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笑海:見善如不及

笑海:見善如不及

見善如不及

笑海:

今生,他或許怎麼也忘不了那個刻骨銘心的初冬午後。

微信提示音響過後,他從朋友圈中看到,一張七個老漢五個打著赤腳,手柱竹棍,圍坐在金沙江畔潮濕的泥地上,抽著旱煙,神色凝重地侃大山的圖片時,他的心,驟然揪緊了,眼淚竟像咆哮的洪水,勢不可擋地奔湧出了眼眶。

當晚,在他的激昂陳詞下,全家總動員,男女齊上陣,翻箱倒櫃,將不穿的衣服、鞋子徹底整理了出來,裝了整整五大蛇皮袋,次日便寄向了雲南貧困山區。胖乎乎的快遞小哥頗為吃驚地瞪了他兩眼,疑惑地問:寄給遠方親戚的?他回,既對,也不全對。那次,因路途遙遠,分量沉重,僅快遞費就支付了八百多元。但他沒皺眉,不心疼,雖然他與富人還相距十萬八千里。

大約一周後,身處彩雲之南的文友回復他,所捐衣物已用局裡車子運至圖片所示鄉村,並挨家挨戶全部派送到村民手中。通過神奇的電波,她一再轉達當地村民的謝意,說當時有人都跪著磕頭作揖,感恩遠方的好心人。說句不矯情、不虛偽的話,他素未指望過要得到什麼謝。當時就覺得,天寒地凍的,衣衫單薄的老人們怪可憐的,於猛然間迸發出一種原始的衝動。可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太微弱了,倘使能將更多的福慧帶予他們,那該多好?每念及此,他心存缺憾,心湖裡的波瀾許久都不能平靜下來。

淳樸敦厚的人,沒有宏願奢望,不會擺譜作秀,不擅斤斤計較。人有時的善良,並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純粹是出於自己本真的良知與無暇的情感。丙申年初一清早,全家人歡歡喜喜吃罷糯米糰子,他帶上禮盒水果、純棉襪子等禮品,攜妻子兒女,駕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乍暖還寒中,老人們瞥見他們去,臉龐猶如九月的石榴,開心得合不攏嘴。事後有人戲謔他,大年初一的,你哪兒不可去,非得上敬老院?他笑而不語。其實,外人哪裡知曉,就在千家萬戶沉浸於濃厚的春節氣氛里時,那些老人們卻形單影隻,冷冷清清,是多麼的孤獨、寂寞?他們多麼渴望有親人去拜年、問候、關愛。然,鄙人所見甚寥,故他權當他們的小輩,去盡份孝心善意。

有人曾譏諷他腦子進水了,吃飽了撐的。或許吧。但他真誠而坦率地說,一個人在向外施捨的時候,他的心會特別的寧靜與由衷的舒坦。這種感覺是非親歷者難以體味的。

行善,無需豪言壯語,也不必動用巨額資金去做驚天動地的事。有時,只舉手投足,有時,僅躬身俯首。那天下樓時,他猝然發現台階上有一塊香蕉皮,出入的人稍有不慎,極易滑倒,造成傷害,便毫不猶豫地撿起,捏在手裡,直至扔進垃圾桶。

早晨去買菜,菜場大門口濕漉漉的地上雙膝著地跪著一位文靜靦腆的女孩,正用乞求的眼神巴望著路人的施捨。看了她攤在面前的紙上寫的簡況,動了惻隱之心的他,摸出一張20紙幣,鄭重地遞給了她。他坦承自己無能,這輩子雖沒掙到什麼錢財,但憑自己的良知為社會盡點微薄之力,問心無愧。

那天坐公交去市區,在他前面的一位古稀老太腿腳不利索,上車時動作僵硬、遲鈍,見狀,他忙伸出手,攙扶了她一把,使她順利登上了車。爾後,老太略帶歉意地對他說了句發自心扉的「謝謝你!」說實話,他當時覺得幫襯她一下很自然,完全是種本能反應,壓根就沒想謝啊回報那麼多。頭頂三尺有神明,你的一言一行,盡收天眼之內。「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有因,必有果。退一萬步講,即使沒能力做好事,也絕不能做壞事、惡事,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底線與行為準則。

休假日,他婉拒娛樂活動,主動加入志願者行列,參與環境整治,頭戴小紅帽,手握麵包鉗,在市民廣場周邊撿拾垃圾,用行動喚醒冬眠的愛心,用汗水蕩滌鏽蝕的靈魂,感覺遠比去打麻將有意義多了。

讓人不齒的是,如今有的富商或土豪,名車飛馳,穿金戴銀,花天酒地,女色面前一擲萬金不眨眼,可從來不會發發慈悲,做些細微的善事,「寧可家裡的錢發霉,也不舍接濟他人」。這種病態心理令人瞠目結舌。有些綠頭蒼蠅,台上狐假虎威,說得天花亂墜,現實中卻從不見其樂善好施,干點體恤民情的暖心事,陰暗處喜叮裂縫的蛋。悲哀之餘,他不禁扼腕喟嘆:「道不同不相與謀」。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說,一個人若在財富中死亡,那是一種奇恥大辱。

誠然,人各有志,我們無權去評判他人的處事習慣與行為方式,也沒法強求別人一定要去做慈善。但他堅信,多行善事,必有善報,自結福果。先賢們在儒家經典著作《論語》中早就指出:「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告誡芸芸眾生應從善如流,嫉惡如仇。

大智者謙和,大善者寬容。行善意味著付出,象徵著奉獻。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赫赫有名的比爾蓋茨,用580個億堅持做一件事——慈善,而不是當守財奴,他不給孩子留財富,只為孩子積德蔭,多年來,他的事業始終如日中天。

行善,並不難。只要你有顆慈悲的心,有份博大的愛,有個寬厚的情懷,就隨時隨地可以做得到。

唯仁唯善,世事皆美。

2018.1.10晚於吳淞江畔

作者簡介

褚福海,男,祖籍宜興,現居崑山,江蘇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中華文學》、《青年文學家》、《北方文學》、《散文百家》、《文學月報》、《散文選刊》、《鴨綠江》、《少年文藝》、《海外文摘》、《散文詩世界》、《散文詩》、《太湖》、《文學港》、《牡丹》、《大西部》等。有多篇作品入選精品集或年度選本。出版散文集《掬水聞香》、《心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鄉書院 的精彩文章:

鴻雁:聽來的故事
曹國平:由雲詩答對引來的一場恐懼

TAG:原鄉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