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五胡十六國到北魏一統,看看我們中華民族的自傲!

從五胡十六國到北魏一統,看看我們中華民族的自傲!

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也是極為燦爛的民族。自有漢字記載以來,我泱泱中華便是天下,目及之處,皆為王土。中國的「國」字定義是很模糊的,因為在中華很長的歷史裡,只有「朝」的概念,而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概念。

夏商太過久遠,商周已有較為詳細的史料文字記載。一個朝代的統治者稱自己為天子,是故,天下輪到本朝來治理,而朕(孤)便是本朝上天的代理人。這是何等的霸氣!中華民族不知為何獨享上天恩寵,賦予我們長期以來先進的技術、文化、哲學思想,讓我們這個民族自然而然的認為,我們便是宇宙的中心,我們便是最優秀的人種,這根本無需爭辯,因為這就是事實,這就是真理,這裡就是「中華」。商周以降,秦漢、三國魏晉皆是如此,直到五胡亂華……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胡」字指代中原西部、北部的少數民族,就和南方的「越」一樣。漢字是可以表意的文字,而五胡的少數民族在那個年代的漢人眼裡,「都不能稱之為人」。可原本面對他們有絕對優越感的中華民族,卻險些被五胡所滅。

中華文化面臨發展中斷的危險發生在西晉,卻始於東漢末年——三國。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千百年後的明朝大學士楊慎看來,三國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最近電視劇《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很火,同樣其中有一首漢樂府民歌多次出現: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可以看出,生活在那個年代的百姓過得並不好,他們雖然活在後世人最熱愛的年代,但他們只想這個年代早些過去,畢竟活著和生活差了太多。

三國時期諸侯並起、群雄爭霸,上演了太多充滿智慧和傳奇的故事,但也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價。東漢末期(157年)的人口大約是5600萬,一如既往,中華之於天下,是因為我們有天下大部分的人口。可到了奠定三國鼎立的赤壁之戰後(208年),中華人口僅剩下140萬人。短短50年,因為戰亂,人口銳減5460萬,泱泱中華僅剩人口2.5%,這是什麼概念?!

三國鼎立後,大的戰役便沒有了,好在沒有了,不然中華民族會成為一個因內鬥而滅種的名族。這也是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卻慎之又慎的原因,因為一旦出錯,就沒人了。蜀國的根基只給了他一次機會,這也是卧龍的無奈……

為什麼要內鬥如此?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天下是交給我們漢人統治的天下天下,但只能交給其中一人。周公吐輔,天下歸一,誰都想做那歸一的人。從春秋戰國到漢末三國,都是如此。爭奪天下的野心已被寫進我們民族的血液骨髓里。

與民生息後,中華民族人口終於在263年恢復到800萬人,我們這個民族在鬼門關里走了一遭,總算脫離了最危險的時刻。但就人口來講,中華民族這是已經不算佔有絕對優勢了,但我們在科技、文化、文明、生產上佔有絕對優勢,同時我們佔據著這天下的中心,東亞最富饒的地方。

回到五胡,其中的匈奴我們早在漢朝便與之交過手,在被我們徹底打敗後,匈奴遷徙歐洲,順道促使了羅馬滅亡。當時攻打匈奴是漢武帝的個人堅持,除了為我們多了一個威風的口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外,其實我們是虧的。因為匈奴更本無法對我們造成根本上的威脅,我們漢朝,我們中華民族太過強大,匈奴在邊界騷擾,但也僅此而已,深入中原一統天下絕對不可能。所以這也是漢武帝時期有許多大臣反對勞民傷財攻打匈奴的原因。從後世學者研究看來,真的不如和他們通商來的划算,如果是這樣,或許漢朝會更長遠。

但漢的強大讓北方的少數民族(五胡)都看在了眼裡,記在心裡。因為他們中間最強大的匈奴都被打成這樣,他們對天朝上國的實力有了極其充分的了解。多年來,他們仰慕中原,嚮往中原,就和現在的南非小國看美國一般,自知在漢人面前低人一等。同樣的,漢末三國,中原的動亂他們也看在眼裡。

正是漢武帝為代表的漢人驕傲,讓我們打敗了北方的匈奴,同時也耗費了兵力、勞力,使漢王朝不得不招誘北方胡人進入中國北方居住,這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漢末魏晉正值小冰河時期,原本適合游牧的北方開始寸草不生,北方胡人為了生存紛紛南下「移民」至適合生存的中國北方。

西晉統治時期,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關中一帶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的影響下,逐漸由游牧轉向農業定居,胡漢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但在交融的同時,胡漢亦存在一定的矛盾,許多胡人人成了漢人的奴婢。在東漢三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族歧視和欺壓少數民族的情況。西晉時期,內遷胡人成為漢人奴隸的例子就不止一個。這些胡人奴婢常常被迫服役,當軍作戰,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員押往他鄉出賣,因而激起了境內各民族的反抗;而各族上層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割據一方。連續不斷的胡族內遷引起胡漢雙方的矛盾,嚴重動搖了西晉政權的統治根基,大規模的暴動有一觸即發之勢。

歷史總是一脈相承的,有因必有果。若不是中原的常年混戰,即使遇到小冰河時期,即使北方少數民族都要餓死,中原漢族也不會讓他們跨長城一步。最終北方五胡的命運不是西遷便是滅亡。但三國軍閥混戰後人口急劇銳減的中華,當時的政權都歡迎並且鼓勵北方的五胡進入我們的國界,來「分享」我們璀璨的中華文明。可事實並不會那麼簡單。

我們讓異族進入,只是為了補充我們天朝上國的勞動力,我們在強大的優勢文明下,更本沒有把他們當自己人,「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的自傲和內鬥讓五胡進入我們中原,但我們沒有給他們平等,我們是給了他們一口飯吃,然後使喚他們做奴婢。

到了西晉,終於迎來了太平盛世!可是……既不太平也不盛世。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司馬家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因此自西晉建立,政風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公認政治最黑暗的朝代。這是純正的漢人做出的事,比清朝滿族對漢族所下的文字獄要恐怖太多。

大舉內遷的胡人在西晉的某些地區甚至超過了當地的漢人,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直到「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出現並不奇怪,早在司馬炎大肆封王的開歷史倒車之舉就已然預見。兵者,兇器也。將兇器交給那麼多血脈相連的手足,只會讓他們自相殘殺。從西晉建立到八王之亂,只過了41年,而八王之亂,打了16年。和平太短,戰亂太頻,但這次內亂不同以往。

西晉立朝之初,漢族人口約有2500萬,在八王之亂前夕人口已經恢復到3379萬,還遠未恢復到漢朝人口巔峰的6000萬。而在八王之亂中一半的人口死了……317年西晉滅亡的時候漢族人口不到1500萬。

在八王之亂中,那些手握兵權的司馬家王爺們,紛紛利用胡人,培植強大的胡人氏族來替自己打仗。這給了在中原備受欺凌的胡人以兵器,胡人文化上的野蠻便開始失去控制,終於這把刀狠狠地砍向了原本的持刀人。

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漢高祖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這位「劉氏」子孫,算是皇親國戚,再加上把持著歸順的匈奴勢力,在朝堂上一直做著武將的官。最後西晉內亂,政治黑暗。劉淵叛晉,自稱漢王,上尊漢高祖與昭烈帝,似乎是一種救民於水火的英雄之舉。

劉淵建立了五胡十六國的第一個政權,建立的初衷是反抗西晉司馬家的暴政。而且後期劉淵也是這麼做的,雖然他是匈奴貴族,但從他的姓氏到建立的國號都有濃厚的漢族色彩。可以這麼說,五胡知道中華的好,他們想成為中華的一部分,五胡十六國時期,便是這樣一個民族大融合時期。

十六國時期是一個民族分裂時期,同時又是各族大融合的時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給人民帶來嚴重災禍。社會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但被破壞的經濟在不同時期有所恢復,西南、西北、東北幾個地區在不同程度上還有所發展。被破壞的傳統文化終於保存下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部和北部各族文化,甚至還吸收了外來文化。經由這場動亂,內遷各族的社會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進一步接受漢族成熟了的封建制度,有的由家長奴役制進入封建社會。各族成員都按照各自的階級成分逐漸分別與漢族地主和農民兩大階級融合。在歷時 136 年後,有的種族名稱基本上已經消失,例如匈奴、羯、巴氐、河西鮮卑,都已成為漢族的組成部分。

有過互相傷害,但中華文明像一個磁鐵石,深深吸引著這些因環境變化南遷至中原的胡人。在戰亂中建立起來的胡人政權紛紛改漢姓,改漢人習俗,遵循漢人文化,他們在把自己變成一個漢人,並且以自己還不像漢人為恥。

五胡十六國一直在中國北方,胡人之間互相攻伐,要一統北方。最終做到的是鮮卑政權北魏。從此中華進入鮮卑政權北魏和漢人政權南朝宋(劉裕篡東晉後所建之國)的南北朝時期。北方是鮮卑胡人,南方則一直是漢人。但情況有所變化,因為鮮卑留存最後,也是漢化最深的胡人。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胡漢進一步融合。雖然北朝的皇室貴族是血統上是胡人,但他們的姓氏也好,習俗文化也好,與漢人無異。

此後的南北朝之爭已經不是胡漢之間的爭奪,而是「漢人」之間對誰一統天下的爭奪。與春秋無異、與三國無異。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並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最終北周的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最終攻滅南朝陳,一統天下,建立了隋朝。楊堅是鮮卑人,立朝後改漢姓,他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利國利民之舉頗多,唐朝的繁榮離不開楊堅。

中華民族因自己的貪婪而內亂殺戮,因自己的自傲而鄙視奴役胡人,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胡人紛紛效仿追崇。這使得我們民族得以留存,而那些胡人民族,其中統一北方的鮮卑卻在徹底漢化中融入漢人,現在已無法找到一點鮮卑這個獨一無二的民族了。可以說鮮卑收拾了我們西晉漢人司馬家的亂子,並最終給予了我們一個輝煌的盛唐。

而這值得我們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文趣 的精彩文章:

他戍邊數年收復了西藏,功績媲美左宗棠,權勢鼎盛時卻意外被殺
你見過那麼多愛情,難道這就是你的愛情觀?

TAG:玩文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