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美媛:做特殊兒童的家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林美媛:做特殊兒童的家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Z

F

A

YG

?FAMILY?

E

O

B

C

本文為林美媛撰寫,她是台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創始人。同時她的女兒舒安剛出生便患重度腦癱,在27歲離世。

GIF

01

女兒在出生6個月時發病,一直抽筋,每天抽筋十幾次,是腦癱里最重度的類型,醫生說這樣的孩子,通常都活不了多久,叫我放棄。但是我捨不得,一個孩子好好的怎麼能放棄呢?

醫生說,如果你堅持要養,你的孩子一輩子都將躺著看天花板。

我回復他,我不願意讓我的孩子看天花板,我要讓她平視這個世界。

再後來,我帶著7歲的女兒到花蓮遇到她的主治醫生,成立了早期療育協會。

02

其實在女兒兩歲半的時候我就想明白了,父母希望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去做壞事,能一直待在我們身旁,現在這樣的孩子就在你面前,為什麼要嫌棄呢?

我一直帶著女兒出門,在她6歲的時候,我學會了開車,逢年過節,我就開車帶她回老家,平時帶出去找朋友,參加各類活動;我帶著她去溫泉、景點,去各個城市、城市裡的餐廳,我推她去卡拉ok,在旁邊唱得很嗨,她就「啊,嗯」地附和,做我的聽眾。

03

這一路走來,女兒陪著我成立協會,看著我一路拼搏,她知道我那麼賣力都是為了她。

回頭看看,我一直覺得,我們做父母的,要珍惜孩子的生命,她並不會一直帶給我們拖累。我一路推著她上山下海,出門演講,都很自在,她的生命是可貴的。雖然終其一生,我的女兒不會講話,也不會走路,可我做到了讓她真的是在平視這個世界,享受好山好水,風花雪月。

04

2017年7月,我在南昌演講,結束前有個交流時間,我邀請學員反饋。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舉手,當麥克風交到她手中時,她的嘴巴張開只說了一句:「我兒子是二歲半的自閉症…」,然後就哽咽著講不下去了。

等了幾秒鐘後,大家鼓掌讓她繼續說:

「我不敢讓別人知道我兒子是自閉症......」

有一位媽媽說,當年兒子診斷時醫師冷冷地對她說,你兒子診斷出來了,是自閉症,沒有葯可醫,你準備賣房吧,做訓練很花錢的。

就因為自閉症沒藥可醫(至少現階段是如此),所以有「精神科的癌症」的傳言,讓無數的新手父母恐慌和傷心欲絕。

05

而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生了殘障兒女就是恥辱?

就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為什麼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就是絕症?

就註定得賣房賣地去訓練?

在這種似是而非的框架下,造成成千上萬的女人,因為子女的殘疾,也讓她成為受害者和必須自責的宿命。

我經常呼籲父母一定得掙脫這樣無理的枷鎖,大自然界生物有多樣性和變異的自然率,這些有殘疾或發育遲緩孩子,他們「若不生在我家,就生在你家」,就這麼自然呀。

可是現階段對於孩子的各種發展障礙,其中有很大比例我們是無法確定其中原因的,包括醫師或醫學研究人員。

然而這樣的知識和坦然,對於新手家長的家庭成員,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這也造成了家長的恐慌和「病急亂投醫」的迷思心態。

06

借用一位身心障礙者家庭心理諮詢師的話:

我寧可看到一位神采奕奕的父母,而他只用三分力氣在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的七分力氣用在如何經營家庭和自己人生,也不樂意見到一個灰頭土臉的父母沮喪地告訴我:他們把全部力氣都花在這個孩子身上!

這段話的意思不是要家長放棄我們的孩子,更不是說我們身心障礙孩子的療育或教養不重要,也不是全然地鼓勵家長「自私」,而是提倡一種健康合理的生活態度。

我經常提醒家長,如果你能夠把自己的命運或家庭命運,從孩子的殘障里「抽離出來」,你的心才沒有和孩子的殘疾綁在一起!

回想你們當初是為了什麼而結婚?為何家裡來了一個自閉症的孩子或其他殘疾的子女,就讓你們當初的誓約動搖或毀壞?每對夫妻的心愿都是希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幸福」是需要男人和女人共同用心經營的!

親愛的女性朋友們(我們可愛的家長):

在你的人生道上,除了這個有缺陷不讓人滿意的孩子之外,請你抬頭看看你的父母和周邊的親友,他們真的都不能理解你的處境和痛苦嗎?他們難道樂意看到你們為了孩子而灰頭土臉覺得人生無望嗎?

請讓我再次叮嚀你:請別忘了人生的美好,用平常心和智慧,帶著孩子好好過生活吧!

本文轉載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教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特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