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嫌現在趕春運回家太辛苦?在古代咱這身板更吃不消!

嫌現在趕春運回家太辛苦?在古代咱這身板更吃不消!

一年一度的春運大幕又已拉開,這可是人類史上一年一度的人口遷徙盛宴,據統計,2017年度我國春運人次達29億人次!什麼概念,我們人口13億多,相當於每個人都坐了兩三次交通工具。當然有的人可能回家路上坐了飛機又坐了高鐵又乘了幾趟汽車,一下子就計入了好幾次,但光看這個數據那是相當嚇人,比全世界除中國以外同時期交通人次還要高。今年還有可能再創新高,這極大的考驗了我們各種道路的承載能力,還有你身板的抗壓能力。如果你離家近,坐了兩三個小時車下車還得舒展一下筋骨呢,如果離家遠那就得考驗你的幾個能力。

春運大潮

最重要的是腰腹力量。腰腹力量持久擠著買票、擠著上車就不會吃虧,如果你抗的行李多,腰腹力量不行怎麼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如果是綠皮車站票,呵呵,你就受著吧。腰腹肌肉不好保護不好腰椎,那到家後就別想出門浪了,就在家躺著吧。

春運火車內

其次是心態。在春運路上,少則幾小時,多則十幾小時,本來就回家心切,萬一遇到飛機、火車晚點、汽車堵車,手機沒電那豈不是焦躁不安、心態要崩、度秒如年?

還有就是能不能憋的住。試想,突然內急,小腹脹痛甚至眼看後門不保,卻看衛生間處排起了長龍,如果憋不出,豈不是要上頭條?

排隊廁所

在這時,你可能回想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樣的畫面,心想如果是這樣春運回家,豈不美哉?只能說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如果穿越回古代趕路,身心會受到嚴重摧殘!

首先身板受不了。在古代春運客流主要以政府官員和商人為主,務工人員不多(務工人員多在本地工作),來往於京城、都府和老家之間。如果你是老爺還好,如果你是隨從那就麻煩了,因為在古代拉車的牲畜特別是馬和現在的豪車是差不多的意思,除非是達官顯貴,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是步行,甚至用人力車推著行李,道路又坑坑窪窪,如何推個十天半個月?(家裡有條件的可以試試,去鄉間小路上推一推)。

策馬揚鞭

那麼老爺呢?雖然比隨從要輕鬆許多,但也不是你想像的那種,也不是上圖顯示的那麼瀟洒。現在坐個交通工具都是有減震、緩衝的,那時候的馬車輪子可都是木頭的,哪有緩衝的功能,過一個坑屁股就在木板上砸一下,過一個坎屁股就飛起來,不亞於受幾十大板。

古代趕路

那我騎馬總行了吧,坐在肉上總是舒服多了吧?呵呵,這裡引用一段別人初次騎馬的感受:「大腿內側又紅又腫,以後再也不騎馬了!」。當然如果你柔韌性極佳,隨意開胯,那也問題不大。

我能開胯我不怕

那心態呢?呵呵,先給大家看下古代幾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陸路運輸,馬行每天是70里;步行和驢行是50里;車行是30里。水路坐船大概30多里。以李白為例,從陝西西安到四川江油市。路途長達1800里,其中600里平地,1200里山路,只能時而有馬,時而步兵,大概要走1個月。如果像李白那樣有才,有個作伴的看著美景吟詩作賦還好,如果你沒有手機眼巴巴的趕路,這麼長時間不憋出毛病來才怪。

古代航船

說起來在古代比較舒服的也就是乘船了,畢竟大部分時間走內河,一般情況下沒有顛簸,也可以躺著也可以坐著。但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暈船暈車的滋味吧,如果在河上飄個十天半個月,吐得都污染了河流,到家的時候早就陷入了昏迷狀態。

當然,內急方面比較好解決了,畢竟都是荒郊野嶺的,沒人會注意你。

所以說,還是好好感謝我們現在的高鐵、飛機吧。祝春運路上一帆風順。

復興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木曰 的精彩文章:

古代也有年終獎?「臘賜」可不僅僅是臘腸哦

TAG:此木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