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悅游:柏林 穿越歷史的塵埃

悅游:柏林 穿越歷史的塵埃

柏林的確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城市。如果你想要體會東西方的交融和衝突,那麼就來柏林吧。如果你想要了解歐洲的歷史和現實,那麼就來柏林吧。如果你想要從旅途中獲得時空變遷的奇妙感受,那麼就來柏林吧。

半個世紀以前,冷戰伊始,柏林牆初建,美國時任總統肯尼迪在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的西柏林一側,發表了一個流傳甚廣的演講,強調柏林濃縮了冷戰兩方的理念衝突。

而如今,沿著勃蘭登堡門一路向東的那條主幹道走上一小段時間,你就會來到一個叫做博物館島(Museumsinsel)的地方。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居然有一個巨大的花園。這裡有世界上罕見的龐大廟宇類歷史建築群,也見證了這座城市幾百年來的滄海桑田。

冬日的早晨,難得的明媚陽光和清冷但溫柔的微風,我站在這座叫做「盧斯特花園」(The Lustgarten)的草坪上,360度眺望環繞,就像是博覽了建築的藝術殿堂,也像是一瞬間領略了百年沉浮。

真的就是這麼奇妙。即便你來柏林只是路過,並沒有醉心於這裡的文化厚度,也沒有問題。這個開闊空間,會讓你愛上美輪美奐的建築,品讀這背後的歷史。

世界上罕見的廟宇類建築群

這座花園依照新古典主義的想法興建,整個設計規則而有序。如果你站在博物館島東面連接其他陸地的那座古橋上,面向北方,你就可以看到柏林的老博物館就在正對著你的前方,而柏林赫赫有名的主教堂(Berliner Dom)就在你的右前方。

可能絕大多數孩子會更喜歡矗立在古代博物館(Altes Museum)大門前方的巨大噴泉。這個被稱作「柏林的湯碗」的花崗岩噴泉雕塑,是19世紀皇室還生活在柏林的時候興建的,重70噸左右。據說,在1828年這個「湯碗」揭幕的時候,大約有40個人一起坐在「碗」裡面。

冬日的早晨是到這附近晃悠的最佳時間。陽光斜斜地灑在主教堂稜角分明而又栩栩如生的教堂牆壁和雕塑上,古代博物館(或稱「老博物館」)大門前的石柱上泛著明亮的光澤,一些歷史上著名的青銅雕塑就這樣隨意地棲息在這座花園裡,一切都很美好。

1999年,圍繞盧斯特花園的龐大建築群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除了最顯眼的兩個建築之外,這裡還有1859年修建的新博物館(Neues Museum)、1876年的老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1904年的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等諸多廟宇類型的建築。

建築設計本身傳遞著一種無聲的語言。恢弘的大教堂和古代博物館前的十幾根石柱,讓人走路的時候都不禁噤聲,抬頭仰視。而在盧斯特花園的西側,跨過橋後,有德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東側則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的博物館,東南側是馬克思·恩格斯雕塑廣場。這些則更能引起人們對幾十年前上一代人經歷的近代歷史故事的懷念和遐思。

空間設計:自然和歷史的完美結合

除了建築本身的韻味值得多多體會之外,盧斯特花園很好地把自然地理面貌、公共空間的活動功能和歷史文化的厚重感等結合在一起。你在這徜徉遊玩的時候,感覺很愜意,不會被說教,但也不會純粹被放縱。

雖然說這個花園坐落在一個島上,但是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在東西兩頭穿行的時候,都很難察覺自己經過了一個島。連接博物館島和周邊陸地的兩座橋在其中功不可沒,路面基本進行了無縫銜接式的修建,橋上每走過幾步都是漂亮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塑,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橋下則有兩側的溪流緩緩而過,橋墩下設計了往河岸旁行走的人行道,供人們散步使用。而盧斯特花園的東西兩側,零星分布著一些咖啡館,吸引遊人駐足。參觀完博物館或者是教堂後,不妨選擇一個咖啡館,坐在露天的位置上,發發獃,或者想想心事,或者看著孩子在草坪上嬉戲。

這裡的水流、橋洞、建築、噴泉和草坪,實在是一個完美的結合。但原先,這裡可不是這樣的。

早在18世紀初期,這裡被改建成了一個軍隊閱兵廣場,直到18世紀末期才重新種上綠植。而希特勒1934年上台後,這裡又重新變成了一個閱兵廣場,希特勒的幾次煽動人心的演講,都是在這裡完成的。1945年二戰結束後,這裡成為一片荒地,當時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這裡種了一些菩提樹,還把這裡命名成馬克思·恩格斯廣場。1990年兩德統一後,柏林市重新規劃並設計了盧斯特花園,縮小了馬恩廣場的佔地面積,將更多的空間拿出來種植草被,並且將這裡改建成了一個供所有人棲息玩樂的巨大公共空間。

盧斯特花園值得好好被對待,它親見過苦難的歷史,現在卻呈現出一番溫暖的面貌,值得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弘財富 的精彩文章:

TAG:君弘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