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黃芪黃芪,黃芪怎麼吃?你知道嗎
最新
02-03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也是可以當食材使用的,並不是只能泡水喲
黃芪粳米羹
黃芪粳米粥,取黃芪、党參各15~30克,粳米50克。
先將兩味中藥加水煎煮3次,每次沸後用小火煎20分鐘,
合併3次葯汁1000毫升,加入粳米煮粥食服。
適用於脾氣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自汗氣短、常易感冒者。
黃芪雞湯
原料:雞肉750克,黃芪40克,生薑3片,干香菇20克,蔥末、鹽、老酒等作料適量。
做法:
1.黃芪用2碗水煎成1碗。
2.干香菇用溫水泡發。
3.雞肉(連骨)切成小塊洗凈加7碗水煮,水滾去除泡沫,加入香菇改用慢火燉,加入老酒和薑片,以中火煮30分鐘後再放入黃芪汁,燉2個小時,撒入適量的食鹽調料即可出鍋。
養心寧神,降壓強心。黃芪有擴張毛細血管作用,故能降血壓;與雞湯同煮,更可治療心臟病。
PS:
因為黃芪微溫,對於陰虛皇者有助熱的作用,不僅不能治癒還能引起傷陰動血,使病情加重。如果想要調理身體的看官,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喲~看完記得隨手轉發,讓更多人知道,黃芪的食用價值吧~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呂后——一生鍾愛的美容聖品
※一覺醒來,眼角皺紋又多了幾條,驚恐萬狀的中年少女們絕不認輸
TAG:健康不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