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是怎麼過立春的?立春應該吃什麼?

古人是怎麼過立春的?立春應該吃什麼?

「斗指東北維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所謂立春,意指每年2月4日或5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一年四季自此開始一個新的輪迴,春生而立,時為立春。

古人將二十四節氣分為72候,一個節氣對應三個「候應」(每一候對應一種物候現象),立春節氣歷時約15天,每5天為一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初始東風送暖,二者蟄居的蟲類慢慢蘇醒,三者冰塊初融,水暖而魚升於湖面。立春的到來,標誌著天地解封,萬物復甦。

作為中國傳統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四時之首,立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古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對「春」和農耕的重視,兼雜著神權和皇權的作用,由此催生出一整套完備的「迎春」禮俗。

有人認為,迎春禮最早出現於周代,但這種說法至今難以確認。一般認為,正式意義上的迎春禮俗始於兩漢,發展與唐宋,固定於明清。

且說說明清的禮俗,由「迎春」、「進春」、「鞭春」、「搶春」及各式名目的表演構成。

首先是迎春。為了表示對春的迎接,「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大約在立春之前好幾個月,就要開始準備立春典禮,提前造土牛與芒神準備物品等。到了立春前一日,眾官穿吉服於東郊迎春,先要祭祀土牛和芒神,「土牛南向,芒神西向,具香案酒果,祭勾芒神」。

這裡的土牛,在漢代時僅僅鑄造以勸示農桑,及至明清,土牛代表了「春」。勾芒(亦稱句芒)原為青帝的輔佐神,其形「鳥身人面,乘兩龍」,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立春不再祭祀青帝,而勾芒被奉為春神,形象愈發和藹,有些地方甚至畫作小孩。清代出現有關勾芒的版畫,「賣設色印板畫片者聚三清殿,鄉人爭買芒神春牛圖」。

時間一到,「春官報春至,各官簪花……飲春酒,同出,拜芒神。」各地「結綵演劇與民同樂」,或「坊廂裝演雜劇,以壯春色」,或「擊社鼓,鳴大鑼,唱秧歌數闕」……眾人戴春花、戴春燕,看錶演,一片歡騰之景象。

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春山寶座」,即放置芒神和春牛的桌案,進獻入宮給皇帝、皇后和皇太后,代表進獻春陽,謂之「進春」。進春的程序有完整的規定,單單抬運人員都有近百人,「禮部豫取學弟子員七十有五人,天文生八人」進行抬運,場面浩大且莊嚴。

「進春」之後,「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打春亦稱「鞭春」,是立春一項特色,即進春之後,把春牛送回官署,命人將它擊碎。事實上,春牛在運送途中,早已引得群眾熱烈圍觀,待土牛擊碎之後,眾人一擁而上,搶奪被擊碎得土牛,放在家中,預示祥和,此又謂之「搶春」。

此外,立春還要戴春花、戴春燕、戴春勝、掛春幡等。這幾種類似,都是用絹、紙、竹花等材料作成春花或剪成燕子形狀(蝶形、錢形等其他形狀則稱為春勝),官員迎春或民眾觀春時佩戴。春幡狀為小旗,可以戴在身上,也可以掛在樹上。總的來說,整個立春,充滿了歡樂,夾雜著各式節目表演,萬眾齊歡。

飲食上,傳統的立春有食用(送)「春盤」之習俗。此項習俗可追溯到晉代。後世杜甫詩亦曾雲,「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指的是皇帝在立春日賞賜群臣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也就是用五種帶有辛味的「生菜」拼合而成。但似乎各個朝代、南北方的「生菜」都有所不同,從記載中我們只可大致知道,其中其中大約偶為蘿蔔、偶為黃韭、或為姜蔥蒜一類。立春之日,陽氣初發,食用辛菜使身體變暖,有發散之意,去除體內濁氣。

除此之外,民間亦流行吃「春餅」、吃「春卷」、「咬春」、喝「春酒」等。

陸遊寫立春之日,詩云「菜細簇花宜薄餅,酒香浮蟻瀉長瓶」,「菜細」指剛長出不久的嫩菜,薄餅亦即立春日所食之「春餅」。這種春餅基本上都和春盤一起食用,在北方,「立春日,切雜生菜曰春盤,裹以薄餅食之曰咬春」。將五辛生菜裹在餅中,卷一卷即可食用。在南方,則要把煎出個麵皮,裹住餡丟進鍋里炸至金黃,方端出食用,謂之「春卷」。而詩中的「酒香浮蟻瀉長瓶」,指的是春酒,一般在立春日,食用春盤春餅配以春酒,實乃快哉。

「咬春」有說是咬蘿蔔,謂之咬春,有說吃春餅謂之咬春,有說食五辛盤謂之咬春。大致就是食用蘿蔔之類存辛之菜,說是可以「順氣醒睡」、「去春困」。

有意思的是,古代的「春節」並不是正月初一。因古人重視春天,立春為「歲首」,遂把立春稱為「春節」,後來也泛指整個春季。那麼,我們現在的「春節」,即正月初一,古時候是怎麼稱呼的呢?

《夢梁錄》道:「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稱新年。一年節序以此為首。」《四月時令》載:「正月元旦,是為正日。」王萬石寫下過一首膾炙人口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符換舊符。這個「元日」,亦指「元旦」。事實上,古代將新年稱作「元日」或者「元旦」,元旦為組合詞,即「元」和「旦」,元為始,旦為朝,合起來就是新年第一天的意思。

1911年,辛亥革命後引入公曆,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為區別立春與新年,遂把「春節」移至正月初一,所以才成了今日這般狀況。延續至今,似乎大家都已經接受了元旦是1月1日,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而立春之古俗,早就在歷史的風中逐漸消失了。

關於立春,還聽說過一件極有趣的事,有些地方有立春前「試春」的慣例,人們預知春天的到來的方法,便是把一根竹筒埋進地里,只剩筒口露出,覆一片鵝毛在上,立春一到,地氣萌動,鵝毛遂飛起,春天就來了。

真真是詩意的「試春」,至今讀起來,仍能感受到那一刻初初萌動的地氣。無端令人想起朱淑真的一首《立春古律》來: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休論殘臘千重恨」,讀來乍寒還暖,舊事都如煙,從此「盡拘風月入詩懷」,一派生機景象。

事實上,初始於漢代的迎春禮俗,一開始並非節日,而在於天子迎接節氣,祭祀神明,交通天人。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迎接節氣的「東郊祭祀」至此消失,演化為一整套「進春」、「鞭春」等迎春節目,實際上代表著神權在歷史發展中逐步隱退,皇權的不斷鞏固和集中。

從一個與民生相關的重要節氣,到一個萬眾同樂的節日,從某些角度來說,與其說這代表著所謂神權皇權的衍變,毋寧說代表著整個社會的變遷。儀式的實踐具有情境性,不僅指情境會影響它的形式與內容,也指其存在與發展需要現實的土壤。

時至今日,立春早已再回歸到一個僅僅存在於日曆本上的節氣,作為今人,倒也無法評判些什麼。實際上,哪一個節日哪一刻沒有在變化著呢?立春禮俗不也是每個朝代都有著不同的規定么,也許變幻乃為真,今日消散,倒也合理。不過是偶爾查看了資料,忽有感而發,記下便聊以慰春,不負四時輪迴之美意罷了。

圖片皆來自於網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重暮 的精彩文章:

百變小櫻居然更新了?90後的叔叔阿姨們,你們還好嗎

TAG:公子重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