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隨想 魯鳴

巴黎隨想 魯鳴

【作者簡介】魯鳴,在紐約從事信用風險分析。畢業於南開大學哲學系和社會學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社會醫學系社會心理學專業。最早網路詩刊《橄欖樹》創辦人之一和編輯。已出版文集《缺少擁抱的中國人》,長篇小說《背道而馳》,詩集《原始狀態》和非文學專著《軟能力》。

巴黎隨想

魯鳴

(凱旋門)

一.

這是我第二次到巴黎。九年前,我獨自漫遊歐洲,巴黎是我眾多旅遊點之一,只呆了4天,所去之處都是風景名勝。這次帶著妻兒去,巴黎是我們9天旅程唯一的驛站,因而除了去博物館和名勝之處,讓我有時間到處逛逛。

我們住的第一家旅館在巴黎東邊11區。我每天都出去鍛煉身體,在周圍散步一兩個小時,看看巴黎人的生活景緻和社區。巴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臟,地上到處都是紙屑和狗屎,這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回到紐約後,和曾在巴黎生活過的人提起這點,他們都知道巴黎很臟。但為什麼我上次去沒有發現巴黎之臟呢?因為我所到之處都是觀光點而沒有在平民社區呆過。

生命不也是如此嗎?當我們只在花香鳥語或生命的美妙之處逗留時,比方沉浸戀愛中,我們常常看不到或忽略生命的骯髒和陰暗面。只有在愛的狂熱過去之後,在平凡日常的生活細節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理解對方。這種理解,不僅僅是看到對方和自己的可愛之處,而是更清楚對方和自己的弱點以及討厭之處。好與壞,美與丑,就是這樣互相糾纏著,排斥著。生命本身,就是最明白不過的矛盾。

所以,我不會因為巴黎的臟而否認我對它的愛。只是在欣賞它的藝術魅力的同時,會自然地對它有點遺憾和失望。生活的真實包括一個城市的真實和人感受真實的全面性,或許就在於此。

二.

談到巴黎狗屎多,就得談巴黎的狗。在巴黎街上,大多數的狗都沒有被其主人用繩牽著,在主人前後逍遙地晃蕩。有個主人進入飯館吃飯,就讓其狗在外面自由地逛來逛去。有條狗甚至跑到我們所住的旅館客廳里,在客人們身邊閑庭信步,服務員只好到旅館外找到狗主人,叫其把狗抱走。

我想,巴黎狗屎多很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狗這麼自由,在什麼地方拉了屎,其主人也許根本沒留意,不知道。二是狗主人在街上不清理其狗屎,就象有些巴黎人對往地上扔髒東西不在乎一樣。不管是哪種原因,在巴黎大街上看到不少的狗屎,有些狗屎比人屎還要大堆得多,的確是很噁心的。慶幸的是,我們一進入巴黎第一天就看到了狗屎,因而在整個旅遊期間,我們都較留心,沒踩上任何狗屎,否則會很掃興。

巴黎這樣一個藝術之都,居然容忍這樣一個髒的環境,難免令人不可思議。聯想到我所看到的一些搞藝術的人,他們不拘小節,在加上不少藝術家生活清貧也顧不上太多,髒亂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很多藝術品就是在髒亂中產生的?

三.

巴黎的紅磨坊,一直是和尚吹喇叭──名聲在外,特別是電影《紅磨坊》更使它遠揚四海。因此,這次在巴黎,我特意去觀看了其演出。票子是提前四天就預訂的,在這之前所有票子都一售而空。

那天是元旦,我去得早,想在那兒轉轉。紅磨坊周圍有不少的色情商店和場所,門口都有拉客的人,可以讓人先免費觀看一分鐘再做決定是否買票,100法郎(相當$15)一張票。那些拉客者,看到我路過,熱情得簡直讓我受不了,有的用中文對我說「你好」,想必亞裔或華人光顧此地的不少。我一一拒絕,最後實在沒地方可去,在一家中餐店裡呆到演出前半小時才去紅磨坊。門口排隊進場的人已人山人海,幾乎都是旅遊者。只見剛散場的前一場觀眾,大都是說漢語的華人,全是旅遊巴士拉來的。

(紅磨坊)

我訂的是不帶晚餐的演出,邊喝香檳酒邊觀賞演出。劇場里擺滿了酒桌,每張酒桌圍著六個觀眾。和我同桌的一對夫妻來自保加利亞,兩個女子來自悉尼,另一個男子從芝加哥來。我們互相介紹自己,舉杯祝酒新年好。

整場演出有大型歌舞和雜技,和我想像的相差甚遠,除了最後一個節目和電影《紅磨坊》的歌舞相似以外,節目大都很一般,倒是演員的服裝設計和雜技還可以。至少有一半節目里的女演員都裸露乳房,而節目本身並沒有色情內容,不需要裸露。這種靠裸露來增加吸引力的做法,無疑決定了紅磨坊的演出不可能好到哪裡去,因為最出色的導演和最優秀的藝術家不會到那裡僅靠裸露來打響知名度。

我想,真正喜愛藝術的人,沒有幾個會欣賞紅磨坊的表演的。它不過是紅男綠女,飯飽酒足中的一種娛樂罷了。和我同桌的那幾位觀眾,沒有一個叫好,儘管我們都禮貌地鼓掌。我不知道,早期的紅磨坊是否也是靠裸露來打響知名度的。但關於它的傳說以及在文學和電影里的描寫,的確讓千百萬旅遊者慕名前來觀看。

作為藝術愛好者,我不反對藝術表演裸露身體,如果藝術所表現的內容和故事需要裸露的話。上帝把人帶到世上來,本來就是裸露的,問題是有沒有這個必要。看來,名聲大有心理效應。如果紅磨坊的名聲不是這麼響亮的話,我本來是想選擇看一場拉丁舞的。可是,一說到巴黎,紅磨坊似乎是不可少的。

當藝術成為大眾娛樂工具時,難免有商業作用。紅磨坊的名聲這麼響亮,說明一般的觀眾還是喜愛看的。況且,娛樂和對藝術欣賞的眼光,實在因人而異。我還沒進場時,聽到正看完上一場一個華人對同伴在叫喊:「能不能在接著看下一場?」我當時聽了還慶幸自己來對了。不過,對於那些特別想看人體裸露的成年觀眾,倒是寧願他們去看紅磨坊的表演,總比去色情場所要好得多。

四.

(拉丁區)

本來以為冬天去巴黎,遊客會少。沒想到遊客很多,幾個著名的博物館門口都是長龍。我們因為帶了8歲的兒子,不用排隊,很走運。一個日本遊客告訴我,她去凡賽宮,沒有進去,只在外面逛逛花園,因為要等了好幾個小時才能入內。

遊客之多,可能是法國經濟很不好而到處都在推銷折扣價旅遊的緣故。我們住的第二家旅館在市中心,離盧浮宮只有兩條街,非常乾淨舒適漂亮,冰箱什麼都有,只是沒有美國的房間那麼大,45美元一晚。若是平常,至少要100美元以上。我兒子很喜歡那家旅館,高興得發瘋了,一進旅館房間,老和我打枕頭仗。

我們住的第一家旅館是青年國際旅館,是宿舍形式的,男女共用廁所和澡間,但很乾凈,還提供早餐。我們家包了一間房。這家旅館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都住得滿滿的。雖然也有老頭老太和小孩,但旅客大都是年青人,來自全世界各地,讓我有機會在大廳里和來自各國遊客聊天,還碰到幾位中國旅客。但那個旅館的暖氣不是由每個房間控制的,晚上暖氣熱得不得了,我們只好撤離。

我們去爬艾菲塔,那裡同樣是人山人海。可以想像,如果是夏天將是什麼樣的情景。什麼東西使得巴黎這麼有魅力?除了藝術,還有什麼?走在巴黎到處都是宮殿的古老大街上,走在迄今我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現代建築群中設計最多樣化的巴黎新西城,我默默無語。冬天的巴黎有一種蕭條的感覺,然而從蕭條的背後,我還是看到了它的美麗、嫵媚和瀟洒。我相信巴黎的服裝設計、香水、美酒、烹飪、建築設計等許多精美物和法國繪畫藝術一起,讓人們渴望來此一睹它的風雅。

五.

我喜歡聽法語。語言人類學告訴我們,語言絕對不只是一個交流的工具,它是文化的根基。溫柔動聽的法語,是造就燦爛的法國文化藝術和氣質獨特的法國女子的根源之一。妻子反覆地說,如果當年美國選擇了法語作為國語的話,今天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呢?面對著多情的塞納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但美國文化會截然不同,而且整個世界會因此面目全非。

(路邊雕塑。兒子讓它喝水)

記得我第一次去法國的時候,坐在從巴黎到法國南部海岸城尼斯的火車上,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在給她媽媽數數。當時我一個法語詞都不懂,但卻聽懂了她數數中所蘊涵的音樂,看懂了母女倆所構成的一幅人間畫面。去年我利用夏天周末到我家附近的大學裡去學法語,當老師教我們唱法語歌的時候,我就想起了當年火車上的情景。這次在巴黎,我很想到巴底士歌劇院聽一場音樂會,可惜沒買到票,售票員說我可以等退票,可是看看在等退票的人至少有30人以上,我就放棄了。不過,這次在旅途中和旅館裡倒是聽了一些法國流行歌曲,發現它們和港台以及日本的流行歌曲很相似。有的曲子軟綿綿的,柔情萬千,真有消磨革命鬥志的味道(笑!)。

六.

我不想在這篇散文里向讀者介紹巴黎的風光。所有風景名勝的內容,旅遊書上、電腦聯網和雜誌上多如牛毛,人們都可以輕易地找到。

對那些從未去過巴黎的讀者,如果想從這篇散文里得到我個人對巴黎名勝的推薦,我的建議是,選擇晚上到達巴黎,讓這個素有「光之城」的城市在夜色中進入你的眼帘。早上,在旅館窗台上,喝杯法國咖啡,慢慢地品味街頭上優雅女子和紳士的穿著舉止;然後沿著塞納河,呼吸這個藝術之都的空氣。首先應該去蓬皮杜中心,它有世界上最好的現代藝術館;下午4點去爬艾菲塔,黃昏後下來,這樣可以一舉兩得,俯視晝夜兩種不同的美景。接著去的精彩順序,應該是歐賽館(Museed" Orsay)、盧浮宮、畢加索博物館、凡賽宮、蒙特利爾畫家攤、巴黎聖母院和拉丁區。

(蓬皮杜中心)

如果有孩子,一定要帶其去科學工業城博物館,那個巨大的球形建築和動手玩樂區,會使你的孩子高興得跳起來;帶其去索伯尼大學(Sorbonne)這個巴黎的哈佛,熏陶一下法國人的學習氣氛。在春季或秋天,可要帶著你的家裡人或情人到郊外森林裡走走,如楓丹白露宮旁的園林。當然最後別忘了去看凱旋門和新凱旋門,兩者是巴黎舊新的標誌。

【原載世界周刊】

=============

關注這份別具一格的雜誌,請長按以下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格雜誌 的精彩文章:

魯鳴:你可以給自己做心理治療

TAG:一格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