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虹老師】墨寶的事
說起墨寶,無人不知,那是中國人用毛筆寫的書法,詩詞文章之類。南師懷瑾先生自幼循古學習,練得一手好字,而且慈悲為懷,一向有求必應,所以墨寶流傳於外的不少。
現在為紀念南師百年誕辰,收集其墨寶,編輯成冊,名為「雲山萬里」。
收集墨寶的工作,是由牟煉擔任的,在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偽造品,說起來十分有趣。在這個世界上,常有自認會模仿又會寫幾手毛筆字的聰明人,所以偽造南師墨寶之事,自然也就不意外了。
其實,識者一眼就看穿了,如果只在一筆一划一鉤一捺處研究其相似度,不免令人失笑。
認真說來,每篇墨寶,其重點離不開「行氣」(行字念航音),也就是行與行之間,字與字之間的間隔,加上字體的配合,才能彰顯出整篇的精氣神。
根據許多書法家的說法,練字之前先要練站樁,因為寫字,尤其寫大字,是與自己全身的力道有關,不單只是手握筆而已。否則懸腕懸肘,力從何來?
許多名人專家的字,精神奮發,閱之令人神清氣爽。那不是個別字的聚合造成的,而是與行氣密不可分的,是一體的。
南師的字,因其有武功基礎,加之禪宗的怡然,形成一種特有的瀟洒韻味,那可不是任何普通人所能模仿得了的。
好看的書法墨寶,對人精神影響奇特。多年前友人贈我一本書法所寫印刷的《地藏經》,看到那些字,心生歡喜,就每日念起來了。念了十幾年,經紙破爛不堪,只得作罷。但另用其他經本時,心情就不一樣,不久只好改念孫公所寫的《金剛經》了,封面是南師題字。
有一次,收到一本弘一大師所寫的經,對弘一大師自然十分敬仰,但他的兒童字體,加上寫錯再改,令人心緒有些紊亂,只好將之置於紀念品之列了。此非對師或對法有不敬之心,實因自己程度太差了。
再說仿造他人書法墨寶的人,功力一定要能超越其人才能成功。昔日的元老級人物于右任老先生,年紀大時,求字的名人仍絡繹不絕,不得已只好找人代筆。為他代筆的那位委員,書法的功力有過之而無不及,代筆墨寶仍為於老親自簽名,用印。
奉勸偽造南師書法的才子們,快快努力,迨功力超過南師時再說吧。
轉自「劉雨虹老師博客」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