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西醫難望其項背,扁鵲:我也沒這本事

什麼是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西醫難望其項背,扁鵲:我也沒這本事

首先,我們先講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神醫扁鵲,姬姓,秦氏,名越人。醫術非常高明。但是扁鵲還有兩個哥哥,他兩個哥哥也是醫生,但是兩個哥哥的名氣卻沒有扁鵲大。

在《史記》中記載了扁鵲和他三個哥哥的故事。魏文王問扁鵲:啊你們兄弟三人誰的醫術最好?扁鵲說:我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的醫術最不好。魏文王說這是為什麼呢?」

扁鵲曰: 「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

意思就是,我大哥治病,通過觀察病人的神,就知道病人要得什麼病?在病人還沒有病的時候,他就已經把隱患給解除啦。我二哥治病,在疾病還在毫毛階段的時候他就看出來啦,疾病也及時得到了剷除。而我治病,又是針灸,又是湯藥,治的都是已經很明顯的癥狀的病。所以表面看來我的水平最高,其實我的水平是最次的。

在這個故事裡,其實討論的是中醫治病的層次境界。扁鵲大哥掌握的是治病的最高境界:望診。通過觀察病人的神色就可以判斷出病人將會得什麼病,然後開出藥方,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難經·六十一難》云: 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可見望診是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而切脈其實是最低境界。

《黃帝內經》中有段論述很經典:「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這也是高明的醫生治病的最高境界,在疾病未發生前而防治疾病蔓延,或是平時注重養生杜絕疾病,這便是中醫的醫學理念。對比現在的西醫不知高明多少倍。我們去醫院做檢查,明明身體不舒服,醫生讓去做檢查,結果指標一切正常,醫生便說沒病。可是真沒病么?明明很不舒服啊。所以西醫在這一方面其實是很不科學的。或者說他們太依賴科學儀器,而不去用「心」治病。

《金匱要略》上也有一段話很經典:「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意思是當你看到病人有肝病,就要預測到脾將會受到牽連,因為木克土,所以這時候治肝病時,應當先治脾,這樣治病效果才會好。你看我們的祖先的智慧是多麼的高明。對比現在的西醫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不知強多少倍。西醫的缺點就是太依賴於科學儀器和檢查指標,一切醫療措施都以這些為依據。但是有時候數據是會騙人的,你不去用心思考病人的真實情況,卻死守著數據,人是活的,病也是經常變化的。所以西醫真該學習一下中醫的醫學理念,兩者互為補充,病人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微課堂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的智慧:驚呆!古代醫學著作里竟然蘊含君主立憲思想
《黃帝內經》的智慧:女孩幾歲初潮正常?男孩幾歲遺精正常?

TAG:國學微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