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溯源明治,那時人們的飲茶風尚

溯源明治,那時人們的飲茶風尚

"九穀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相傳是遵照本地統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開始製造的。"九穀燒"是彩繪瓷器("燒"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發祥地日本九穀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歷史。明朝末年,中國彩繪瓷器傳入日本,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並得到迅速發展,因而日本彩繪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九穀燒"的獨特風格,是它的繪畫線條豪放、明快,顏色有綠、黃、紅、紫、藏青色等五種。

九穀燒經過採石、粉碎、篩籮、沉澱、成形、烘烤、素燒、繪畫、施釉、燒制、彩繪後再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完成。古九穀燒瓷質溫潤,配色強烈,運用紅、黃、綠、紫、青等五種顏色,大膽構圖,線條自然流暢有力,形成豪放,秀麗,奢華的高品位獨特風格。

本拍品為明治三十六年九穀彩繪蓋碗一對,純手工彩繪人物風情,匯聚了古九穀所有特點於一身,值得收藏!LOT.198618明治初期 九穀彩繪蓋碗一對直徑12cm,高度8.5cm材質:瓷品相:自然老舊磨損

明治初期平安溪山造青瓷袴腰銅蓋鏤空香爐,經年老物,有使用痕迹,三足青瓷,胎細膩瑩潤,香爐蓋採用黃銅鏤空唐花草紋飾,原木箱。款:平安溪山造。LOT.198612明治初期 平安溪山造青瓷袴腰香爐直徑9.8cm,高10.5cm材質:瓷品相:自然老舊磨損

螺鈿漆器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螺鈿是通過精心選用夜光螺等優質貝殼,將其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漆器底地上,有時還間以金、銀的條、片、屑等,再經髹飾、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燦若虹霞,精緻纖巧。本拍品為昭和初期大漆螺鈿山水飾盤,直徑長達四十五點五厘米超大飾盤。LOT.198631昭和初期 大漆螺鈿山水大飾盤直徑45cm,高4cm材質:漆器品相:自然老舊磨損

純銀手工雕刻心經壺,鐵打出提梁,翡翠壺摘LOT.198627純銀手工雕刻心經壺尺寸:容量1000cc材質:銀品相:全品

LOT.198632紅木嵌螺鈿廣鍾尺寸:長30cm,寬19cm,高51cm材質:紅木,螺鈿,銅芯品相:自然老舊磨損,自然小裂

日本江戶時期點銅老錫茶葉罐,整個茶罐措紫銅及黃銅菊花蓮花樣。罐身包漿豐厚潤澤,罐底有輕微修復痕迹,不影響美觀及使用。LOT.198608江戶時期 點銅老錫茶葉罐年代:江戶時期尺寸:直徑8cm,高度12cm材質:錫品相:底部修復痕迹

漆器源自於中國,早在還沒有文字紀錄出現的15000年前,中國就有漆器的出現。由於漆器的製作過程繁瑣、曠日廢時,還需精細的手工投入,因此漆器自古就僅有皇室貴族才用得起,因此其用途就從生活器具、宗教禮器,還衍生出代表使用者尊貴地位的另一層涵義。漆器雖源於中國,但卻在日本匠人手中達到極致境界。LOT.198630明治初期 大漆螺鈿煙具

在英文中,「瓷器」被稱為China中國;而「漆器」的英文,則直接叫做〝Japan〞(日本),與日本划上等號。日本的漆器歷史最遠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經過數千年的演進,發展出獨特的漆器文化。現在日本約有近50個漆器產地,可以說這項古老技藝並沒有被時間洪流給淹沒,而是跟著時代推演,活出另一番新氣象。本拍品為明治初期大漆螺鈿鳳凰花鳥圖紋,極具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明治初期 大漆螺鈿煙具

近年又有許多人開始懷念起擁有火缽的生活,在缽上架鐵瓶,待水沸,燒上一壺清酒夢半仙,在煙飛灰滅中尋求內心放鬆的風情。本拍品為龍文堂葫蘆形茶釜配硬雜木長方形火缽,硬雜木火缽圈口全部為紅木鑲嵌,包漿豐厚,內堂為老黃銅製作;龍文堂雙耳茶釜,釜身為象徵吉祥如意的葫蘆紋飾,極具收藏價值。LOT.198603明治初期 龍文堂茶釜配硬木火缽火缽長36cm,寬32.5cm,高23cm

紫斑銅鑄銅製花瓶,日本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器型圓潤華美,色澤淳樸自認,適合任何花色,底款:正文,共原木箱LOT.198623紫斑銅花瓶瓶口直徑4cm,高18cm材質:銅品相:全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廣德綠茶製作技藝
那一味冬夜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