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成祖明《漢帝國嗣君之爭與春秋史的書寫》的評論

對成祖明《漢帝國嗣君之爭與春秋史的書寫》的評論

拜讀成老師大作,有一個問題比較疑惑。文中承認《公羊》、《穀梁》的文本是長期口傳後,在一定時期內集中寫定(有學者不認同所謂「寫定」之說,認為漢代,至少是西漢,《公》、《穀梁》文本尚處流動過程中,不存在一種確定的《公》、《穀》文本。此處暫不討論是說),那麼這個「長期流傳」過程中,是否有其他歷史事件會導致《公》、《穀》生成諸如「廢立」、「嫡庶」等觀點?比如秦代圍繞扶蘇與胡亥的廢立事件(雖然偶語詩書者棄市,但心想或者腹誹,等秦亡了再講出來總可以吧)?戰國中後期各國此類事件亦不鮮見,也可能影響《公》、《穀》的歷史書寫。作者有何證據確認西漢的廢立之爭是影響《春秋傳》歷史書寫的原因?依愚管見,《春秋》及三傳的書寫,如同《易》與十翼(也包括戰國秦漢流傳的各種不同於今本《易傳》的傳),本就為了樹立某种放諸四海皆準、跨時空而存在的開放性評價標準,使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讀者都可以聯繫其所處時空的事件,予以不同詮釋。換言之,將魯桓弒兄、鄭伯克段之類關聯某特定時期歷史事件的做法,如後人在廟裡抽取的觀音靈簽一樣,或許可以自圓其說,但未必接近傳文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