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電影界封他為「莎士比亞」,他肯定是繪畫大師!
Bocalory | 分享無用之美
黑澤明(1910—1998)
Akira Kurosawa / くろさわ あきら
20世紀被稱為
「電影天皇」,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
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年少時就展現出過人繪畫才能。他師從西洋畫派的岡本唐貴,喜歡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等文藝復興時的繪畫和雕刻,受梵谷、塞尚等畫家影響。黑澤明在年輕時候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個畫家,但為了謀生,同時也因為厭惡陷入複雜的人際交往,這些迫使他放棄他的夢想,而把他對視覺藝術的追求挪到了電影上。
說到他的電影,黑澤明總是能發現一種新的、令人驚嘆的電影視覺語言。隨著他電影事業的發展,他發現如果自己事先畫齣電影的分鏡頭場景,常常能幫助工作人員和演員了解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東西。於是,他開始圍繞著電影開始畫了起來,描繪的東西包括人物服裝、環境特徵、建築構造、角色裝扮、角色表情、甚至包括眼神、髮式等各種細節。
黑澤明繪製的分鏡頭和電影場景,堪比職業畫家的水準,有多少畫家畫了一生,或許都達不到這個水準。
《 夢 》
黑澤明對夢的勾畫,全片共有八個夢境,分別是:太陽雨、桃園、風雪、隧道、烏鴉、紅色富士山、垂淚的魔鬼和水車之村。這八個夢幾乎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在不同的夢境里有著不同的場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類所面對的所有主題一一呈現。
落下的我
有水車的村莊·女孩兒們
飛翔·被影子呼喚的我
桃園·陌生的少女
桃園·夫婦人偶
水車之村·走進梵高畫的世界
紅色富士山
《大海作證》
(黑澤明編劇作品)
《八月狂想曲》
祖母用毛毯包著孫兒們
祖母在講故事
《裊裊夕陽情》
學校
老師的夢
老師的家·秋
《影子武士》
內藤昌豐之死
黑澤明人物設計手稿
其他作品
— the end —
【卜卡洛里Bocalory】
「總是相信同屬於一個星球的我們之間存在著某種相吸的磁場,
這裡是Bocalory,
我們分享情懷,
分享無用之美,
並且等待著同一個星球的你!」


TAG:卜卡洛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