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腦王者被下架,究竟為何——那些小程序遊戲開發者應該排除的規範風險

頭腦王者被下架,究竟為何——那些小程序遊戲開發者應該排除的規範風險

一大早,在地鐵上艱難掏出手機準備打開《頭腦王者》參加排位賽的筆者看到頭腦王者暫停服務的消息,只得默默又把手機塞回了包里。但是越想越不甘心,這款近來火爆朋友圈的小程序,在周末的時候還能讓我酣暢對戰,怎麼才一天不用,就因涉嫌違規被下架了,究竟違反了哪一條規定。

於是筆者點開了《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將其中的十條內容翻來覆去讀了幾遍,都沒能找到具體條款,深深打擊了作為法律人的自信。

然而固執的筆者就是想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究竟出了啥問題。於是索性到頭腦王者的微信公眾號里去查看他們的官方公告,給出的理由是「題目審查不夠嚴謹」,並且承諾「正在進行嚴格自查,徹底篩查題庫,刪除不良內容,優化題目審查流程,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並補充更豐富優質的題目」。

根據這個回應,結合微博上《頭腦王者》粉絲的猜測,難道真的是因為遊戲中題目選項中出現了不應該出現的人物所以這個小程序就被暫停服務了嗎?

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頭腦王者》中題目的來源。

初始時,小程序中是存在一個固定題庫的,但是之後,玩家可以通過「題目工廠」的設置,為題庫添磚加瓦。玩家在出完題之後,題目要經過審核,但是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還不清楚審題是由其他玩家承擔還是由小程序開發方承擔。通過已公開的內容可以知道的是,玩家可以對其他人出的題目進行審題,但小程序方面是否會進行再次審核還不明確。但是顯然,這次被暫停服務,表明就算《頭腦王者》存在審核機制,這種機制也還是不夠細緻

但是除了這一個「漏洞」,《頭腦王者》就沒有其他的問題了嗎?好像也未必。昨天開始,《頭腦王者》中出現了一個新的版塊,叫做「現金賽」,但是在開賽前一個小時,頭腦王者就已經被叫停。現金賽的具體機制尚未公布,但是業內人士猜測《頭腦王者》的獎金形式應該是獎池的形式,就像現在最近非常火的答題贏獎金的軟體一樣。而在小程序本身穩定性不強,題庫、外掛層出不窮的時候,啟動現金賽可能會導致遊戲嚴重失衡,甚至出現部分玩家利用不正當手段獲益的可能,存在涉賭的風險。

就在剛剛,「頭腦王者」官方公眾號再次發聲,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暫停服務原因為玩家上傳的題目中出現個別涉及不正確導向的嚴重錯誤題目。

這樣一款小程序在最火的時候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令人惋惜。也讓我們意識到小程序開發者在進行開發時必須具備合規意識,充分研究相關的政策法規,才能不讓自己的心血付諸東流。

首先,開發者應當關注微信平台這一直接規制者指定的相關規範。筆者發現,微信平台已經製作了一個專門的小程序,叫做「微信規則中心」,將有關小程序、公眾號、個人賬號和開發平台的相關規則全部關聯其中。

其中規範小程序主要有以下文件:協議包括《微信小程序平台服務條款》和《微信門店小程序平台服務條款》,指導性規範包括《微信小程序平台運營規範》《微信小程序平台常見拒絕情形》以及《微信小程序認證指引》,微信平台作為管理者和監督者對小程序運營方進行監管和規制。

此外,小程序遊戲在本質上也是網路遊戲,因此在進行研發時還需要關注關於網路遊戲的國家政策和法規。主要包括《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關於深入開展網路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的通知》《網路出版服務管理規定》《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等。

具體而言,小程序遊戲的設計者重點需要考慮:

1、設計的遊戲是否存在色情、暴力、涉賭等行政違法或刑事風險;

2、若遊戲像《頭腦王者》一樣存在信息傳遞的功能,是否存在違背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公序良俗的信息;

3、設計的遊戲是否存在知識產權糾紛或對其他人的權利的侵犯;

4、遊戲是否設置了實名認證的系統,有無防沉迷的技術措施;

5、若遊戲存在發行虛擬幣的功能,是否有合理的設計,應當嚴格遵守關於遊戲虛擬貨幣的相關規範,防止違規。

可能對小程序遊戲進行規制的政策法規簡表

法規名稱

主要規制

《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文化部令第49號)

2010年8月1日起施行。對網路遊戲研發生產、網路遊戲上網運營、網路遊戲虛擬貨幣發行、網路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等形式的經營活動進行了規定,提出了針對「未成年人」遊戲的特殊要求,並要求採取技術措施,防止沉迷。

《關於深入開展網路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的通知》(新出聯〔2011〕10號)

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啟動網路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要求網路遊戲運營企業:首先,認真做好本企業應承擔的網路遊戲用戶註冊信息識別等工作;其次,按流程及時報送需驗證的用戶身份信息;再次,嚴格將經實名驗證證明是提供了虛假身份信息的用戶納入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

《網路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工信部2016年第5號)

2016年3月10日施行。規定網路遊戲上網出版前,必須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後,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批。

《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新廣出辦發[2016]44號)

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遊戲出版服務單位負責移動遊戲內容審核、出版申報及遊戲出版物號申領工作。對移動遊戲進行分類:休閑益智國產移動遊戲、其他國產移動遊戲和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移動遊戲適用不同審批程序。

《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16〕32號)

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規範了網路遊戲虛擬道具發行服務,對其發行虛擬道具的行為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並加強了用戶權利的保護,要求網路遊戲運營企業應當限定網路遊戲用戶在單款遊戲內的單次充值金額,並在用戶進行充值或者消費時發送要求用戶確認的信息。同時要求遊戲企業落實「網路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並強調行政部門的監管。

總之,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生的產品總在不斷敲打著我們的門窗,迫使我們不斷學習和接受,也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生活。雖然法律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但是很多規制的底線不可觸碰。而小程序遊戲作為網路遊戲的後起之秀,雖然已經出現的遊戲還是處在非常簡單的階段,但是今後必然會有更多更複雜和優秀的作品湧入。而作為用戶,我們希望小程序遊戲的研發者能夠守住法律的底線,在合規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有趣的遊戲。

創意雖無限,違規遍地雷,且玩且珍惜。

鍾姝琦

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

知識產權團隊

律師助理

(本文為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產權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產權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