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

文史宴:《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

文/蔡運磊

在陳凱歌執導的《妖貓傳》里,楊貴妃可謂跌宕起伏、多姿多彩。歷史總是相似的。她「雖無後之名,卻有後之實」,與埃及豔后的知名度也不相上下。

一中一外,國籍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埃及豔后與楊貴妃究竟有哪些相同?

文史宴:《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

首先,她們都是有名的東方女性。前者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兼最後一任女王;後者是盛唐時代的最後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后級貴妃。

其次,她們都出身高貴。克婁巴特拉是克羅狄斯·托勒密·奧雷特國王的次女,楊玉環的高祖父楊汪則是隋朝上柱國、吏部尚書。

再次,她們都多才多藝。據稱克婁巴特拉掌握語言多達9種,對文學、藝術相當有研究。新近發現的有關克婁巴特拉的阿拉伯文獻,則顯示了東方一代埃及學者型君主的智慧形象;楊玉環則善歌舞,通音律,琵琶大師+舞蹈高手,是唐代有名的宮廷音樂家、舞蹈家。

第四,她們都才貌出眾,聰穎機智,一生充滿了傳奇。

第五,克婁巴特拉與愷撒、安東尼等歷史人物充滿情感糾葛;楊玉環也與唐玄宗、安祿山等曖昧不清。

第六,她們的落幕都是悲劇。

第七,都改變了歷史:前者為弱小的埃及贏得了22年的和平,後者影響了李唐王朝的發展進程。

第八,莎士比亞、蕭伯納等眾多名家將克婁巴特拉與愷撒、安東尼等人的關係寫成不同版本的劇本;白居易、杜甫等大腕兒也將楊玉環與唐玄宗的情事創作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

第九,甚至兩個人死後至今,依然「活」在世人心中。

......

文史宴:《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

總結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讓生而為盲、喜歡先入為主的我們,避免去摸歷史這頭碩大無朋之象。

文史宴:《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

在「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的消費邏輯中,克婁巴特拉和楊玉環都沒能活到老人階段。但作為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她和楊玉環一樣,從少女時期就開始備受關注。無論外界如何眾說紛紜,但一直到死,都有一條主線未曾斷裂,貫穿她們最輝煌、最燦爛也最慘痛的人生。這條線就是,她們主動或被動地藉助自己的特有資源,通過多重手段和綿密心機,驅使更強大的力量如男人,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儘管同為貴族,但克婁巴特拉問世的天時,完全不能和楊玉環媲美:後者所處的李唐王朝正是蒸蒸日上之際,前者所依的托勒密王朝治下的埃及已江河日下,王室積弊叢生,內耗嚴重;加上吏治的腐敗,民眾更是怨聲載道。更可怕的是,近鄰羅馬卻如日中天,勢力範圍一擴再擴。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可靠,可謂「靠山山倒,靠水水跑」!因此,對托勒密統治者來說,要想保境安民,只能「抱粗腿」,以「一邊倒」的外交國策尋求「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了。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剛滿18歲的克婁巴特拉就此成為女王,史稱克婁巴特拉七世,與年僅10歲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分享王權。但也正因「兩權分立」,所以年輕的女王無法像少年玄燁那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伺機剪除政敵。結果在幾個鰲拜般的謀臣的鼓動下,托勒密十三世把姐姐克婁巴特拉逐出了王宮。

「無巧不成書」,恰在此時,古羅馬共和國的重量級人物、軍事家+政治家龐培,在與另一梟雄愷撒爭權奪利中敗北,逃到亞歷山大避難。成王敗寇,這條赤裸裸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因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為進一步「抱緊粗腿」,托勒密十三世的謀臣搶先一步,幹掉了龐培,並馬不停蹄、於第一時間拎著首級來見愷撒。不料用力過猛,托勒密十三世「拍錯了馬屁」,愷撒不但毫不領情,而且見狀怒不可遏。「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無計可施的克婁巴特拉一看有機可乘,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想方設法越過了弟弟的布防,來見愷撒,並成功說(色)服(誘)其與己結盟。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於是愷撒立馬率領羅馬大軍擊敗了托勒密十三世,他付出的「代價」則微乎其微——克婁巴特拉懷了愷撒的兒子。在「大粗腿」的支持下,公元前48年,克婁巴特拉重登王位,雖在名義上與其另一個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分享權力,而實際上王權獨攬。

公元前47年,克婁巴特拉生下了愷撒唯一的兒子,並取名「愷撒里昂」(意為小愷撒)。第二年,母以子榮、迫不及待的克婁巴特拉就帶著兒子趕往羅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好景不長,公元前44年3月,英雄一世的愷撒被刺身亡。幻想成為羅馬「第一夫人」的克婁巴特拉就此夢碎,她帶著兒子閃回了埃及(那些親愷撒派們未能上演羅馬版「趙雲截江奪阿斗」)。不久,托勒密十四世神秘暴死,克婁巴特拉隨即任命不足3歲的兒子為國王,即托勒密十五世。這一點,就不像楊玉環了——楊自始至終,沒有產下一男半女,倒頗像中國鐵腕女皇武則天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按理說,愷撒這個對埃及威脅最大的敵酋已不復存在,克婁巴特拉也全身而退,應舉國歡慶才是。但這個女人始終有一種危機意識,她很清楚羅馬的體制機制:一個愷撒倒下了,馬上就有新的愷撒站起來,埃及的威脅依舊如影隨形。為鞏固其與兒子國內的地位並維持埃及的獨立,「革命尚未成功」的她必須戒急用忍,繼續忍辱負重,耐心尋找新的靠山。

「幸運的女神總是青睞有準備者。」恰在此時,愷撒的心腹大將安東尼提出想見克婁巴特拉。「餓了來饅頭,困了來枕頭」,儘管安東尼正為進軍帕提亞做準備,遠在位於今土耳其南部的塔爾蘇斯,但喜出望外的克婁巴特拉覺得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之機」,便「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乘船北上。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的確是「千載難逢之機」——這次「機會」之後,她再沒有「然後」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勞師遠征非比尋常,其結果將決定安東尼個人的命運;但能否籌措足夠的給養,將直接影響士氣。想來想去,安東尼就想到了近鄰埃及。融資總是需要成本的。為把埃及牢牢地綁在自己的戰車上、讓其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流血賣命,作為江湖老手的安東尼煞費苦心,對克婁巴特拉開出了一個讓羅馬人都肉疼的「優厚大單」:第一,確認克婁巴特拉的王位;第二,把腓尼基及奇里奇亞、阿拉伯半島等土地贈予克婁巴特拉。這樣一來,自己不但又抱緊了「大粗腿」,還使得埃及的疆域空前擴大。利令智昏,驚喜之中的民族主義者克婁巴特拉完全瘋魔了,二人一拍即合。一番如膠似漆的纏綿之後,被自己「英明神武決策」沖昏頭腦的安東尼做出了一個更加駭人的決定:與妻子——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離婚,準備迎娶這位千里迢迢跑來的埃及「小可愛」。

居里夫人曾說,生活可以有理想,但不可以理想化。政治從來都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安東尼聯手克婁巴特拉,各方面都考慮到了,卻偏偏忽略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屋大維。屋大維何許人也?愷撒的養子兼繼承人。

一個是愷撒的戰友,一個是愷撒的養子。屋大維思慮再三,打出了一套凌厲的組合拳:第一,靜觀其變。不管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的聯軍在出兵帕提亞後能否得手,都將不可避免地遭受損失。屆時,屋大維以逸待勞,向克婁巴特拉而不是向安東尼宣戰,既可坐收漁翁之利,又能讓安東尼引火燒身,自己則避免同室操戈之嫌,佔領道德高地。

據說古羅馬人有個習俗,每個人在生前寫好遺囑,然後交由維斯太神廟的女祭司保管。安東尼兵敗帕提亞的消息傳來後,屋大維不惜違反羅馬法律,強迫女祭司把安東尼的遺囑交出來,然後立即向克婁巴特拉宣戰。他的理由是,安東尼在遺囑中說,希望自己死後與克婁巴特拉一起葬在亞歷山大。

古羅馬的政治家兼軍事家、凱撒最重要的軍隊指揮官和管理者之一、名將安東尼居然要跟一個羅馬保護國的外國女人合葬?於法於情於理,都匪夷所思啊!這是一種什麼精神?簡單點說,這是一種「神經大條」的精神。但在羅馬人民看來,這是一種明目張胆的叛國行徑。安東尼是個老牌政客,他這個奇怪的遺囑究竟有多高的可信度,只有天知道。但在當時,這個遺囑已經足夠讓羅馬公民「出離憤怒」了,再加上他慷慨送給「埃及豔后」的那些羅馬土地,人們的怒火更是如同爆發的維蘇威火山一樣。而屋大維要的,正是這樣的預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屋大維深諳此道,他借題發揮,繼續火上澆油:按照這個遺囑,他安東尼豈不是要把都城搬到埃及、把羅馬拱手讓給那個埃及娘們兒?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歷史於是水到渠成,安東尼軍隊雪上加霜,還沒在戰敗中喘口氣,就又在亞克興陷入了與屋大維的苦戰。

在這場生死存亡之戰中,最關鍵也最能檢驗安奧聯軍及其二人所謂「愛情」牢固程度的一幕出現了。「克婁巴特拉意識到了危險,在雙方酣戰的緊要關頭帶領自己的船隊逃走。安東尼是個熱情有餘勇氣不足的人,匆忙隨她而去,把自己的艦隊拱手讓給了對手。」德國歷史學家蘭克如是說。

那麼,依照蘭克的說法,安東尼是遇到「豬隊友」了。但德國另一位歷史學家蒙森則為之「漂白」:克婁巴特拉「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是叛變,更不是因為恐懼或使性子,她這樣做是因為她相信撤走對她及其船隊最有利——女人的直覺是最可靠的,她或許已意識到最終結局。隨後蒙森則話鋒一轉,說安東尼的臨陣逃脫倒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再怎麼說,安東尼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職業軍人,頭上還戴著一頂「羅馬名將」的冠軍帽呢!

但在我看來,克婁巴特拉根本不是「傻白甜」式的純情少女。多年的內憂外患、江湖搏殺,已使其蛻變成為一名長袖善舞的國際「老司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她的每一個舉動,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你說她投機也好,說她放縱也罷,但她心裡很清楚,自己必須「兩害相權取其輕」。

因此,她表面看是某某的情人,但骨子裡卻是埃及的君主。她當初對安東尼投懷送抱,當然是為了藉助其力量使埃及消除或至少延緩滅亡的厄運;現在她「臨陣脫逃」,同樣是「不忘初心」。歷史學家更應感嘆、遺憾的是,她為什麼不能像拿破崙那樣,在最後的階段再「堅持三分鐘」。

這場海戰的結果可想而知:屋大維大獲全勝。一年後,羅馬及其附屬地區的局勢趨穩,沒有後顧之憂的屋大維遂率軍登陸埃及。再無反擊力量的安東尼走投無路,只好自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粗腿」再度不復存在,無論是楊玉環還是克婁巴特拉,她們又一次陷入絕望之中。當然,身為女人,後者不甘就此像楊玉環、虞姬那樣退出歷史舞台,據說,她向屋大維交出了「財寶密碼」,企圖保住自己的王位,或至少把王位傳給那個小愷撒;她甚至身揣愷撒的信,希冀以此打動屋大維的心。然而,她小覷了這個對手,更小覷了這個後來被羅馬元老院「封神」的男人。

處事機智果斷、謹慎穩健的屋大維就像當初面對上官婉兒的李隆基,他沒有步愷撒和安東尼的後塵。當然,如果真的吃下眼前這枚名叫克婁巴特拉的誘惑之果,那麼後世的「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改組羅馬政府,給羅馬帶來長達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等榮譽壯舉也很可能與其無緣,羅馬元老院更不會將其列入「神」之行列。

至於屋大維和克婁巴特拉之間究竟說了什麼,現已無從考證,但至少有一點可以明確:克婁巴特拉保全埃及王位的企圖徹底落空了,於是被逼自殺。自然,她的小愷撒也無法存活於世。

想當年,先是老公公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VS楊玉環,受令出家後,又是李隆基VS楊玉環,生生把「老公公」換作了「老公」;再到愷撒VS克婁巴特拉,安東尼VS克婁巴特拉,屋大維VS克婁巴特拉……男強女弱,男攻女受,歷史驚人地相似。身為一國之君的克婁巴特拉,本來妥妥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卻始終不夠自信,老想走終南捷徑,讓外人保護自己、自己可以一勞永逸;自認為自己的每次「奉獻」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殊不知「外人」也持同樣邏輯掂量、算計著自己。「與惡龍纏鬥過久,自己也將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長,深淵也將回以凝視」,悲觀型的民族主義者克婁巴特拉自始至終,沒有看出「槍杆子里出政權」,沒有悟透「缺乏實力,啥都別談」。因此,本可以像活得像「我不嫁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的范冰冰那樣瀟洒,卻生生把自己搞得一地雞毛,周身跳蚤……

和親、綏靖永遠是權宜之計,只能一時,豈可一世!

「人潮人海中 有你有我/相遇相識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 是你是我/裝作正派面帶笑容/不必過份多說 自已清楚/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不必在乎許多 更不必難過/終究有一天你會明白我……」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創作了《愷撒與克婁巴特拉》,開宗明義,克婁巴特拉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為了權力投靠愷撒,可謂開創了重新解讀這位歷史名女人的先河。尤值一提的是,蕭伯納還通過人物的台詞和劇本末尾的注釋,說明文明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並沒讓人的道德水準有所提高。他甚至借古埃及太陽神之口對觀眾們說:「兩千年前的人與你們毫無區別,他們像你們一樣說話和生活,並不比你們差也不比你們強,不比你們聰明也不比你們愚蠢。」言外之意似乎是,我們沒有必要苛求古人,當然也就沒有資格對他們進行道德上的評價。

歷史是教科書,歷史是鏡子,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她們滿身塵灰,從歷史中來,又在我們的嬉笑怒罵、指手畫腳中遠去。但她們真的是沒有被忘記,因為「穿過幽暗的歲月」,她們身上的閃光在幽暗的襯托下,越來越多地亮了起來啊!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他們的子孫用九品中正制把持了幾百年的政治
漢朝滅朝鮮,為什麼比打匈奴還費勁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