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屋:一本《詩經》倒著讀

白屋:一本《詩經》倒著讀

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這不僅因為他是個偉大的思想家,也不僅因為他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我所看到的,他還是個偉大的藝術鑒賞家和藝術評論家。放在今天,他照樣是個公知,是個網紅。

他以「六藝」教人,為禮、樂、射、御、書、數。這中間,樂當然就是音樂藝術。今天看來,孔子當時一定是把爵士音樂、搖滾音樂、鄉村音樂分得很清楚,也一定對美聲唱法與通俗唱法判斷得異常明確。

他還為自己的學生精選了六本教材,為《詩》《書》《禮》《易》《樂》《春秋》。從這六部教材看,《詩》肯定是純文學作品。《樂》因為失傳了,我們無法再窺見它的面貌,但猜想它也一定是涉及音樂理論及作品的著作。

孔子是音樂鑒賞家。《論語》中有許多關於他老人家對於音樂的評論描述,鑒於本文所述及的範疇,故而不想展開論述。但你若從「六藝」的排序來看,他把樂排在禮後的第二位,就足以了解他「禮樂並重」的教育思想了。

任何教育,都要通過教材來完成。孔子為了給學生講《易》,自己首先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和鑽研。要讓學生一碗水,老師先得一桶水。有個成語叫緯編三絕,就是說他學《易》的。說他老人家讀《易》的時候,把捆木簡的皮繩子都磨斷了三回。據後人的研究,《易》中的《序》《彖》《系》《象》《說卦》《文言》,都是孔子寫成的。今天若是有「百家講壇」一類的節目,孔子先生一定會超過易中天的。當然,于丹就更不在話下了。

嗯嗯,他老人家對《詩經》的改造,也應該是下了很大功夫。

司馬遷著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司馬遷的意思是說,以前的《詩經》,是有三千多首的,孔子為了教學的方便,只取了符合禮教內容的三百來首,分別編入「風」「雅」「頌」中。

到了唐代,孔穎達對司馬遷的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孔子沒幹過刪詩的事。這麼大的一個大V,你怎麼拿屎盆子往他身上扣。但絕大多數的文化學者卻都認為,孔子一定是干過這事的。要讓人不知,除非你莫為呀!

就筆者來看,孔子當然是干過這事的。一者《詩經》,是一部跨躍了幾個世紀的著作,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若從「商頌」來看,它的時代可能會更早。五百年間的詩歌,不可能只有這區區三百來首。二者,一個從事教育的人,肯定會把符合自己政治傾向的留下,把不符合的去掉。教育總會有它的傾向性。就像今天我們罵教育,其實罵的不是教育,是在罵某種傾向性。我編教材我說了算,不符合我意圖的,留你做甚!三者,從《詩經》的組成內容來看,無非是民歌、媚神、頌祖這麼三部分。民歌我們現在還在唱,但相對而言,它都比較粗陋。媚神和頌祖的部分,大多是些神話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顯得有些個荒誕不經。所以,孔子一定是快刀亂麻,把它們中間的大部分都砍掉了。

我在這裡我還是要強調,孔子先生是個偉人。

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對《詩經》內容的排列。

《詩經》的內容排列,依次按《風》、《雅》、《頌》這麼三部分劃分。如果我們聽從《毛詩序》中所說的」風者,諷也,教也「的意見,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說,《風》就是勞動人民的詩歌,主要是對統治階級進行批判諷刺的。

把勞動人民的詩放在最前面,把出臭汗,放大屁,沒有文明教養的泥腿子的詩當了頭條來發表,在今天看來你不給孔子點贊是根本不行的。

《雅》是貴族音樂,是達官貴人們的朝堂、宴飲、抒懷之作。其中的一部分《小雅》,也是罵娘的,罵統治者的,所以被孔聖人放在了第二部分。這要是放在今天,這本書恐怕是出版不了的。

《頌》和《大雅》是媚神頌祖的,講商的祖先是只鳥兒,講周的祖先如何教人稼穡,如何搞移民工程。歷史是勝利者寫成的,我的祖先再怎麼誇都不過分。

孔子在編這部《詩經》的時候,其主觀目的當然是為了教育,但它在客觀效果上卻告訴了人們,但凡文藝作品,但凡藝術,都是要抒發性情的,都是要批判諷刺的,換句粗話說,就是要罵娘的。而且,孔子先生的潛台詞是講:越是罵娘的,越是罵的凶的,就越是好作品。你想頌聖么?那好,我把你放在後面去。

譬如我們教材里選的《碩鼠》,把統治者比喻成一隻大老鼠;譬如《伐檀》,寫自己的勞動果實都讓老爺們拿走了。一看這些詩,人們就會從心底里升起一種反抗的精神。

如此大逆不道之作,居然還被孔子先生誇為是「思無邪」,真是豈有此理啊!

當然,除了罵娘之外,還有一部分是愛情詩。

譬如《詩經》的第一首《關睢》就寫了個公子好逑的事;第三首《卷耳》,寫了個思念遊子的事。恩愛纏綿,有傷風化,有傷風化呀!

愛情這事吧,在中國人歷來都是做得說不得的。無論你愛與不愛你的老婆,你都得把他們叫做愛人。你可以私下裡包二奶,你可以通姦一個連或者一個旅,還可以用MBA的管理方式對她們進行管理,但你卻不能說。說了就要被掃黃,抓進去坐大牢。

愛情詩?這不是公然宣揚資產階級的思想么?最起碼,你也是布爾喬亞式的小資情調。這些封資修的黑貨,居然出現在教材里,居然上了頭條,塗毒青年,殘害接班人,罪惡深重,必須要加以清除。

要是今天我來排列《詩經》的內容,我就把它翻過來。按我上小學時的課本第一課的內容,首先咱喊萬歲,然後再喊愛咱天安門才對。

咱先唱祖先,唱那個鳥人,鳥人是啥,是太陽崇拜呀;唱文王,開疆拓土大英明;唱公劉,不搞拆遷弄移民;唱后稷,一個私生子,居然成了農業科學家,還搞轉基因。

你問藝術規律?我想用陳忠實的話告訴你:你懂個鎚子!當下里,藝術算個屁!政治才是第一要務!

若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孔子,他應該是全世界,普天之下的第一反動。

真的是知識越多越反動!

我所說的一本《詩經》倒著讀,其實還有一層意思。

《詩經》中的「頌」與「雅」的部分,其實是一部人類的發展史。

這裡有一個我們如何寫歷史和如何看歷史的問題。

譬如《商頌·玄鳥》,寫了一隻鳥,一隻黑色的燕子,商人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祖先。如果我們把它取悅的部分去掉,我們就能看到中國最古老的神話內容。

人從哪裡來?人究竟是什麼?

從蠻荒中走出來的遠古人類,在面對大自然,面對他物的時候,第一要思考的就是他的終極所在。

他想不明白,就把祖先想像成了一隻鳥。

《大雅·生民》中的后稷,本是個私生子。他媽因為踩了大神的腳印,感應而生了他。生下之後,感覺這是個恥辱的事,孩子怎麼能沒爹呢?這可怎麼給他上戶口呀?於是就把他扔了去。扔到一個沒人的巷子里,牛羊爭著給餵奶;扔到一個冰灘上,鳥兒們爭著給他取暖;扔在大路上,卻看見路上有許多人。無奈之下,抱回去養大了,卻不曾想他成了首席農業科學家。

到了父系氏族時代,人們理解不了母系氏族時代的事,理解不了沒爹的事,感覺這是個恥辱,所以就給他附會上了大神腳印的傳說。

嗯,哥只是個傳說!

我們一方面要面對一個事實,就是歷史是勝利者寫成的。誰不想把自己的醜事給遮掩了去?誰不想盡揀自己好聽的話說?換你一樣的。

可我們應該怎樣讀歷史呢?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要從那些荒誕誇妄的歷史遺迹中,找尋到一些真實的蛛絲馬跡。也就是說,讀歷史的人一定不能讓寫歷史的人給騙了。

披開歷史的層層迷霧,總可以看到一些真實。

按照從古到今,由遠及近順序,我強烈建議,《詩經》應該反過來排序。

讓我們再回到藝術來談藝術。

你說從藝術的審美情趣來說,從藝術創作的規律來說,究竟是民歌的藝術色彩濃郁呢?還是貴族藝術更加精緻呢?

答案大概是不言而喻的。

我不反對民間藝術是一切藝術的根這一說法。

我承認一切藝術的源頭都是來自民間的。

我本人最近一直在致力於民間藝術的整理與發掘中。

但我要強調的是,一切藝術如果不經過專業作者的打磨加工,不經過精細的藝術化的處理,它都是粗淺的,都是一塊璞玉。

西部民歌要是沒有王洛賓,想想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欣賞任何藝術作品,並不是只看它的內容。因為內容是附著在藝術形式之上的。沒有了形式,內容將在哪裡呈現!

劉勰說:「虎豹無文,則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意思是說,老虎和豹子如果沒有了花紋,它和狗和羊還有什麼區別?犀牛雖然有皮,但做成工藝品必須給它上上好看的漆。

沒有人能夠否定形式的重要性。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星們腕們拚命化妝、打胎盤素的原因了。

有人告訴我,董卿妹子近距離看很醜。這道理當然是很明確的。

從這一意義上講,《頌》《雅》這些詩,就其歷史價值與藝術成色來講,才是最精華的部分,是中國詩歌的經典。

假如你想讀《詩經》我建議你倒著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鬍子6159 的精彩文章:

白屋:孔子老師的三好三不好

TAG:鬍子6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