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孩子必讀的經典繪本,這個寒假就看起來吧!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吉姆·崔利斯
對於2——6歲的孩子來說,養成閱讀習慣很有必要,但是孩子的閱讀時間有限,所以,我們提倡閱讀優秀且經典的繪本,用有限的時間做高效的親子閱讀。經典繪本相較於普通圖畫書,不僅是簡單地講故事、學知識,更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
什麼是優秀的繪本?真正優秀的繪本,是一流的作者,寫出了一流的故事,再配上了一流的插畫。更重要的是,還匯聚了他們最可貴的創意和童心。常常讀優秀的繪本給孩子聽,那將對他們的精神成長和生活體驗有著極大的意義。
什麼是經典繪本?繪本本身的銷量和評價、繪本大家的推薦、其他媽媽的經驗和寶寶的反應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基本可以確定一本繪本夠不夠經典。
今天,我們就依據「優秀且經典」的原則,為大家精選了9款適合2—6歲孩子的繪本,一起來看看哪些繪本入選了吧!
1
《我爸爸》&《我媽媽》
推薦理由
安東尼?布朗絕對稱得上是「天才」。這系列的繪本貫穿著一條設計主線,利用爸爸媽媽衣服的布料,作為繪本的設計風格。
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於父親的熱愛和崇拜。作者用很多趣味性的形容方式,把爸爸媽媽的優點形容的恰到好處,讓作為父母的家長看了產生共鳴,讓孩子看了感受到被父母愛著的感覺。
內容預覽
《我爸爸》
GIF
《我媽媽》
GIF
內容簡介
《我爸爸》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
《我媽媽》想告訴我們的是,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媽媽都是很好的:我媽媽是一個棒極了的廚師;她還是一個奇異的園藝師,可以讓任何植物生長;她是一個仙女,在我沮喪的時候她總是有辦法讓我開心起來……她常常逗我大笑。我愛我媽媽,而且你知道嗎?媽媽也愛我,而且會永遠愛我。
作者簡介
安東尼?布朗,英國繪本大師,超現實主義畫家,曾獲國際安徒生畫家獎、格林納威大獎等,作品先後被譯成十四種文字出版,代表作是《大猩猩》、《隧道》、《動物園的一天》以及《我爸爸》和《我媽媽》。他自寫自畫的《大猩猩》、《動物園的一天》先後得到1983及1992年的格林納威獎。2000年,他更獲得圖畫書創作者的極高榮譽——安徒生大獎。
2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關於便便的書,是偉大的畫家愛布魯赫的一部大作,獲2006年度安徒生國際大獎,成為家喻戶曉、最暢銷的極富教育價值的一本繪本。
在閱讀繪本的同時,傳達著自身獨一無二的知識。這個故事對各種動物不同的便便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繪者不僅對各種動物的「嗯嗯」進行了大小的區別,同時它們的色澤、形狀都一一區分開來。向讀者傳達著不同的動物各自不同的「嗯嗯」,知識性非常強。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這本書在開篇時,提到這是送給自己能上廁所的孩子們,通過鼴鼠破案的過程,把孩子害羞的事情用科學的方式表達出來,輕鬆愉快地讓我們了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泄物形狀都不同,什麼樣的動物就會有什麼樣的「嗯嗯」——「便」。
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好書,在書末還附上一篇「動物的吃喝拉撒」的文章,說明了動物的食物、消化與排泄的關係,讓小朋友在哈哈大笑之餘,也得到生物學相關的常識。
作者簡介
維爾納·霍爾茨瓦特生於1947 年,魏瑪包豪斯大學視覺傳媒教授。他和埃爾布魯赫在1989年共同創作了《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他的創作源於他對生活對孩子細緻的觀察和體察、源於他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創作的都是可以深深烙印在讀者記憶中的故事。
3
《小藍和小黃》
推薦理由
這是一個有關顏色相遇變色的溫暖小故事,名字叫做《小藍和小黃》。這個故事的誕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在美國已經功成名就的李歐.李奧尼,選擇了告別這看得見未來的一切,也放下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之路,回到了他所深愛的義大利,讓整個人處在一個放空的狀態的自然流淌出的神奇之作。
在一次火車旅行時,他隨手從雜誌上手撕的色塊為自己的孫子、孫女講故事,他沒有想到,孩子對這個故事是如此的著迷。於是,當他精心把《小藍和小黃》呈現出來時,一面世就成了經典之作。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你知道顏色有什麼秘密嗎?對的,他們混合在一起會變色!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開心地抱在一起,然後就變成了綠色!這下小藍和小黃的爸爸媽媽可認不出他們了,這可怎麼辦呀~我們快來聽聽《小藍和小黃》的故事吧!
聽完故事後家長跟孩子聊這些:跟孩子一起梳理故事內容,可以問問孩子黃色和藍色混合會變成什麼顏色。然後還可以去實驗哦,把黃色顏料和綠色染料混合,看看是不是變成了綠色,還可以混合其他顏色,通過自己動手,得出來的結論,更容易讓孩子記住哦!
作者簡介
李歐被譽為兒童文學界的寓言大師,以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傳達出雋永的人生智慧。他擅長以貼畫來表現,把各種可以粘貼的材料,如:報紙、牆紙、色紙、不快、毛線、郵票、果皮等等來代替顏料,粘貼在圖畫或畫布上,呈現出不同的肌理,表現出浮雕味的特殊質感來豐富畫面。其作品不僅膾炙人口,也獲獎無數,是一位當代頗為重要的圖畫書大師。
4
《好餓的毛毛蟲》
推薦理由
繪本看似簡短,實則內容豐富無比。作者趣味化的描述也讓孩子們毫無疑問地喜愛這本繪本,而毛毛蟲的經歷也側面地反映出了"飲食均衡"問題,通過閱讀輕易便可知該繪本所要表達的教育意義,孩子們意識到,生活中過於暴飲暴食,不利於身體健康,就好似繪本中的毛毛蟲一般會"肚子疼。"
利用毛毛蟲"吃葉子"後的好轉引導教育孩子們綠色食品對我們人體的益處。不僅如此,該繪本甚至還可教予孩子們點數、唱數(從一數到十)、周期認識(認識星期)、水果種類以及毛毛蟲破繭成蝶的規律。如此多元的一本繪本,絕對是親子閱讀的必不可少。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月光下,葉子上躺著一顆小小的蛋。星期天早上,太陽升起來,「砰!」從蛋里爬出來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他開始去找吃的。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可還是好餓。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可還是好餓。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可還是好餓。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可還是好餓。星期五吃了五個橘子,可還是好餓。星期六,他吃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冰淇淋、一根黃瓜、一塊乳酪、一條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個櫻桃派、一根香腸、一個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蟲肚子痛了。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蟲吃了綠葉子,肚子好多了。
現在,他不餓了,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了。他造了一個小房子,叫繭,把自己包在了裡面。他在裡面呆了兩個多星期,咬了一個小洞擠了出來。毛毛蟲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作者簡介
1967年,艾瑞·卡爾38歲那一年,為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小比爾·馬丁寫的故事《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畫插圖;39歲那年,他獨立創作了首本圖畫書《1,2,3,去動物園》》,獲得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插畫展大獎。
2002年12月,他的個人美術館——艾瑞克·卡爾圖畫書美術館在馬薩諸塞州開館,這也是美國的first家圖畫書美術館。
5
《點點點》
推薦理由
整冊書畫面簡單,顏色鮮艷,語言簡練,但卻十分的有趣。從頭到尾一直像在變魔術一樣,每一個點點都有著無限的魔力和活力。隨著簡單的文字指引,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充分地參與進來,孩子的眼、耳、嘴、手、腦都能得到充分的調動,隨著書的節奏,孩子在每頁都會有新奇和詫異的發現。
這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互動的遊戲書。它顏色鮮艷,畫面簡單,適合2歲以上的小朋友。整本書好像會變魔術一樣,隨著簡單的指引語句,孩子一定會有很新奇的驚詫的發現。它利用了人的視覺和翻頁錯覺,像走馬燈似的變換,能讓小孩子充分地參與進來!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簡簡單單的圖畫,幾個圓圓的點點,就能令孩子開心得樂不可支。讀這樣一本書,愛玩電子遊戲的孩子會發現,捧著IPAD,他們,是聽從電子屏幕中那些遊動的圖標命令小士兵;而和這樣一本書玩遊戲,他們,就是那些可愛的「點」的小主人。創造的快樂和滿足,絕對大於被動地接受指令。
而且,作者除了利用「點」的變化讓整本書充滿想像力外,還帶領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認知方位、顏色、大小和數字等概念。讓孩子覺得繪本不僅可以用來讀,同樣可以和繪本一起做遊戲。閱讀的快樂,可以是多樣性的,各種各樣的書,會為他們打開各種各樣的窗,而每一個窗口,都有一個奇妙的世界,在他們面前一一展開。
作者簡介
埃爾維·杜萊,法國插畫家,曾擔任多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與一本雜誌的插畫家,於1994年創作了首本圖畫書後,即致力於圖畫書的創作,對兒童文學有著高度的熱愛。他的圖畫書雖然簡單,但每本都充滿了創意與藝術性。
6
大衛系列
推薦理由
大衛?香農以小男孩大衛為主角繪製了一系列繪本。香農除了用大量的篇幅描寫大衛的調皮行為外,在收尾之處也總是有貼心的安排,讓大人與小孩兒都覺得溫暖。
在這一系列故事裡,闖了大禍的大衛雖然受到處罰,最後仍然得到了媽媽的擁抱和全心全意的愛,常常做錯事的孩子看到這一幕時,一定覺得很安心。陪伴孩子閱讀的爸爸媽媽,不妨藉此機會也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內容預覽
《大衛不可以》
GIF
《大衛上學去》
GIF
《大衛惹麻煩》
GIF
內容簡介
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事實上,哪個孩子不像「大衛」一樣呢?我們做大人的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大衛的影子呢?
《大衛上學去》主要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與《大衛,不可以》中唯我獨尊的大衛不同,這本書中大衛的身邊有了其他小朋友,他必須學會與別人相處,並尊重學校里的規矩。
《大衛惹麻煩》里,作者巧妙地將乏味的說教隱藏在故事中,沒有任何父母會容忍孩子說謊。單純善良的大衛很快意識到自己為什麼受到懲罰,勇敢真誠地承認錯誤之後,大衛也第一次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作者簡介
大衛·香農(David Shannon),1959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從小就喜歡棒球和畫畫,獲得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美術藝術學位,之後一個人去了紐約,在那兒先是為《紐約時報》《時代》、《滾石》畫插畫,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為兒童書配插圖,多次獲得各種獎項。不過真正讓他一舉成名的還是暢銷至今的《大衛,不可以!》。
7
《月亮的味道》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關於吃的書。對於一個還在媽媽懷抱里咿呀學語的幼兒來說,吃,恐怕是他或她最感興趣的事了。香蕉,吃過。蘋果,吃過。紙……吃過。媽媽的手指……也吃過。
可是,夜晚高高地掛在天上的月亮,卻沒有吃過。月亮是什麼味道呢?圓圓的、黃黃的月亮,是像餅乾一樣脆脆香香的,還是像橘子一樣甜甜酸酸的呢?一個幼兒冒出這樣的念頭來,實在是再自然不過了,從吮吸媽媽的乳汁開始,孩子們不就是從吃來接觸和認識我們身邊的這個世界的嗎?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月亮,是什麼味道呢?真想嘗一小口啊!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有一天,一隻小海龜決心去摸一摸月亮。可他夠不著。海龜叫來了大象,大象叫來了長頸鹿,然後長頸鹿叫來了斑馬,斑馬叫來了獅子,獅子叫來了狐狸,狐狸叫來了猴子,猴子叫來了老鼠。月亮每次都伸高一點兒,讓他們夠不著。
不過,這次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麼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這回它沒有動。想不到,「咔嚓!」 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它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月亮和它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是一樣的味道。
作者簡介
麥克·格雷涅茨,1955年出生於波蘭華沙。1985年,他移居美國,與美國的各大著名媒體合作,如《紐約時報》等,他的名字很快引起了西方各界的關注。主要作品有《早安,晚安》(Good Morning, Good Night)、《你在口袋裡放了什麼?》(What Did You Put in Your Pocket)。自2001年起,他一直住在日本,與日本的許多作家合作過圖畫書。他與細野綾合作的《彩虹色的花》,曾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過中文版。
8
《可愛的鼠小弟》
推薦理由
日本累計重印逾1200次,中文版銷量突破260萬冊
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的啟蒙,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讀物
兒童閱讀專家、教育學博士季穎精彩分冊導讀
首屆「全國十佳童書」
《新京報》兒童書排行榜
日本學校圖書館協會好繪本獎
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
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繪本獎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是日本知名繪本作家中江嘉男和上野紀子合作的不朽作品,自1974年問世以來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囊括日本各大童書獎項,累積重印1200次。自2005年在國內出版以來,該系列長期佔據兒童暢銷書排行榜首位,銷量累計超過260萬冊,成為了頗具口碑、受歡迎的兒童早期閱讀啟蒙讀物。
本套「可愛的鼠小弟」精裝本共6冊。這套書從兒童的小視角來描繪精彩的大世界,以簡單重複的句子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機會,以出人意料的情節激發孩子無限的想像力,又以簡潔明了的圖畫讓孩子獲得純粹的美感體驗。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從中感到無比的樂趣,甚至還可以嘗試讓孩子為繪本編故事!這就是親子共讀能達到的美妙的境界。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鼠小弟很小,雖然在畫面中只佔小小一角,卻是絕對的中心。就像每一個小小的孩子,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他們擁有小背心就很滿足,打一場雪仗也很暢快,蛋糕能吃出許多花樣,和朋友交往都像模像樣......他們帶著天然的智慧和善良探索這個大大的世界,走出自己的每一小步。
作者簡介
中江嘉男,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系美術專業。主要作品有《淘氣的小拉拉》《心靈繪本》等,其中《淘氣的小拉拉》獲日本繪本獎。
上野紀子,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主要作品「可家的鼠小弟」系列,獲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繪本獎和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
9
《愛心樹》
推薦理由
本書是美國天才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富盛名的作品。由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孩子共同組成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也是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在施與受之間,也在愛與被愛之間。看了這本書,孩子會更愛媽媽!
暢銷50載,中文版銷量突破70萬冊
2005年度全國十佳童書
常居各大圖書暢銷榜,被眾多學校選為愛的教育必讀書
2001年被美國《出版者周刊》評為「所有時代暢銷童書」(精裝本)第14名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推薦100本童書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孩子們推薦的100本書」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繪本100選》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繪本?為了孩子的500冊》
內容預覽
GIF
內容簡介
一棵大樹愛上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來爬樹、摘樹葉、吃蘋果……男孩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
可是,男孩漸漸長大,不再與大樹一起玩耍。男孩希望獲得金錢,大樹把蘋果給他去換錢;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樹把樹枝給他造房;男孩希望去遠航,大樹把樹榦給他造船。男孩變成老人回到大樹身邊,大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給他,不過它還有個樹墩,可以讓男孩坐下來休息……
這是由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孩子共同組成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這是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在施與受之間,也在愛與被愛之間。
作者簡介
謝爾·希爾弗斯坦,詩人、插畫家、劇作家、作曲家、鄉村歌手,20世紀偉大的繪本作家。
1963年,首本繪本《一隻會開槍的獅子》一經問世,立刻引起巨大轟動,獲得無數好評。隨後,《愛心樹》隆重出版,迅速風靡全球,銷售超過550萬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成為繪本世界的永恆典範,也奠定了謝爾偉大繪本作家的崇高地位。
此後,《閣樓上的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人行道的盡頭》《向上跌了一跤》等作品陸續出版,書中那淡淡的哲學味文句、簡單樸實的插圖,尤其是那股獨特罕見的天真,讓全球的老人與孩子、黑人與白人、富人與窮人等都成了他的讀者。正如媒體報道:「有書店的地方,就一定有謝爾的作品。」
以上就是本期的繪本推薦啦!您有什麼好的繪本與大家分享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TAG:哈菲少兒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