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奠基者,怎麼看當前的狂熱與泡沫?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奠基者,怎麼看當前的狂熱與泡沫?

     區塊鏈正如何改變數字世界、地緣政治?它的利用失當能帶來何種災難?「去中心化」真的值得追求嗎?

     硬體、演算法和數據企業都聲稱「推動了AI的20年進步」,事實真的如此嗎?為什麼有人說「機器學習只是鍊金術」?真正的「機器智能」為何遲遲不來?

     人們為何總對「自動駕駛」心存忌憚?L5真的能達到嗎?激光雷達方案是否正領先機器視覺,一路絕塵?

     在一周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與DeepTech深科技共同舉辦的「EmTech」峰會上,無數只出現於教科書、維基百科中的人物聚到了一起。他們有人23年前,建立起「機器視覺+交通方案」的雛形。有人團結了200+世界巨頭,研究區塊鏈的真正應用。有人則在無人駕駛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熟知道路上每一個坑窪和顛簸。

     新芽NewSeed整理了他們發言中最驚人的真知灼見。這些曾為區塊鏈、人工智慧砌下第一塊磚的人,會如何看待今天的前沿技術呢?

區塊鏈: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也可能釀成前所未有的災難

演講者為Brian Behlendorf,擔任Hyperledger的執行董事。Hyperledger由Linux基金會發起,旨在推動區塊鏈數字技術、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世界主要企業,如IBM、英特爾、埃哲森、戴姆勒、摩根大通、百度金融等都是其成員。

Brian Behlendorf,圖片由EmTech主辦方提供

區塊鏈的本質是什麼?

我經常會被問到:區塊鏈是什麼?它包含了兩個概念:分散式賬本和智能合約。

分散式賬本是一個獨特的資料庫。它像一個記錄本,可以永遠記住固定的序列,內容不會被篡改。

智能合約是交易雙方互相聯繫的工具。比如,我和各位打賭,明天北京會下雨,然後用智能合約來記錄它。如果沒下雨,智能合約會自動把錢交給贏了的人。

憑藉區塊鏈,我們正把「血鑽」清出市場

在區塊鏈上,我們可以追蹤產品的一切。鑽石行業曾聯手建立一個項目,來阻止衝突地區的血鑽進入市場。從鑽石被挖出來,它就會被記入區塊鏈,無論如何交易、運輸,每個環節都會被記錄。

如果我拿到一批鑽石,發現區塊鏈里沒有它的記錄,就知道它來源不明,有可能是衝突地區的血鑽了。

有人說,我們能不能用雲技術來實現?當然可以。但區塊鏈的本質是打造出信任機制,讓交易雙方可以互信。

土地所有權是另一個典型應用。世界上的很多政府,在土地所有權上,公信力是很低的。官員會篡改資料庫,修改土地的歷史,而且很難被發現。

現在,像印度和美國的伊利諾伊州,就把房產數據放在分散式總帳上。我們能追溯土地交易的每個過程,知道所有人、抵押貸款人是誰,何時交易。這種記錄還能防止破壞。

人類新的「數字身份」,野心勃勃又危機四伏

很多人對區塊鏈感到興奮,認為它能創造出一種數字身份。在美國,身份管理一直是個難題。我們希望能為每個人記錄他們的證書、認證、身份證和護照。同樣,印度也在展開此類應用。

一般來說,我們的整個服務可以分為公有的和私有的、許可的和非許可的。其中公有和私有是指誰能讀取區塊鏈,許可和非許可是指誰能寫區塊鏈。

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公開非許可的,民意調查是非公開非許可的,土地私有權應用是公開許可的,個人醫療記錄則是非公開許可的。像個人的健康數據,可以在數據鏈上共享,但不能完全公開,因為它們是非常敏感的。我們需要一些標記,保證只有醫生和我們自己才能讀取。

必須有領導者,達成「最小化的中心化」

區塊鏈已經應用十分廣泛,但它還有很多安全問題。所有的軟體都是有漏洞的,無論在手機、電腦上。更多的危險還會潛伏在區塊鏈當中。黑客能用垃圾數據來衝垮我們的系統。此外,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漏洞發現,可能會導致永久不可逆的數據泄露。

我們已經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了。一旦出問題,我們沒有任何智能合約、架構,能迫使節點刪除數據。

因此,當區塊鏈承載了個人數據,我們就需要第三方監督,即所謂社群合約。比如美國的健康信息隱私與流通法案,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等。這些監管條例不僅在防止數據泄露,而且能在必要的時候收回數據。它可以是國家的法律,或人為的規定。但無論是什麼,我們一定要對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有一定的治理。領導力是非常重要的。

考慮到這點,我們理想的區塊鏈是「最小化的中心化」,既能保證自動化,又能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

最後還有一個建議。如果你在發展區塊鏈技術,一定要尤其注意那些添加的新節點。它們很可能為壟斷者所利用。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更像「鍊金術」,真正突破要訴諸「人腦」

演講者為Tomaso Poggio,擔任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教授。他是這個世界最早從事人工智慧研究的人之一,學生分布在DeepMind(做出AlphaGo)、Moblieye等當今AI頂尖企業。

Tomaso Poggio,圖片由EmTech主辦方提供

深度學習:這個時代的鍊金術

在這個時代,深度學習有點像鍊金術。它要成為真正的化學,還需要很多工作。

23年前,我和Hassabis希望整合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創造出一個學習系統,自動辨別行人。當時我們識別出了行人、信號燈,但每秒有10個錯誤。這是1995年,我們已經非常滿意了。

但今天,Mobileye每30英里只出現1個錯誤,是當年的百萬分之一。這種巨大的進步,動因在哪裡呢?

首先是機器學習的演算法,第一是深度學習,第二是強化學習。它們都來自於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

深度學習的架構,是60年代研究猴子的視覺系統時被發明出來的。創造它,是為了更好研究猴子在學習時大腦的神經結構。然後Fukushima提出了首個量化模型,20年前現代版的HMAX被提出。這些架構都一脈相承一樣的層級架構。從下到上,神經的等級越來越高,每個高級神經元只和下個等級的神經元相連接。

2012年,我們又開發出AlexNet,它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一個架構。基於神經科學,我們的工程學研究能不斷地發展。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還沒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

神經科學:人工智慧真正的曙光

深度學習能幫我們解決10%的難題。剩下的90%呢?答案可能在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的研究里。

我們必須研究人的思維和大腦。這也是MIT大腦、心智和機器中心CBMM正在研究的問題。我們希望能在理解認知方面有進步,能了解整個智能的架構,和背後的科學原理。大腦中智能的產生,是科學現在要解決的元問題。

為了有所突破,CBMM有以下三條路徑:1、計算機科學+機器學習。2、神經科學。3、認知科學。

我們要回答的則是三個基本問題:

1、逼近理論:深層網路在什麼情況下,會比淺層網路更有效?

2、最優化:應該如何設計經驗風險函數?

3、學習理論:為什麼深度學習不會產生過度擬合?

這三個問題,是機器學習的奠基石。它們的答案很複雜,要解決它,我們需要與開始就思考深度學習的局限性,以及一些技術理論。

不理解大腦,就不能真正理解「機器的智能」

越來越人將意識到,下一個重大進展將來自我們對人類智慧、大腦的理解。DeepMind就認可這樣的理念(他們老大也是做神經科學的)。

我們正在CBM裡面開發一個架構,是超越深度學習的,嘗試去描述我們的視覺智慧怎麼運作。

現在,能將神經科學的成果成功運用的公司並不多。我們應該集中資源去做基礎研究。當一個新生兒理解事物時,他會為它貼上標籤,「這是小馬、那是汽車。」他只要很少的樣本就能歸納一個事物。這才是典型的生物學的運作方式,顯然跟當前機器的做法完全不同。

我們的大腦充滿了智慧,值得我們做更多研究。當我們談到機器時,並不能過多去跟人類大腦比較,即便它速度更快。在過去50年,計算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談到智慧本身,機器肯定還要從人類這裡學習。

自動駕駛:車載雷達壓倒機器視覺?L5何時會來?

路線之爭:車載雷達VS機器視覺,誰才是未來?

姚頌(深鑒科技CEO):這兩者並不矛盾,只要你能實現應用,演算法層面我並不那麼care。

但從技術層面,我是站激光雷達這條路的。自動駕駛要被人接受,事故率只低2到3倍是不行的,可能要低1到2個數量級,才會被接受。這種精度目前靠機器視覺很難。

做到L4級別,我覺得機器視覺比激光雷達,可能會落後2到3年之多。雷達是做L4以上更適合的方式。

Louay Eldada(Quanergy CEO):其實特斯拉一直在用雷達和晶元疊加的方法,而且解決方案非常的好。但現實問題是,隨著觀測精度、分別率的提高,機器視覺的處理時間會越來越長,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加工反饋。而雷達比較直觀,能直接掃描出整個精準的3D圖形,反饋時間短,也更有效率。

如果要問最佳的感測器是哪個,我想就是雷達了。但我們還是需要機器視覺的,因為我們要看路標。雷達能處理一些非常特殊的路況、工況。像一個特別濃的霧,對機器視覺要運作就很困難,但對雷達來說,監測難度並沒有變化。

我想,最終我們會需要一個打包的方案,把不同感測器和技術集成起來。

如何向用戶證明,自動駕駛比人類更安全?

吳甘沙(馭勢科技創始人):數學上很難。蘭登公司做過研究,要100億公里的數據才夠證明。但谷歌也只有640萬公里的數據。

那要怎麼說服用戶呢?從心理學角度,有三個方案:

1、在受控環境里去實驗。人類只要發現機器犯過一次錯,就再也不會原諒它了;但人自己犯錯,卻相信下次能改正,會做得更好。所以一開始,不能丟到大馬路上隨便跑。實驗必須是受控的,比如做夜間小巴,或夜間車的調度。

2、人類有一個「熟悉定律」,對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接受。我們要搞很多體驗活動,讓人們熟悉它。

3、讓人保留少量控制權。谷歌就在無人車的后座,放了help和pull over兩個按鈕,能隨時讓車靠邊停下。

倪凱(禾多科技創始人):我想補充一點。當我們是小孩的時候,是怎麼去學自行車、滑冰的?一開始後面都有人扶著,到某一天,大人忽然放手,你都不知道它放手了。現在的L3.5也是一樣:,明明做到L4了,但對外說是L3。這樣,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用戶心理接受,都比較負責。

姚頌(深鑒科技CEO):確實,這是自動駕駛技術一個「降維」的思路。奧迪就是這樣做的。比如他們要推L3的一個系統,但一開始會發布說是L2,也就是要人監管的。這樣多少會建立起自信心。可能有一天,我軟體並沒有很大的升級,但宣布是L3,大家也會接受了。

很多人嘗試L4一步到位,這靠譜嗎?

倪凱(禾多科技創始人):現在如果做L3,它的工業技術、數據積累、現金流和業務模式都是成熟的。但L4要實現,大家公認至少是5年後,悲觀一點的認為要7到10年。

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里,很可能出現顛覆性的技術,導致你現在的工作都白做了。你想一下我們7到10年前,沒人在討論機器學習,也不會在車上、GPU上做運算。以後,不管是Mobileye還是傳統公司,做L4、L5都會需要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把平台開放出來。

吳甘沙(馭勢科技創始人):我覺得這其實是商業路線之爭。傳統車廠的業務模式就是賣私家車,對成本敏感,並且有很大用戶基數,去試錯成本太高,必須要一步一步L2、L3、L4這麼走過來。新興的互聯網廠商,他們的基因是運營,打的是增量市場,而且用戶少,能很激進地圖突破,所以更傾向一步到位。

在技術上,傳統車廠和互聯網車廠其實是趨同的。從L3以後,主流車型都會配備激光雷達、高精地圖,這些以往都是互聯網公司用的東西。

我覺得路線融合後,下一個關鍵點其實是「更強的人工智慧」。它以後必須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個環境沒去過,比如一個新的停車場,它也要能夠找到出口。這需要機器學習、理解的能力,這些基於激光雷達、高精地圖都是不存在現成方案的。但沒有它,就不可能真正解決無人駕駛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芽NewSeed 的精彩文章:

線上點餐「億點點」獲2000萬元A輪融資,正開發區塊鏈食品溯源項目
即便獲過了大洗牌,遊戲直播在2018年仍面臨這幾個問題

TAG:新芽NewS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