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作者:李廣生

這是前兩年紅極一時的《人類簡史》的第十九章的標題。作者用了20頁的篇幅梳理了民族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歷史學家、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對幸福和快樂的不同理解,並提出了一個很多人——不僅僅是各界精英還包括社會上最普通的人——都在思考但都沒有得出明確答案的問題: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

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在可以把人事實上已經把人視為被歷史規律移動的棋子、歷史車輪碾過的塵埃的文化語境中,探討幾乎可以被認為是人類的終究追求的幸福和快樂,讓我由衷地敬佩。人們通常會說「歷史是殘酷的」,殊不知這一看似公允的論斷背後是多少人命運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是多麼冷漠的態度。假使人類越來越聰明,能夠穿越歷史迷霧,掌握波詭雲譎的歷史規律,卻只是證明這與人類的快樂和幸福無關,那所有這些研究又有何意義呢?

作者從歷史的角度提出如下問題:人類在過去5個世紀積累的財富,是不是讓我們找到了新的滿足感?有了取之不盡的能源之後,我們是不是也有了用之不竭的快樂?世界是不是真的變得更好?和幾萬年前的人類相比,誰更快樂?如果後來的人並沒有比較快樂,我們又為什麼要發展農業、城市、文字、錢幣、帝國、科學和工業?

跨越千年萬年俯視歷史探尋人類發展的足跡,普通人難以完成,和秦朝時的人相比誰更幸福,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在我們有限的這幾十年生命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前困擾我們父母的溫飽問題,現在早已經不是問題,以前是食物匱乏而現在是營養過剩;我們享受著現代科技帶來的進步,過著以前帝王都無法企及的日子;錢越賺越多,房子越住越大,車越換越好;為了消耗剩餘的體力,我們花錢請人折磨自己,在跑步機上累得大汗淋漓。但是,我們是否感覺越來越幸福?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懷念從前,對「從前的日子」充滿眷戀?如果不是越來越快樂,我們為什麼還要拼著命的賺錢、買房、換車,為什麼還要對不能讓我們更幸福的東西孜孜以求?

歷史發展究竟如何影響人類的幸福,「這是我們對歷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處」。持「進步論」者認為,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的能力越來越強,越有可能獲得幸福,「但人類有了能力和權力就可能濫用,所以要說能力越高越幸福,看來是有些天真」;但現代科技的發展確實給人類帶來無數福祉,「現代醫學讓初生嬰兒死亡率由33%下降到5%以下。對於那些本來無法存活的孩童和他們的家人朋友來說,難道不是讓他們的幸福感大增了嗎」?由此可見,這不是一個立即就可以給出答案的問題,對於歷史,我們既沒必要盲目樂觀,也沒必要盲目悲觀。

「快樂如何計算?」作者又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難題。古往今來,無數哲學家、神職人員、詩人,還包括下里巴人、販夫走卒都曾嘗試解開這道難題,但還沒有誰被公認為摘下這頂桂冠,一般都是自以為找到了最終答案。物質層面的因素,包括財富、健康等,精神層面的因素,包括知識、美德,還有社會層面的因素,包括人際關係、社會地位,等等,都會影響到一個人幸福感。如果快樂可以計算,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表達,那它將是世界上變數最多、最複雜的公式。住30平米房子的時候認為住60平米的人是幸福的,住上60平米的房子後才發現,這不是幸福得開始,而是更大的焦慮的源頭,因為還有人住90平米的房子,而且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但是,還有人在30 平米的房子里,怡然自得享受著別人難以理解的快樂。

作者梳理出當前對快樂的研究的一些觀點:1.金錢確實能帶來快樂,但是有一定限度,超過了限度之後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但是,這個限度是多少呢?2.疾病會短期內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斷惡化,或是癥狀帶有持續、讓人無力的疼痛,否則疾病不會造成長期的不快;3.對快樂與否的影響,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錢和健康來的重要;4.快樂並不在於像任何財富、健康甚至社群之類的客觀條件,而在於客觀條件與主觀願望之間是否相符。正如作者所言,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幾千年前那些先知、哲人、詩人都曾說過。

懂得知足,慾望少一點,期望低一點,似乎是獲得快樂的秘訣。不要因此而認為快樂很簡單。慾望像是水上的浮子,水漲船高,幾乎永遠都無法得到滿足。隨著世界的開放,我們能看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各種各種的生活,浮子越升越高,慾望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多的人會這樣想——為什麼我不能像他們那樣生活?而不是這樣想——和他們相比我的生活已經夠好了。大眾媒體在千方百計的撩撥人的慾望,鼓勵人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引導人們「穿出自我,穿出品位」。如果幸福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就好辦了,比如年收入30萬元等,但幸福由期望來決定、受制於慾望,這就使幸福變得更加複雜和艱難。因為歷史的發展不僅提高了人類的能力,而且拓展了人類的慾望。

作者還引述了生物學家的觀點。生物學家認為,所有的心理狀態(包括主觀幸福感)並不是外在因素來決定,而是由神經、神經元、突觸和各種生化物質(如血清、多巴胺和催產素)構成的複雜系統而定。總之一句話:快樂與否取決於人的遺傳基因、人的生化機制。有人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天塌下來也不會讓他有絲毫的擔憂;有人是天生的悲觀主義者,好好的日子也要愁眉苦臉杞人憂天。快樂的遺傳因素和生化機制確實存在。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看到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現象,得出的結論完全不同。心理學家說快樂是心理反應,是慾望和期望所決定的;生物學家說快樂是化學反應,是基因和生化機制所決定的。你認同哪一種?如果我們認同生物學家的觀點,那就更好辦了,把所有的經費都投入到實驗室,研究出某種藥物,吃一片,幸福和快樂就源源不斷的湧出。像遍布路網的加油站一樣,到處有幸福藥店,裡面出售快樂沖劑。想念一個人,想得撕心裂肺,就去幸福藥店買一瓶快樂沖劑,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世界嗎?

本章的內容以探討生命的意義結束。生物學家對快樂的定義基於生物學假設:快樂等於快感。這一觀點同樣受到質疑。作者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研究,論述快樂與人生意義的關係:照顧小孩子,洗尿布、洗碗、處理苦鬧,都是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但大多數家長都說孩子是他們快樂的源泉。為什麼?快樂不是愉快的時刻多餘痛苦的時刻那麼簡單,快樂要看某人的生命整體,生命整體有意義、有價值,就能得到快樂。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活下去的理由,什麼都能夠忍受。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快樂來自於生命的意義,這個觀點還有些熟悉,好像還是老生常談,但作者又提出一個觀點:從我們所知的純科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命本來就完全沒有意義。這會讓很多人大驚失色,本能的反對這一觀點。「人類只是在沒有特定目標的演化過程中,盲目產生的結果。人類的行為沒有什麼神聖的整體計劃,而且如果明天早晨地球就爆炸消失,整個宇宙有可能還是一樣這麼運行下去」,這些有利的論據足以支撐作者的觀點。所以作者又強調:我們對生活所賦予的任何意義,其實都只是錯覺。我想,作者的本意並不在於否定人生的意義,而是開啟另一個思考:難道快樂就真的只是種自我欺騙嗎?

「快樂來自於內心」,很多人都這麼認為,包括我自己,我曾這樣定義幸福:幸福是一種感覺,你感覺到幸福了,你就是幸福的。當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對幸福進行一番探尋後會發現,困擾我們的其實不是對幸福得定義,而是對自己認識。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觀點:傾聽自己的內心、順從自己的渴望、沿著內心指引的方向、做最好的自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獲得幸福,因為他們可能真的不知道哪一個是真實的自己。你比你自己在童年時更了解自己嗎?你會使用計算機,知道很多世界之謎,但是你比唐朝時那在在田間鋤草的農民更了解自己嗎?你理解快樂來自於內心感受,但你理解執著於內心感受正是不快樂的源泉嗎?

認識自己,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人生 的精彩文章:

你會愛自己嗎?

TAG:教育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