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領土非洲第二大,兩小國為爭一塊「寶地」,在其境內大打出手
2000年5、6月,在炎熱的非洲中部大地,進行著一場奇特的戰爭。兩個小國烏干達和盧安達,他們的軍隊遠離自己國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境內打得不可開交。慘烈的廝殺引起國際社會強烈關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盧安達和烏干達立即停止戰爭,從剛果撤軍。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兩國的軍隊為何會出現在剛果?它們又因何而戰呢?
剛果金位於非洲中部,領土面積在非洲排名第二,人口七千多萬。1960年,剛果金脫離比利時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但隨後在比利時和美國介入下,爆發了血腥內戰。1965年,剛果金陸軍司令蒙博托奪取了政權,然後通過殘酷鎮壓,撲滅了全國分裂運動。在蒙博托獨裁腐敗統治下,剛果金成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起,反對蒙博托的政治鬥爭風起雲湧,政局持續動蕩。
1997年,卡比拉領導的武裝部隊,在盧安達和烏干達兩國軍隊支持下,推翻了蒙博托長達32年的獨裁統治。在剛果新政權中,盧安達人控制了不少重要位置,儼然成為新主子,這讓很多剛果人無法接受。為了擺脫這個傾向,卡比拉開始疏遠盧安達人。1998年7月,卡比拉下令盧安達官兵回國,結果使得兩國徹底決裂。盧、烏兩國故技重演,又拉起了一隻叛軍,第二次剛果戰爭打響。
在盧、烏支持下,叛軍進展不錯,首都金沙薩陷入危機,卡比拉於是向非洲其他國家求援,迅速得到安哥拉、辛巴威等國軍事援助,而蒲隆地則加入了反對陣營。第二次剛果戰爭是非洲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一場戰爭,前後涉及非洲9個國家、20支武裝力量,被稱為「非洲的世界大戰」。戰爭導致300多萬人死亡,大部分死於飢餓和疾病,成為非洲動亂史上死人最多的一頁。
剛果礦產非常豐富,富含稀缺金屬鈷、鉭等,也擁有大量黃金、鑽石礦,這些參戰國很多是沖著這些資源來的。戰爭沒打多久,雙方就基本上僵持了起來,各方紛紛搶礦產做生意,忙得不亦樂乎。不過為了控制資源,同一陣營各方也勾心鬥角,烏干達和盧安達開始有了摩擦。基桑加尼是剛果一塊「寶地」,是東部地區鑽石交易中心,為了爭奪對其控制權,雙方於是打了起來。
兩國軍隊在他國慘烈交火,非正義的戰爭終於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於是著手調停剛果交戰各方。但卡比拉寧願國家四分五裂,也要維持自己的絕對統治,使得談判陷入僵局。2001年初,和談的障礙忽然沒有了,卡比拉被衛兵暗殺,衛兵隨後被滅口。老卡比拉死後,30歲的小卡比拉,被推舉成為剛果金新領袖。小卡比拉上台後,在西方礦業公司支持下,取消了對反對派禁令,開始與各方勢力會談。
2002年7月,第二次剛果戰爭多方協議達成,剛果組成了以小卡比拉為首的過渡政府,所有外國軍隊,無論是烏干達、盧安達,還是安哥拉、辛巴威全部到期撤軍,第二次剛果戰爭正式結束。此後,雖然小規模戰亂仍時有發生,但是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總算邁入了新的歷史篇章。


※動亂中他乘勢當上總統,後流亡它國夢想捲土重來,結果「國」沒了
※竊奪此國最高權力,他竟同偽「滿洲國」建交,後狼狽下台死於非命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