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實用文化禮品四寶套裝

實用文化禮品四寶套裝

古語云:

字如其人,如其學,

如其才,如其志。

寫字,

反映一個人的修養。

一手好字,

入門是關鍵,

一筆一划,

都需要下足功夫,長遠深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好的書寫器物,讓初學者對於書法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宣品書房——傳家級入門套裝,正是一套為了初學者定製的套裝,無論是產品本身的價值,還是產品背後的文化,都為書寫者的書法道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整體外包以白色為主,強調極簡精緻,盒子左側帶永字八法的封條,清晰直觀的表明了盒子的用意,純白之中一屢墨黑,更帶一點筆墨氣息。

盒子內部同樣以白色為主,以一張帶有《宣硯賦》的山水畫將人帶入情景之中,文化氣息厚重,整體基調一目了然,集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為一體,簡約而不簡單。

身處喧囂城市的我們,需要一份安靜、淡然來充實自己的內心。

宣筆

國家級傳承人張文年監製宣筆,紅木兼毫小楷筆,筆鋒軟硬適中,控筆效果最佳,最適合初學者使用。

傳承千年的制筆工藝,每一支筆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擁有其自身獨特的靈魂,與書寫者合為一體,所寫之字,方能散發獨特的氣質。

徽墨

非遺傳承人汪春林監製,「一豆燈火,一縷青煙,覆碗收煙,集硯制墨」。

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製作工藝也十分複雜,經點煙、和料、壓磨、晾乾、挫邊、描金、裝盒等工序精製而成,120盞燈生產2天,才能出一斤成品墨。

制墨師傅需要用10斤的鐵鎚快速不斷的捶打墨塊,稍有不慎,就會砸傷自己的手,由於右手長期的用力,制墨師傅的右手明顯比左手粗了一倍。

墨條成型後,需要在乾燥通風的房間放置半年的時間,才能到達使用者的手中,墨條成品色澤黑潤、入紙不暈。

用墨的好處

一、磨墨被古人冠以「研墨」,研想字形畫意,讓作者提前進入創作狀態,胸有成竹,有了先期的構想設計,才能下筆如風,如有神助。

二、墨汁中含動物膠與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長時間放置被氧化後,會散發出噁心的味道並且掉色,書畫便失了本色。

宣紙

非遺傳承人佘賢兵監製,純手工半生熟宣紙,宣城涇縣盛產宣紙,以青檀皮為主料,高溫蒸煮後手工去皮,放於空曠通風之地晾曬一年,按照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漿,生產過程共一百零八道工序。

宣紙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故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的美稱。

郭沫若參觀涇縣宣紙廠時題詞道:「宣紙是中國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

歷代王朝皆把涇縣的宣紙視為貢品,可見宣紙的藝術價值極高,也是書畫之必備。

半生熟宣紙宜書宜畫,最適合入門者使用。

宣硯

宣硯始於東晉,盛於唐朝,是歷代文人與帝皇家鍾愛的硯石之一。李白曾七下宣城,在《草書歌行》中寫道,「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宣硯中絹雲母分布均勻,硯石密度較高,下墨發墨快。溫潤如玉,黑亮如漆, 「端肌歙理,文武兼濟,凝膩凈潤,堪爭第一!,是對宣硯最好的詮釋。

非遺傳承人黃太海監製,從選料,打磨到雕刻,共12道工序,每一方硯都飽含制硯人對藝術的執著和追求。

這個時代不缺好物,獨缺用心之物!

『 立即購買 』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微店選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被唐伯虎一眼相中的女婿,其作品被譽為「仙品」!
人無個性,其書畫必入俗流!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