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技巧,更要決策

要技巧,更要決策

本文為《婦科腫瘤腹腔鏡手術》之序?

近年,我國出版的婦產科內鏡的專著已近20餘部,可謂興旺發達。梁志清教授主編的這部婦科腫瘤腹腔鏡手術學堪稱獨樹一幟。?

我們說,21世紀是微創外科的時代,內鏡手術是婦科醫生的必備技能。越來越多的醫院引進了內鏡設備和技術;越來越多的醫生掌握和開展了內鏡手術;越來越多的病變處理成為了內鏡手術的適應證。腹腔鏡作為微創技術,作為外科的一場革命,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它不僅是外科的分支,並將成為現代外科的主流,與開腹手術、陰道手術一起成為婦科手術的三大基本技術。?

我們的多數同道適應了這一技術前進的形勢,改變了思維觀念,改變了技術路線,改變了操作技巧。這部婦科腫瘤的腹腔鏡手術專著與這項技術一樣,可以認為是應運而生。?

從1947年 Palmer 首先將腹腔鏡應用於婦科臨床以來,只不過半個多世紀,自20世紀70年代始發展迅速。1988年,Reich施行了腹腔鏡子宮切除,繼而有Querlen盆腔淋巴結切除,1994年 Dargent 報告了保留子宮的子宮頸根治切除術(Trachelectomy)。均可認為是婦科腹腔鏡手術發展的里程碑。Dargent手術把腹腔鏡盆腔淋巴結清除作為該術式的第一步,被譽為「現代婦科手術的典範」、「內鏡手術和陰道手術結合的時代標誌」。?

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逐漸擴大,從婦科急腹症、附件良性腫瘤、內異症、慢性盆腔疼痛、不育等,到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甚至妊娠期的附件手術都得以開拓施行之。?

也許,婦科腫瘤,特別是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腹腔鏡手術是曾最引起爭議、最難以掌握的手術。於是,這部書的問世就有了另一層意義。?

現今,在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的根治性手術(擴大的全子宮切除及盆腔、腹主動脈淋巴結切除)、Dargent 手術、子宮內膜癌的分期手術以及早期卵巢癌的分期手術等,已經成為內鏡專家的較為成熟的、程式化的手術了。鏡下的淋巴結清除、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手術操作,更突顯內鏡手術的優勢性。其他的一些手術,包括本書所描述的,應該說是正在開拓的適應證與術式。?

在這一開拓、選擇和實施的鏡下手術過程中,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其一,診治原則是基礎、是規矩——即診治的規範化,亦是無論採取怎樣的術式都應達到腫瘤治療的要求與範圍。不勉強為之,不削足適履。?

其二,手術要因人而異——即診治的個體化,亦是根據病人及其疾病、醫生及其醫法,是「4個因素」,而不只是疾病與醫法的「2個因素」。?

其三,以人為本——即人文原則,亦是充分考慮與對待病人及家人的意願和要求,有認真的交流與協商,既保證手術的有效性,又保證手術的安全性,達到優化診療、安全診療和節約診療。?

言及於此,我對內鏡手術的探索者(包括本書的作者們)產生由衷的敬意,也使我聯想起運動健將和全民健身運動,運動健將創造紀錄、推動全民健身運動,要遭遇和經受風險、困難和挫折,創新與求實精神均不可少。?

由此考慮適應證的選擇就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有限制的,而不是無限制的。一個醫生面對各種技術,一種技術面對各位醫生,看我們如何面對、如何選擇、如何應用。我們推崇微創觀念,推行微創手術,但是並不刻意追求「零開腹」的「勇士俱樂部」,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用一種方式完成所有的婦科手術;不能,也不應該要求所有的婦科醫生都能用腹腔鏡施行任何手術。一個成熟的外科醫生應該掌握各種手術方式,又善於形成自己的特長和風格。?

這便是我拜讀了梁志清教授主編的這部書的目錄和樣張後的一點感言,權作為序。?

本文系作者為《婦科腫瘤腹腔鏡手術》(梁志清主編)所作之序,2010年。??

— End —

摘自《一個醫生的人文》,圖文作者授權發布,謝絕轉載。

編輯:李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協和婦產科教學 的精彩文章:

醫生與病人 醫學人文

TAG:協和婦產科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