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僅此一次的人生,怎捨得辜負呢?

僅此一次的人生,怎捨得辜負呢?

僅此一次的人生,怎捨得辜負呢?

文/小苜蓿

1

Part

1

大家都知道,童年和少年時期,是充滿美好理想的時期。如果有人問我們,長大後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想我們都會說一些偉大的令我們崇拜的人名。比如,長大後我想成為馬雲那樣的富商。我想成為孫儷那樣的明星。我想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大科學家。

但是,如果讓我們身體和靈魂整個兒都變成想成為的那個人,我們會願意嗎?

也就是說整個兒變成他/她,那不就不是我們自己了嗎?

我想,我是不願意的。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僅僅一次,我為何要完全做別人,而不做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呢?

無論怎樣,最寶貴的當屬自己。要想對自己人生負責,那就好好做自己。

2

Part

2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曾說:「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

如果你依然迷茫,依然不知道何為自我,不妨讀讀《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本書。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是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哲學家。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學、美學理論,發表譯著、專論多部;曾寫若干哲理散文。

其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同樣是一本集哲理與散文為一體的書。充滿智慧靈性的文字,時時給人思考也給人力量。

整本書周國平用七個部分層層遞進地展示了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是一本喚醒生命覺醒的書籍。

生而為人,需要面對很多選擇和決定,也會遭到疑惑、困難、挫折等事情。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都需要力量的支持,而覺醒內在最重要的力量。

周國平在自序里首先拋出人身上有三個最本質的東西需要覺醒。

「首先,你是一個生命,你因此才會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才會有你的種種人生經歷;第二,你不但是一個生命,而且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並且能夠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也就是說,你是一個自我;第三,和宇宙萬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還是一個靈魂。」

所以,人生的覺醒就是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和靈魂的覺醒。

3

Part

3

生命是一個既抽象又具體的詞,具體到你經歷的點點滴滴,都慢慢滲進你的生命里。

既然如此,那生命對我們而言,也就簡單了。

正如加繆所說:「每當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義時,正是它的簡單令我震驚。」

生命也是一個簡單的個體,就看我們是否在人生路上,好好地經營,好好的享受生命。

談起享受生命,我們總還是要遵循生命本來的樣子。

那麼,生命本來的樣子是什麼呢?

生命本來的樣子就是我們內心的樣子。不需要矯揉造作,不需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生命本就如湖池水,如果喜愛,就靜靜地坐在湖邊,看一陣陣風兒過後,湖面的波紋。

生命本就如一本喜愛的書,如果要看,就一頁一頁耐心地讀。不要覺得無味,恰恰相反,在讀的過程中就是你享受生命的過程。

生命本就如你喜歡的一件事,一個愛好,一份堅持。比如你愛跑步,那就跑吧。在用腳步丈量距離的時候,你的體魄也健壯了。

生命本身也是一種追求,常常是青春時期,執著地追求。追求不丟,相信青春也永駐。

生命無聲,卻勝似有聲。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待生命,如何把每一天過的讓自己覺得有意義。

4

Part

4

生命是需要智慧的,尤其在面對苦難,在面對不可控的災難。

很喜歡周國平這句話:「在掌握的範圍內,做命運的主人,在不能掌握的範圍內,做命運的朋友。」

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掌握命運,掌握一切,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過好每一天。

可是,人生是喜樂與痛苦並存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我們人人都懂的道理。

這就需要我們要學會做命運的朋友,有時需要與命運和解,合二為一,才能更好地與生命相處。

人這一輩子,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至於為什麼要有不較勁的智慧,作家周國平給我們給了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不和自己較勁,對自己要隨和。你要認清自己的稟賦和性情,在人世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和別人攀比;

第二,不和他人較勁,對他人要隨緣。你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有沒有緣和緣的深淺是最基本確定了的,在每個具體情況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數,不對任何人強求;

第三,不和老天較勁,對老天要隨命。你要記住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的必不可免的遭遇。

學會不較勁是一輩子的智慧,不但尊重生命,也讓自己在生命中不再盲目爭鬥,做一些無畏的舉動。

5

Part

5

在這個物流橫流,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走著走著,便丟了自己。甚至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很多時候變的口心不一,很多時候變的虛榮自私。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西方考察隊到神秘的原始森林探險考察,請了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做嚮導。在疾行三天後,土著嚮導要求隊伍停下來休息一天,問其原因時,他說:「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來,需要停下來,等一等靈魂。 」

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多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身體和靈魂要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自己,也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正如盧梭所說的:「上帝把你造出來後,就把那個屬於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

於是,真正的人生需要你自己面對,需要你自己承擔。那麼,何不真實地做自己,用心過好你的每一天呢?

最後,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立的靈魂,能獨立地思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熱愛什麼?在生活的激流中,不失去自我,不失去溫度,閃閃發光地活著。

畢竟,僅有一次的人生,怎捨得辜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苜蓿 的精彩文章:

願你用期待的心對待每一個明天

TAG:小苜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