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中國數學家張益唐,證明千年數論難題的弱化形式,成就非凡!

中國數學家張益唐,證明千年數論難題的弱化形式,成就非凡!

中國近代著名數學家,有華羅庚,陳景潤,丘成桐等等;尤其是陳景潤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的情況,而名留青史。

在2013年,中國又一位數學家——張益唐(1955年~),取得了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該成就的重要性,一點不亞於陳景潤"1+2"的證明,因為他證明了孿生素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弱化形式。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提出猜想"存在無窮多對素數,它們只相差2"。

比如(3,5),(5,7)……(p,p+2)……,這樣的素數對,我們稱之為孿生素數,猜想說這樣的孿生素數對有無窮多個。

該猜想歷經無數代人的努力,都沒有得到證明或者證偽,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德國大數學家希爾伯特,把該問題列為23個數學難題之一,作為與「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並列在第八位的數論難題。

然後該猜想又歷經100多年,由我國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2013年,他的論文發表在《數學年刊》上,並得到學術界認可。

論文中,張益唐教授嚴格地證明了"存在無窮多組素數,它們的間隔小於給定值",而張教授給出的第一個數值是7000萬。

這一證明可不得了,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孿生素數的證明都沒有實質性進展,張教授的這一成果,可以說是孿生素數猜想提出以來最大的進展。

後續人們只需要按照張教授的方法,逐步縮小數值,一旦縮小到了"2",就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

的確,張教授的論文在2013年5月14日問世,兩周之後,其他數學家利用張教授的方法或者改進他的方法,把數值縮小到了6000萬,然後4200萬,1300萬,40萬……。

截至次年2月,數值縮小到了246,這個結果是數學家動用計算機得到的,與孿生素數猜想只差幾步之遙。

可就如陳景潤的"1+2"和"1+1"看似只差一步,但實隔千里一樣;張教授對孿生素數弱猜想的證明,和孿生素數猜想也有一定距離,截至目前為止,孿生素數的證明停在了246。

張教授開創的進展,是了不起的,就如100米中第一個突破10秒的人類選手一樣,都是這個時代的超一流水平。

近代數學中,中國數學家一個接一個地嶄露頭角,可惜古代中國人偏向於應用,沒有發展出紮實的理論基礎,不過現在看來,中國人有在數學界崛起之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伯史密斯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還未被證實的三個預言,從人類到宇宙,超越世紀的思想!
利用量子傳輸技術能進行瞬移?科學告訴你,你聽到的是偽科學!

TAG:艾伯史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