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比「福特」級航母更具價值和意義:數字化造船技術

比「福特」級航母更具價值和意義:數字化造船技術

2018年1月,美國德州眾議員邁克·康納威訪問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考察「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CVN79)的建造情況。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副總裁、「肯尼迪」號(CVN79)項目總經理盧卡斯·希克斯(站立者)為其介紹在「福特」號(CVN78)和「肯尼迪」號(CVN79)上應用的數字式造船技術。

在建造過程中已普遍使用增強現實(AR)和快速操作虛擬現實(ROVR)技術,例如在空無一物的船艙,使用手持設備和智能眼鏡,工人就可看到一個3D的虛擬場景:該工作面需要安裝的各種設備、管道、電纜的走線位置等等全部呈現:它與電子設計圖紙完全一致。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還避免出錯,能做到取消施工圖紙和作業指導書。

另外,它展示了幾乎無限的用途,比如工程監理使用手持iPad檢查管道安裝的情況,還能顯示各種工作指令和安全警告等等。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總裁詹妮弗·博伊金(右一)與數字化造船總監(右二)在一個工長的辦公室。

她說:「我相信,我們將轉型為一個數字型企業,工作指令都以電子的方式進行傳遞,數字化技術將進一步確立我們在未來幾十年里無以倫比的競爭優勢,事實上我們可能已不再是一家造船廠,而是一家綜合性數字化製造企業」。

詹妮弗·博伊金說:「福特號(CVN78)是第一艘取消設計圖的航母;肯尼迪號(CVN79)既沒有設計圖也沒有施工圖,這對我們有132年歷史的船廠是一個里程碑,現在在建的肯尼迪號(CVN79)和企業號(CVN80)是我們建造航母大家庭的第32艘和33艘,它們都將更廣泛地應用數字化技術」。

近日,船廠舉行了「整體數字化造船開放日」活動。

激光智能標記與谷歌地圖式綜合布線

一艘航母需要安裝了幾十萬個螺栓,很多是在梯子上的架空作業,需要反覆精確測量和標記,非常耗時。現在使用在「激光與智能標記」技術,效率高出很多,避免了很多帶電作業,據稱「它不僅安全而且更聰明」。

工程師和設計人員根據Google Maps使用的通用演算法開發出軟體,利用它來找到在整個航母上安裝電纜的最佳方式。

電氣工程經理Gordon Mount說:「在與尼米茲級基本相同的空間中,我們還要把另外130萬英尺(約40萬米)的電纜安裝到福特號上。 我們要不斷解決電纜安裝的交通擁堵問題,太多的電纜在交叉口聚集,通過進一步優化,當需要安裝一台設備並為它分配電纜時,我們會看到運行電纜的最佳路徑,結果用了更短的電纜,節約了數千個工時。」

設計與修改也可以在手持終端上完成。

該活動向船廠工程師和家屬開放。

各種施工現場也不見傳統的圖紙。工程師說:「這是一項革命性的工作體驗,之前的工人要花很長時間研究施工圖紙,討論它的工作流程、先後次序和尺寸等等,現在則完全不同」。

工人威克爾說:「我看了這個視覺工作指令三分鐘,我已明白了我要做的一切,它節省了我很多時間」。

數字化造船技術不僅在新建航母中應用,在航母的大修工程中也開始使用,圖為正在進行大修的「華盛頓」號航母(CVN7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軍工評論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軍銜級別最高的軍艦是哪兩艘?它們憑什麼?
美國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完成新一輪保養

TAG:21世紀軍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