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時樂趣,你今天還記得嗎?

兒時樂趣,你今天還記得嗎?

刊名題字:山東文登書畫院院長董志強先生

兒時樂趣

作者簡介

鍾愛群,湖南桃江人。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益陽市文聯會員,作品散見於《民間文學》《詩潮》《湖南日報》等報刊及各種選集中,多次獲獎。

解放初期,雖然家裡還不富裕,日子過得很清苦,但至今回憶起我們的童年,仍充滿了樂趣,也有幾多的甜蜜!

剛解放時,我就進入當地的狗毛寨讀一年級,因此這裡成了我小學的母校。後轉到父親任教的千工壩中小湯家村小學,時間不長,因家裡田土無人耕種,母親只好帶著我和妹妹打道回府,在狗毛寨繼續上學。

那時的我們不像如今的小孩,沒有這些現代的玩具,而是憑著我們一雙小手,想方設法,自製了各種玩具,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

課間休息時,整個校園便沸騰起來。操坪是男生的世界,有的滾蛋子,更多的是打地老鼠,棕索做的或是布條搓的各種鞭子,甩得噼里啪啦響,震耳欲聾。走廊則是女生的地盤,她們踢毽子,或是跳繩。雖是數九寒冬,但個個頭上冒汗,熱氣騰騰,有的還脫去了棉衣,絕不怕冷。

放學回家,要路過一個叫鍾玉堂的地主家門口。這是一個四合院,土改時分給了貧僱農,有寬敝的堂屋、迴廊和天井。我和一些兄弟姐妹常在這裡玩,總要到黃昏時候才回家去。

有個叫荷秀、伏秀的兩姐妹,還有個叫清春的,加上我共四人,都是鍾氏一姓,同派的,最投緣,常在一起玩,玩得最多的是踢毽子。我們各自從家裡找一個銅錢,用釘子打上眼,把殺公雞時特地扯的尾巴毛穿在銅錢洞里,再用布把銅錢包裹好,便成了一個精緻的毽子。

毽子有各種踢法,尤以單人踢的名目繁多,比如左踢、右踢、左右偏踢、踢拐、腳尖翹毽踢拐等等。荷秀姐年紀最大,總是帶著我們玩,從來也不吵嘴生氣,好得像親兄弟姐妹一樣。

當時我們也跳繩。人少則是單人跳,人多了就用石頭剪刀布的辦法分出組來跳。單人跳有雙腳跳、單腳跳、挽花圈跳、兩人一前一後跳等。多人跳則是一根長的繩索,一人一頭挽繩索,一次四五個或五六個進去跳,要學會進出自由,還要學會彎腰撿地上的東西而不死繩,也是十分有趣的。

五三年,為讓父親安心教學,我們一家乾脆把戶口遷到了父親任教的鸕鶿渡荷葉塘,這所小學仍隸屬於工壩中小。五四年冬開始,我進入鸕鶿渡完全小學讀五六年級了。

那時冬天放學後或節假日,我們玩得最多的仍是踢毽子。一般是在楊麥英家的走廊上。女生楊麥英、李淑蘭和我,這是常客,另外,楊白平因住在村裡,偶爾也參加。

一到夏天,溪河裡便成了我們的樂園。

放學後我們是不會老老實實地回家的。我們把書包放到溪邊草地上,脫掉鞋子,捲起褲腳,挽起袖子,從書包里拿出早已準備的小布袋,就興高采烈的下水,男女同學一起到灘上捉蝦子和螃蟹。

河灘上水清澈見底,水底布滿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水一般是很淺的,不過一腳背深,深的也不過膝蓋深。這蝦子和螃蟹就藏在淺水的鵝卵石下。把石頭輕輕搬開,就會看到蝦子或螃蟹。但蝦子很跳皮,一見人用手去抓它,就會身子一弓、一彈,躲到另一塊鵝卵石下了,捉蝦子好像捉迷藏似的。而螃蟹就笨,只會慢慢地逃跑。你若捉它,它就會揚起頭旁的兩個大鉗子夾人,往往是夾住不放。有次女生李淑蘭看見一隻大螃蟹,喜出望外,伸手去抓它,一不小心手被鉗子夾住不放,隨手伸出水面,在空中猛揚,她急得邊直跺腳邊哇哇地直哭叫。我和楊白平圍了上去,用蠻辦法把螃蟹腳弄斷才松下來,留下一個很深的鉗子印記,還滲出了血。

溪河裡還常常漲水的。一連幾天暴雨過後,山洪爆發,洪水濁浪滾滾,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衝垮溪岸,沖走草木,甚至淹沒低洼的田地。

我們可不害怕,因為這是釣魚的好時機,鄉里叫釣抱水魚。但家裡人怕我們出意外,往往是不讓去的。我們也是挺淘氣的,就是不聽勸告。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水慢慢退了。我和楊白平便邀幾個好夥伴去釣魚了。我們常釣到的是沙鰍,還有鯽魚,運氣好還能釣到柳根須魚、鯉魚,最有趣的競會釣到沙鱉,小的半斤把,大的斤把多。

時光飛逝,轉眼就是幾十年,而兒時那些樸素的樂趣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漫浸變得淡薄,相反在腦海里越加的清晰。有時候竟然突發奇想,當我們這些兒時的夥伴再聚一堂,白髮相對的時候,再說起這一段童稚之歡,會是一種怎樣的溫馨?

2o18、1、6

平台稿費以及獎勵說明:

一、本平台作品全部由作者授權刊登,如有轉載需求,請聯繫c15116443927,未得到平台授權者,侵權必究。

二、平台作者稿費來源於讀者打賞。稿費分配按照作者百分之八十,平台百分之二十結算。

三、稿費每月結算一次並於下月初進行發放。

四、限於人力因素,稿費結算以後產生的打賞不再進行分配。

五、文章的閱讀量按月進行統計。在下月初對本月的閱讀量前十名進行紅包獎勵。排行一至十名獎勵紅包分別為10.88/9.88/8.88/7.88/6.88/5.88/4.88/3.88/2.88/1.88

六、 平台主創:藏北藍

本刊主編:萬成 海棠依舊 親情樹

七、平台ID:pncsk168,收稿郵箱2667702112@qq.com

歡迎掃碼添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花驛站五刊 的精彩文章:

早起晚眠勤苦讀,心高氣雅自懷芳

TAG:百花驛站五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