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音的無人機情節

波音的無人機情節

熱鬧異常的的無人機,波音做得怎麼樣呢?這樣的話似乎是在在羞辱讀者的智商……話說回來,波音是最早參與無人機研製的企業,雖然在民用領域尚未有涉足,但從1945年世界上第一架火箭動力試驗機 XS-1到2003年首飛的X-50無人機驗證機都能看得到波音的身影。

2008年,波音收購了英國無人機製造商Insitu公司,Insitu公司將作為波音公司綜合防禦系統軍用飛機分部的全資所有子公司繼續運營。早在2002年,波音就和該公司聯合研發了「掃描鷹」無人機,至今已經累積了100000小時以上的操作飛行小時。

「掃描鷹」機頭裝備一台光電或紅外攝像機,可將圖像實時傳回地面控制站。攝像機具有全景、傾角和放大功能,能準確跟蹤和拍攝目標,「甚至能看清敵方士兵的面部表情和他們咖啡杯上冒出的熱氣。」美國陸海空軍都廣泛裝備了該型飛機,用於戰場監視和偵察任務。

2012年,波音的新型無人機「幻影之眼」完成首次自主飛行,不過,飛機在降落時出現一點小故障,起落架斷裂。

該無人機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續航能力最長可達4天。

2013年,該無人機完成了第五次試航,並將很快能夠飛到6萬英尺(約合18288米)高空。不過,公司高管表示,他們仍在繼續開發,希望能夠讓該機型在空中停留10天。

除了滑跑起飛,波音也玩垂直起降無人機~~~

2013年,波音設計出了「Phantom Swift」無人機原型機,並且利用3D列印技術進行了設計、製造和試飛。機身上有兩台大風扇提供垂直起降的基本動力,另外在翼尖上還有兩台小風扇提供額外動力以及在懸停時控制機身。

根據DARPA官方消息,第一架垂直起降的飛機將於2018年測試飛行。

2013年,波音技術部門聯合美國空軍上周在佛羅里達Tyndall空軍基地成功測試了QF-16無人機,看看下圖。

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不過是一架搭載了無人機駕駛系統的退役F-16戰鬥機了~~~這套無人駕駛系統可以完美的發揮出戰機的實力,並完成諸如超音速飛行以及9個G的空中急轉大載荷飛行動作等。作為訓練靶機,是飛行員最有力的對手。

當然,對於敵方無人機,波音早已準備好了:

波音公司認為,消滅無人機的最好辦法就是用精密激光把它燒出一個洞,讓它從空中墜落。去年八月,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個工業園區,波音公司對這種新武器——緊湊型激光武器系統進行了公開測試。

在演示中,為了展現這種武器的快速高效,波音公司用激光在一個靜止不動的無人機外殼上燒出一個洞。在全功率模式下,只過了兩秒鐘,無人機外殼就著了火。現場掛著安全警示,防止有人被兩千瓦的紅外激光射瞎眼睛。演示中沒有發生爆炸,也沒有肉眼可見的光束。這更像是用一個非常、非常昂貴的放大鏡燒螞蟻。

雖然原型機只能固定方在一個地方,但只要稍加升級,就可以把它安裝在移動的車輛或船隻上使用。

技術方面,我們能聽到的都是逆天消息。

去年六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批准了波音公司的自動無人機空中充電技術專利申請。這項技術可以讓無人機在不落地的情況下充電,保證其持續飛行。

在需要充電時無人機可以在空中伸出栓繩,與地面上的充電樁連接進行充電。在充電完成後,無人機便可收回栓繩繼續飛行。充電樁的安置是靈活的,既可以在地面上,也可以在海洋中的船舶上,甚至是在行駛中的汽車頂上。

令人遐想……

僅僅兩個月後,美國專利商標局又通過了波音申請「快速部署的水空兩棲飛機」的專利。這是一項什麼樣的專利呢?

簡言之,它是一項能讓無人機秒變潛艇的技術。

波音公司稱,這種申請專利的無人機由一架主飛機運入部署區域,後經遠程遙控脫離主飛機自行前飛,必要時會潛入水中。入水時,雙翼和螺旋槳藉助爆炸螺栓和水溶膠脫離飛機,以減輕重量和優化其水動力特性;同時無人機展開新的操縱面和螺旋槳。

因此,這架無人機有兩種模式:空中模式和水中模式。

民用方面,波音沒有動靜?

上個月中旬,卡達大學工程學院希望打造一種可用於空氣質量監控的固定翼無人機,而波音公司對他們的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持。

學生們將於5月進行無人機測試,波音公司與阿爾科爾機場的業內合作夥伴們將對該無人機進行評測。

除此之外,波音在無人機領域動作頻頻。

2015年,和黑客公司Hacking Team研發WiFi間諜無人機,旨在通過截獲WiFi網路的方式竊取一定區域內的網路情報。2014年,和丹麥Sky-Watch公司合作,開發新一代垂直起降無人機。同年,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合作採用先進的設計工具和3D列印技術實現波音新型無人機的製造。

所以,我們所能看到的波音的動作只是冰山一角。擴展到大飛機製造業,也是一個道理。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新技術的誕生,把無人機的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人機 的精彩文章:

國外無人水下航行器裝備與技術現狀及展望

TAG: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