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歷程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歷程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沿革

【1】夏、商、周時代:「世卿世祿制」,俗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在原始社會末期國家概念形成初期,以堯舜禹湯文武為代表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破壞後,出現了「大人世及以為禮」的世襲制。

通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擔任官員的大小貴族必須經國學教育,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於學」。

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它是歷史的進步,其根源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2】秦國:按軍功授爵(斬敵手一枚官升一級俗稱首級)打破了奴隸主貴族世襲爵位的制度,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增強。

【3】兩漢:漢朝建立了一整套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有察舉制(高頻考點)徵辟制(普及類)。

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也是兩漢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察舉制,初期以「鄉舉里選」 為依據,注重鄉里輿論對某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在選官制度日趨腐朽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批世代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權的豪門大族,累世公卿(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由來)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並發展起來。

【4】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出身。

保留了漢代鄉閭評議的傳統,同時改變了漢末名士請議左右鄉議和地方大族操縱選舉的局面,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到中央。這對杜絕朋黨,破除門閥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四大名族),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

此後三百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

【5】科舉制:隋煬帝以後至清末新政

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

武則天時,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記住這個就行了)

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後成定製。

北宋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

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 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試成為定製;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科目;實行糊名制,採取「彌封」「謄錄」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比唐朝大大增加。

八股取士由來:

為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學的觀點,不許發揮個人見解;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定,分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評價:

科舉制的開創實質上是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係變動的產物。

積極作用: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前期世族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士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繫,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 。

消極作用: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學子思想,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明清八股取士為封建統治者培養的忠實奴僕,嚴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長,是統治者加強專制主義皇權統治的重要手段。

啟示:

【1】在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 ,歷代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維護一家王朝都必須重視培養和選拔人才把精英吸收到官府最保險啊,這也是唯一的選擇,並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試和選官的制度,因而對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促進封建社會發展有著巨大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生玄鳥 的精彩文章:

TAG:天生玄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