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全史:金田起義(續)

太平天國全史:金田起義(續)

道光三十年十月初十,洪秀全三十八歲生日,拜上帝教舉行恭賀洪秀全萬壽的大典。洪秀全萬壽,愁苦萬狀的閻羅妖道光皇帝卻在內憂外辱中下了地府。拜上帝教宣稱,洪秀全是太陽,普照萬方,楊秀清是聖神風,蕭朝貴是雨師,馮雲山是雲師,韋昌輝是雷師,石達開是電師,世界就是由這個神天家庭所庇護的,所以「凡屬萬國人民,均宜讚頌,以報天恩」。楊秀清下詔:「緣蒙天父、天兄大開天恩,特差真主降凡救世,誅滅妖魔,普天大下,凡屬臣民俱宜感激涕零,以仰副天父、天兄差我主降凡之意。茲於十月初九(十),恭逢萬壽之期,爾等為官為民,俱要多多採辦寶物,先期十日齋(齎)獻天朝,並具本章,以邀天貺。並於萬壽前三日,一心齋戒,虔敬天父,報答天恩。」。經過教徒獻納,楊秀清、馮雲山等人給洪秀全生日準備了一場宏大喜慶的萬壽慶典。

萬壽慶典上,洪秀全正式宣布,拜上帝教起兵反清,洪秀全自稱太平真主,教徒組成的部隊稱太平軍。洪秀全既已稱王,那就不再是流竄的「教匪」,而是真正要奪取國家政權的「竊號之賊」(曾國藩語)了,清廷不得不調集精兵強將圍困金田。清廷派遣《清史稿》所稱「舊將中最負時望」的頭號悍將向榮出任廣西提督,與能吏周天爵等人聯合指揮對太平軍的剿殺。咸豐元年正月十八日,兩軍在大湟江口、牛排嶺大戰,太平軍於竹林設伏,大敗向榮楚軍,但此後幾次出擊均皆失利,向榮因此得賜號「霍欽巴圖魯」。太平軍被睏乏糧,火藥耗盡,於是乘虛突圍,至武宣、象州一帶與其他教眾會師。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抵達武宣東鄉,改稱天王,正號太平天國,以本年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蓄髮易服,號令四方。

洪秀全立髮妻賴氏子洪天貴為王儲,稱幼天王。洪秀全覺得洪天貴這名字比較平庸,不能體現天家威儀,更不能顯示洪家受天父眷顧,「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的顯赫,於是洪秀全妙筆生花,點石成金,加一「福」字於其後,改為洪天貴福。某作家曾說過,在越少的字里越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字品位。洪秀全這一「福」字,向世人昭示了他與眾不同的高雅格調。據研究太平天國的史學泰斗羅爾綱先生說,洪天貴福是個很聰明的兒童,連精通中西文化博學多能的干王洪仁,讀書的本事也只有他三分之一。如今我不做長毛,一心一意輔清朝。清朝皇帝萬萬歲,亂臣賊子總難逃。

哥別妹,妹別哥,別上天,無別魔。瞞天混雜是妖魔,妹大五歲手別摸,妹大九歲遠別清。男行女行不同坐,妹長成時不相見,遵條分別福江河。

冊立洪天貴福之外,洪秀全設立百官:分封五軍主將,以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洪秀全又拜軍師,拜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按馮雲山制定的軍師負責制,由正軍師楊秀清主持一切大小軍政事務,軍師下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每部十二員,共七十二員,主分掌國務;承宣二十四員,主發號施令。全國國務,各方向正軍師稟奏,由正軍師楊秀清發出誥諭指揮。在馮雲山的設計中,國家元首是「主」,行政長官卻是「軍師」,為「朝綱之首領」,負責辦事,「主」洪秀全則無事一身輕,獨自偷歡。中國在朱元璋廢宰相前,多數時期在行政上實行君相分權,嚴格區分皇室和政府,皇帝是國家元首,宰相則是政府的行政長官。皇帝任免宰相,但具體的行政事務如國策方針、官員升遷、錢糧差役、水利農桑,都由宰相實際負責,皇帝不得與聞。

此項制度的立意,在於皇帝世襲,難免出現不肖無能之輩,如勉強使其執政,不免禍害國家,而宰相由全國英才挑選,不稱職還可罷免,政務交由宰相,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君權世襲的危害。明、清兩代,政治腐敗黑暗,正因朝中無宰相的緣故,黃宗羲曾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馮雲山飽讀詩書,對黃宗羲總結這一歷史教訓自然印象深刻,所以他創製太平天國,一意要恢復漢唐相制。但引經據典,太平天國高層的大老粗領袖多不明白,於是只得援引《三國演義》,劉玄德事事聽從軍師諸葛孔明的例子,將宰相名目,勉強改稱軍師。馮雲山勞苦功高,又極富才幹,在起義前也儼然拜上帝教唯一軍師,孰料半路殺出楊秀清和蕭朝貴,馮雲山竟只混了個副軍師,受楊秀清節制,真是倒霉到家了。所幸馮雲山不好與人爭勝,是天生的第二把手性格,坦然接受了楊秀清的領導地位,馮雲山的胸懷,頗有古人之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他們是洪秀全的女婿 結局一個比一個還慘
都搞錯了!造成太平天國滅亡的天京事變,幕後操縱者竟然是個女人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