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歲時過生活:日本家庭主婦廣田千悅子的歲時節氣書

跟著歲時過生活:日本家庭主婦廣田千悅子的歲時節氣書

2011年住在東京的上班族廣田千悅子(Hirota Chieko)和身為攝影師的先生広田行正(Yukimasa Hirota),為了即將出世的的孩子,決定離開住了很久的東京,搬入位於神奈川縣三浦半島西側,名為「秋谷」的沿海的小鎮。

千悅子的新家位於海港邊上的小山丘,雖然有些破舊,卻有美麗的自然環境與景色,可以眺望富士山,也能面朝大海。

〝隨風而來的海潮味經常飄進綠葉扶疏的山中小屋裡。〞千悅子說。

沒多久,她的小孩出生了,一家的生活步入嶄新的世界。

鄉下的生活,讓他們看到從前在都市生活中無法看到的事物,許多驚喜與邂逅讓她深深的著迷並感動。

小孩逐漸長大,配合小孩的腳步,他們經常在山上海邊慢慢地散步,這種緩慢的節奏更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季節交替。

千悅子描述他們一家與大自然相處的生活:〝春天來到時,山頭染上一片淡淡桃色的山櫻、夏日隨風搖曳的風鈴聲、入秋後夜裡響起的蟲鳴聲、點綴於冷冽早晨的冬霜〞。

住在鄉下的千悅子有了更多的時間,她配合著節氣製作一些時令菜與節慶活動,如春天的七草粥、端午節的菖蒲澡、初夏的螢火蟲、秋天的明月等等,隨著四季更迭,各種歲時與習俗豐富了心靈。

千悅子說:〝都市的生活十分忙碌,讓我們無暇感受季節的變化,甚至連放下手邊的工作都談何容易。不過,一旦停下腳步深呼吸、好好感受季節,即使只有一瞬間,便足以讓心頭暖呼呼。〞

這種感動讓住在鄉下的千悅子想著:如果有一本書能告訴我們如何隨著四季變化,實踐簡單的習俗活動,那該有多好。

〝其實內容不需要艱澀,更不必引經據典,主要能激發大家想要〝嘗試看看〞的慾望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動機之一〞。千悅子說。

於是千悅子開始研究起古人所謂的歲時節氣。2012年她完成了她的第一本書:日本人的歲時〞。

這本書一出版就成為日本的暢銷書,許多居住在狹隘都市公寓的城市人,許多過著朝九晚十不見天日的上班族,羨慕起千悅子在鄉間優雅愉快的鄉村生活,跟著大自然節氣的韻律與傳統的習俗過日子。

千悅子把他們在秋谷的生活,如正月的餘興遊戲、新年開筆飄墨香、女兒節吃散壽司、八十八夜的新茶、盛夏問候。 盂蘭盆會的習俗活動、吃南瓜、泡柚子澡、跨年蕎麥麵等,隨著四季變化,實踐簡單的習俗活動、季節料理,用五感體驗季節變化的生活方式,提供如何在家感受傳統習俗與四季風情的點子。

重陽節要喝的菊花酒

跟著自然與文化的韻律,千悅子參考了傳統的習俗,結合了自然野趣、傳統工藝、自然的美食,提出了許多生活美學的點子。

千悅子在書中描述新年期間要吃的《七草粥》,她寫道:〝剛結婚時,我曾聽婆婆嘴裡唱著《芹菜、薺菜,鼠麴草、鵝腸菜、寶蓋草,蕪菁、白蘿蔔,這就是春天七草。》〞

〝雖然我以前沒聽過這首和歌,但因為琅琅上口,馬上就記住了。 據說只要在一月七日吃了這個七草粥,就能趨吉避凶、長壽富貴。這是從中國流傳過來的習俗,在中國有所謂《六日除夕,七日新年》的說法,所以七日這天是一個開始,把七種菜加到熱湯里喝,就可以避邪。

另外在日本三月三日是桃花節,這天又是《女兒節》,藉由擺飾和服娃娃,祈求女兒的健康與幸福。這是源自於平安時期的消災除厄與王公貴族的玩人偶習俗。

千悅子在書中寫道:〝這天在家中插桃花,供奉菱形麻糬、彩色小米菓與白酒。我們家在這天會去參加附近海邊的放水人偶活動,那是在神社舉辦儀式之後,將和服娃娃放在竹葉或稻草做的小船上放水流,藉以祈求《健健康康地平安度過一整年》。〞

寫完這本書後,千悅子又繼續寫了許多與歲時、節氣有關的書,帶動日本社會追求自然趣味的生活美學。

為了孩子搬到鄉下的千悅子,不但讓孩子享受了快樂的童年,自己更成為暢銷書作者,實現從前當上班族時所無法實現的夢想。

千悅子說:〝不要以為住在都市裡,不容易接觸自然,所以也就自暴自棄了。其實只要靜下心來側耳傾聽,就能聽到秋天公園裡或行道樹傳來的蟲蟲合唱團歌聲。只要稍微改變自己的內心,就能感受無所不在自然的美麗。〞

傳統中國人的生活,在農耕漁獵方面配合著四季節氣運行而行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諧平衡。由於人們相信農耕漁獵的活動是否順利受到神靈與祖靈的庇佑,因此會定期的舉辦各種的《歲時》祭儀。

歲時與祭祀、民間信仰有關,此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宗懍所撰寫的〝荊楚歲時記〞,這本著作中記載了古荊州,故沿用泛稱長江中游一帶,人們依據節氣與歲時行事的節日與飲食習慣。

現代許多人想要倡導屬於中國人的生活美學,其實轉轉會一直以來所提倡的:與歲時節氣一起過生活,就是中國人最美的生活方式。

節氣將人類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保留了下來,歲時則將人類敬天愛人的生活習俗與節慶文化保留了下來。

工業革命創造了人類的經濟繁榮與各種科技文明,然而也斷開了人類社會與大自然之間的緊密相連關係。高度開發的日本社會,許多人過著喘不過氣的生活,重新提倡傳統的歲時與節氣,其實就是要彌補失去平衡的生活。

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挺可悲的,被商人牽著鼻子走,過的都是西方的節日,聖誕節、感恩節、復活節、情人節、白色情人節……誰還知道中國原有的歲時與節氣呢?歲時與節氣本就源自於中國,只不過我們自己給遺忘並丟棄了。

轉轉會過去的多年來,推動〝手作之美〞、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美學,旨在找回與大自然之間絲絲縷縷的關係,透過各種沙龍活動、手作市集、節氣歲時活動,將優美的自然生活與傳統習俗重新導入我們每日忙碌的生活中。

與藝術家一起做菜

轉轉會的春夏秋冬派對

手作之美市集活動

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上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花,這些都是優美的傳統生活美學,也是千百年以來讓中國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心靈更為優美的生活方式。

文:轉轉會

圖:広田行正、劉佳

預告:2018 倉庫市集第一彈:跟著節氣過日子:立春篇

明 陳洪綬 瓶花圖軸

絹本設色,畫芯175×98.5cm,全軸263.5×115.5cm。大英博物館藏

題籤:陳老蓮瓶花園,真跡無上神品。省齋鑒藏。鈐「省」「齋」(朱文)

活動詳情:

日期:2018年2月2日(五)~2018年2月4日(日)共三天

時間:11:00 -17:00

地點:轉轉會生活美學實驗室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藝術區249-3號 (高德、百度地圖搜索轉轉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轉會 的精彩文章:

珂里:好好清潔,用心養護我們的肉體神殿
年豬飯▎尾牙宴:一年吃一期尾牙宴,過個團圓年

TAG:轉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