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棒 近九成市民體質達標

真棒 近九成市民體質達標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崗)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要落實例,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擴大公共體育設施開放。日前,市體育局總結過去五年全市體育工作時指出,市民體質穩步提升,《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89.2%。市民健身意識增強,全市達到中等以上鍛煉強度的人數近650萬人。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人們對於體育設施的需求也變得急迫起來。根據規劃,到2020年本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將達到2.25平方米,較全國水平高出25%。

全民健身

近半數市民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北京市民健身意識增強,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增幅顯著,目前已佔北京總人口的49.8%。全市達到中等以上鍛煉強度的人數近650萬人。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體活動強度通常用代謝當量(METs)表示,一個MET是指靜坐時的能耗,相當於消耗1千卡/千克/小時的卡路里。據估計,與靜坐相比,一個人消耗的卡路里在進行中等強度活動時可達3至6倍(3-6 METs), 在進行高強度活動時可達6倍以上(>6 METs)。

世界衛生組織舉例表示,中等強度的鍛煉包括快走、跳舞、家務、帶寵物散步等;高等強度的鍛煉包括跑步、爬山、快速游泳以及競技體育運動或遊戲等。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要身體活動最好每天走6000步。

體質監測

合格率89.2%

市民體質穩步提升

日前,市體育局總結過去五年全市體育工作時指出,市民體質穩步提升,《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89.2%。特別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市民,在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此外,全民健身設施多元化發展,全市100%的街道(鄉鎮)、有條件的社區和100%的行政村建有體育設施。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體育場地20075個,配建全民健身路徑工程8261套、市級彩票公益金資助建設的全民健身專項活動場地3910片,創建體育生活化社區2778個、體育特色村試點200個。

群眾性品牌賽事活動初具規模,全民健身體育節、「一區一品」群眾活動形成品牌,舞龍舞獅、賽龍舟等民族傳統健身活動彰顯特色,科學健身方法日益推廣,獲得技術等級證書的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數49998人,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數7277人。

發展目標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2.25平方米

根據「十三五」時期體育發展規劃,到2020年,本市健身設施全面覆蓋。《規劃》還提出了19個量化指標,包括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1000萬,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達到500萬,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以上,市民體質達標率超過93%。

《規劃》提出,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保持在2.25平方米,記者注意到,這一目標較全國水平(1.8平方米)高出了25%。

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優化要素配置和服務供給,推動健康產業轉型,體育產業結構優化,體育消費增長升級。體育產業增加值每年以12%左右速度增長,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以上,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570億元。

完善健身設施

新建場地650片

規劃還指出,推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新建籃球、乒乓球、門球等健身場地650片,加快建設一批群眾身邊的公眾健身活動中心、戶外多功能球場、健身步道等設施,形成滿足群眾日常健身需求、以「一刻鐘健身圈」為基礎的全民健身設施網路。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小型化、多樣化活動場所和健身設施。

鼓勵和支持利用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閑置資源,改造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利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戶外廣場、公共綠地等空間資源,建設體育健身活動場所。另外,積極推動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免費開放或給予優惠。

鼓勵具備條件的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健全補貼獎勵機制,研究探索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和體育產業扶持引導資金,對向公眾優惠或免費開放的體育場館給予經費補貼或獎勵。

文/記者 王崗責任編輯:孟祥玉(EN0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質 的精彩文章:

這幾類女性是易孕體質,孩子爸幸福了!
《遮天》黃金大世,最強體質是哪個?憑實力人族聖體不是第一!

TAG: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