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北京南站售票車間副主任康順興介紹80年代硬板車票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倩楠):2月2日,2018年春運開啟的第二天,在北京南站售票廳,售票車間副主任康順興一如往常地忙碌著,從1985年進入鐵路售票部門工作到現在, 有30多年工作經驗的他。在他眼中,春運時那一張張火車票都承載著人們的思鄉情,見證了一代代人的回家路。

從「算盤俠」到「鍵盤手」

好的售票員必須會打一手好算盤,最多一天賣出8000多張票。硬板車票還必須配套售票小條,無法確認是誰的改簽車票必須在車票遞來的同時在那隻手上蓋戳標記,告知旅客車票起售時間必須登報說明……這是康師傅上世紀80年代的春運記憶。

90年代初,計算機的出現讓車站售票員們的工作效提高了不少,從過去賣出一套票需要幾分鐘甚至十分鐘之久,一直到現在幾秒鐘就可以出票。隨著設備更新換代、互聯網普及,售票員們的手指依舊跳躍著為旅客送上回家的暖心服務,不過他們不再是「算盤俠」,而是一個個業務精湛的「鍵盤手」。

從一票難求到說走就走

80年代的春運售票廳外除了整晚排隊等待的旅客還有兜售馬扎的小販,到了90年代,即便快速列車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140公里,車站外也搭起了一排排的臨時售票廳,但旅客們依舊要排起一眼看不到頭的隊伍。

今年的春運,北京南站進一步增加了自動售票和取票設備,售票窗口外再也看不到長長的購票隊伍,春運出行除了探親、回家之外,出遊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康順興不禁感慨:「過去春運出行真是一票難求,而現在任何一個節假日哪怕周末,老百姓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人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

從小窗口走向大服務

80年代售票員與旅客無法面對面交流,中間永遠隔著厚厚的木板,唯一見到的就是從小小的孔洞里伸進來的一隻只焦急買票的手。90年代,開始採用計算機售票,售票員們坐在明亮的售票大廳,與旅客只隔著一層玻璃,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步入高鐵時代,藍色磁製車票開始廣泛使用,網路購票的興起,線上支付、同城優惠卡和常旅客暢行服務的推廣,讓康順興不禁感嘆,前20年的變化加在一起都趕不上高鐵開通以來這10年的變化快。

說起這三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尤其是隨著自助購票設備的普及,售票員們也不斷踐行著一線工作的角色轉變,他們開始從小窗口裡走出來,走到自助購票機旁,走到萬千旅客身邊去,為他們答疑解惑。

不忘初心,方能繼續前進,每一位鐵路人在變遷中與時代共同進步,只為讓每一位旅客都能踏上溫馨便捷的回家路。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保存下來的80年代硬板票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硬板票、粉色軟紙票、藍色磁製車票記錄30載車票變遷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北京南站售票廳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售票員正在為旅客提供售票諮詢服務

【新春走基層】30載溫情堅守:方寸車票間「老鐵路」感「售」春運歸途新變遷

售票人員正在協助旅客自助取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主席普拉昌達為中國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許勤參加承德代表團審議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