才能進入使用,我看到微信上有個哥們在那裡說,好像用什麼碼的產品,就一個f碼(小米)還算結局順利。

一語成讖。

當下,立知已經下架。

坊間對立知下架原因的主要猜測來自於即刻的控訴。

熟悉我個人過往文章的讀者都知道,我對即刻這款產品一向很喜歡。

即刻剛出發時,走的是「主題式閱讀」這樣的道路。比如說,iOS又更新了,這算一個主題,用戶訂閱這個主題後,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ios更新的信息。

這是資訊聚合類產品中的一股小清新。小清新的意思有二:其一,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聚合資訊產品,並不以主題閱讀為招牌——雖然講到本質,主題閱讀和興趣分發其實很難說是兩回事;其二,這類產品的用戶基數不是很大,有點陽春白雪的意思。

打開立知,你的確可以看到類似ios又更新了這樣的主題。

(立知的主題)

即刻的管理團隊不是很爽,在微信發難,稱之為抄襲。後來又有kol們說成是「像素級抄襲」。據說批評意見被馬化騰看到。

(即刻的主題)

然後,立知就在App Store中消失不見。

如果說「主題閱讀」,立知的確和即刻——嚴格說,是過去的即刻,當下的即刻,主題訂閱和閱讀已退居二線,需要點擊「我」或者「發現」這個模塊才能進去看到——非常類似。

但如果說做同樣的事就是抄襲,這種批評,我以為,有點過。

立知在主題閱讀這件事上,是有些新東西的。

在每條信息上,立知會提供一個標籤,可能是「延展閱讀」,可能是「事件追蹤」,可能是「多方觀點」。仔細看這些標籤後的東西,你會發現,三個標籤各有不同。

延展閱讀著重於橫向的更多相關的信息,事件追蹤是縱向的過程梳理,多方觀點則是主觀意見表達。

當點擊一條信息之後,你會到達一個中轉頁,這個頁面有本信息的摘要,再點擊才能去往目標頁。我當時看到這樣的做法,就猜想以後大概要被很多媒體罵。因為摘要看過還點擊啥呢?

在這個議題上,立知的確涉嫌侵犯著作權,因為著作權項下有一個權利叫改編權。摘要改寫就是改編。我本以為這會是立知將來的麻煩,沒想到在「主題閱讀」上倒被人控訴抄襲。

不過,當你仔細看這些摘要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受到人工智慧的力量——反正我是這麼猜想的。這些摘要並不是目標文章中簡單的一段截取,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改寫。請仔細比較這兩段:(有沒有點摘要式洗稿的意思?哈哈哈)

我知道現在騰訊已經有能力在一場論壇中一個講者講完立刻推送出演講稿的簡寫版,背後是ai的力量。而mig不是omg,並沒有大規模的內容編輯隊伍,所以,我猜想這很有可能是ai做的。

無論是三大標籤,還是這個摘要製作,即刻並沒有做過(關於即刻里的主題里的摘要,我個人的閱讀體驗是,要麼是微博短文本直接複製過來,要麼是標題,要麼是截取,也有可能閱讀體驗沒有覆蓋到全部)。

keso覺得,ios又更新了,即刻有,立知也有,像素級抄襲很明顯。

我不太以為然。要不改個叫法?ios莫名出了個新版本?

既然都要做主題閱讀,且主題需要個名字,撞名其實並不像六神那句「你的風陵渡我的鐵羅漢」被周某拿走那樣需要鄙視。

keso舉例說,做主題標籤,知乎也做,並沒有被指責抄襲即刻。但我總覺得,知乎是站內內容,即刻是全網抓取,並不是同一類產品。

更何況,知乎或許也像素級抄襲了「quora」?

keso曰是,所以知乎早年也挨罵。

這事怎麼說呢。

遠里說,微信還像素級抄襲了某些產品啊!

就近里說,跳一跳沒像素級抄襲育碧的什麼產品么?

主題閱讀,是一種資訊產品類型。

這個類型你做的,我也做的。這種類型產品的背後,比拼的是技術能力:對內容進行顆粒分割,然後通過技術加以再聚合。這點上誰的能力越強,誰就更容易勝出些。

類型上,很難說什麼抄襲不抄襲的。

門戶有好幾家,搜索也有好幾家。尤其是後者,面上長的都是差不多的,還能變出什麼花樣來?

Facebook不是第一個搞社交的,蘋果也不是第一個搞智能手機的。但他們後來都在自己的產品上做出了重大的創新。

而我覺得,三標籤和摘要改寫,就是立知與即刻非常不同的地方。當然,摘要改寫這事,應該是需要得到內容製作方的授權。

在我看來,立知團隊犯了一個瓜田李下式的錯誤。

按照即刻coo的說法,應用寶曾派人去和即刻探討合作。雖然mig的公關負責人在微信里私下辯解了幾句,但這事的確會讓人浮想聯翩。

大公司不要沒事就派人去創業團隊談合作:尤其是你自己的確有團隊(還是同一bg同一業務線下的)在做類似的事。

也許在像素級監督之下,騰訊最終下架了立知。

我不知道這款產品未來是從此消失不見還是改頭換面再捲土重來。

我是覺得有點過。

但也有可能也是做過騰訊門戶、騰訊微博、騰訊應用寶等等諸多「像素級抄襲」產品的騰訊,在即刻這樣的被投項目前,表態合作夥伴第一,也算是一種姿態吧。

這類產品的小眾化是很明顯的,即刻自己都在轉彎。我認識一個還算成功的投資人,前日立知剛上線,就在那裡說:我一點也不看好這個產品。

我想,我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還有一種關於下架原因的說法。

說是立知某個評論出現了不可描述的bug。

也的確,我手機里現在的立知,已經都不可評論了。

—— 首發扯氮集 ——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扯氮集 的精彩文章:

TAG:扯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