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豪華葬禮現場,幾百人抬靈柩,觀看需要入場券
慈禧統治了晚清將近半個世紀,在1908年10月22日,應得疾病「駕崩」,享年74歲,結束了她的專權統治。慈禧生前生活很「豪華」,死後也是如此,當年孫殿英從慈禧陵墓,帶出大量珍貴寶物,數量之驚人,陪葬品之豐厚,讓人汗顏。
1908年,11月9日,外國攝影師亨利·博雷爾記錄下了慈禧太后出殯的豪華陣容。
當時慈禧的葬禮,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參與,作為各國的列強記者代表,專門在西直門內附近,清廷專門搭建了一個小亭,給各國的外交人員,權貴,攝影師和記者們。讓他們能夠方便的去觀看整個慈禧送葬的隊伍。
根據當時一名荷蘭的攝影師記錄,慈禧棺槨覆蓋著黃金色的靈柩布,從黃土地上緩緩的太過,當時現場人山人海,街上的人非常的擁擠,不過清政府規定只有擁有入場券,才能被允許有資格進入現場觀看,而且各國的列強代表們,即便有入場券,也只能走到東直門附近就不走了,上面有專門的看台,可以在此休息一會兒。
亨利·博雷爾在《晚清映象》非常詳細的說明了慈禧的超豪華葬禮。
送葬隊要從北京的紫禁城,將慈禧的靈柩,抬到一百多里以外的東陵,在送葬隊前面引路的是一穿著新式軍裝的隊伍,手裡拿著長矛,著裝得體,舉止嚴肅。
在後面跟隨著一隊牽著馬匹的僕役,緊接著是身穿紅綢緞,頭上戴著黃色羽毛的僕役,數量有幾百名,主要是輪換抬慈禧的靈柩,跟隨靈柩後面的是兩個騎兵護衛隊,一支護衛隊手裡拿著長矛,一支護衛隊手執長槍,身穿鑲嵌紅色便的灰軍裝。
慈禧作為「一國之主」,待遇以國葬的方式進行,整個送葬隊伍中,最比較特殊的就是那些紙兵紙將,紙橋紙馬,做的跟一般人高度差不多,行走在隊伍中,大小也跟正常人一樣,不去仔細分辨,真分辨不出他們是紙人。
相比較慈禧送葬的豪華陣容,慈禧的陪葬品更是豪華,慈禧身邊的大紅人李連英在他的《愛月軒筆記》中寫道:慈禧入棺前,就棺材底就鋪了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厚度有一尺。最後在1928年的時候,慈禧東陵被孫殿英用炸彈轟開,從陵墓中盜出的大量珍貴文物,具體數目不詳,但是流落在民間的各個都是國寶級的文物。
參考文獻《愛月軒筆記》《晚清映象》


※歷史上,秦始皇和孔子對中國的發展和貢獻,到底誰更偉大?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準確預言了劉備必亡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