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曉松當上哈佛研究員!其實他也有「黑歷史」,曾靠老狼借的10萬塊錢為生

高曉松當上哈佛研究員!其實他也有「黑歷史」,曾靠老狼借的10萬塊錢為生


文 | 牆藝術(ID:

wall-art

) 授權發布






昨天被高曉松發的一條微博驚到了,他竟然正式入職,成為了哈佛大學的研究員,哈佛啊!





在這我要解釋一下 ——




矮大緊所說的研究員,英文是Research Associate. 這個詞的意思,和國內等同於教授職稱的研究員不同,更類似於訪問學者。




不過作為一個音樂家,能到哈佛去研究歷史,真是太了不起了。





高曉松曬出的哈佛工作證,側頭的證件照一如既往地帶感




除了證件,他還曬出了在哈佛圖書館裡看到的孫中山和林語堂手跡。





孫中山手跡





林語堂手跡



真的感嘆,這個人實在是了不起 ——




不僅學習好,能考上清華,還那麼有才華;歌寫好,談話節目也做的那麼火,這回又去當學者了。他的一輩子,實在太精彩!







高曉松上次上頭條,是在電視節目里diss清華男神: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而是問我們你該找什麼工作?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來對你的教育?」




可以看出來,

他真的是一個有才華、有態度、有情懷、有血性的人。



今天我們來再次認識一下高曉松。











Part


1




出身學霸之家,碩士 = 文盲?




高曉松1969年冬天出生在清華園,

他家滿門學霸 ——






  • 外公張維:深圳大學創辦者、兩院院士



  • 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教育家



  • 舅舅張克潛: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



  • 舅公施今墨:民國四大名醫之一



  • 母親張克群:著名建築學家和教育家



  • 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




高曉松說:





「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


「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




這些誰誰誰,很多都是中國頭把交椅。





「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會天就很長知識,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還有個段子,說家裡人不想和高曉松說的時候,

其他人就在家裡用德語交談,因為其他人都會3門以上的外語,但高曉松大學輟學,聽不懂德語。





 高曉松和妹妹高曉江




長大以後,

高曉松很順利的從北京四中考進了清華,比錄取線高了60多分,專業是電子工程,系主任是他舅舅。











Part


2




從清華退學,搞樂隊!




高曉松上大學以後發現,

與科學相比,他更喜歡音樂。他向家裡提出了組建樂隊的想法。




一家子科學家怎能允許子女成為藝人呢?高媽媽說,





我給你買張去天津的火車票,你能靠自己堅持一周,就可以組樂隊,否則就乖乖讀書。




高曉松抱著吉他就去了天津。




第一天,他坐在天橋彈琴,

一天下來要到了5毛錢,花4毛7買了盒煙,就沒錢吃飯了。




第二天,他餓著肚子去天津大學賣唱。





「結果被當成流氓,讓學校保衛處抓了起來。」




最終表哥把他接回了北京,

他只好灰溜溜地回清華上學。







但組樂隊的想法始終在他的腦海里,經過幾番折騰,

他找來蔣濤、戴濤、趙偉、老狼等人,組建起了

「青銅器」樂隊。




因為沒有錢,幾個人用著最差的設備,

坐在清華禮堂旁邊那片大草坪上,唱羅大佑的歌給女生們聽,





「姑娘你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可永遠是什麼……」





 老狼和高曉松




逐漸地,青銅器樂隊有了一些小名氣,

1990年,竟收到了海南以歌廳的演出邀請,高曉松和老狼為此只身前往廈門。




但結果並不理想,

因為堅持不唱粵語流行歌曲,幾天後就被歌廳老闆轟走了。




可這幾天的錢只夠一人回北京,

高曉松就讓著急趕回去上課的老狼先走,自己則去了廈門,並且決定退學。





「每當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麼時,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麼。上清華,再去國外讀博,然後成為科學家,這不是我想要的的生活,所以我決定退學。」




後來很多人說:「你這輩子真走運。」




高曉松說:

「我走運是因為我知道放棄。」














Part


3




去工體看球,發現自己火了




在廈門混了半年之後,沒什麼出路,

高曉松只能又回了北京。




後來的2年時間,他考過電影學院,也開了廣告公司,

還掙到點錢,買了一輛林肯車。




直到1993年,香港大地唱片公司落戶北京。

在黃小茂鼓動下,高曉松加盟了大地。




在大地,高曉松寫出了若干騷柔又動聽的歌。





《同桌的你》


「誰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


誰看了我給你寫的信,誰把它丟在風裡」





《青春無悔》


「開始的開始,是我們唱歌;


最後的最後,是我們在走」





《流浪歌手的情人》


「我只能給你一間小小的閣樓


一間朝北的窗,讓你看到星斗」




怪不得那時的人這麼評價他:





「高曉松寫的歌,承包了一整代人的青春歲月」




後來有一天,

高曉松和老狼一起去工體看國安的比賽,結果周圍的人都不看球了,盯著老狼看,並且蜂擁上來要簽名。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

他媽的,自己火了!











Part


4




和老狼鬧掰了,錢也都賠了







人生總有起起落落,

高曉松也是一樣。




一度他和老狼真的非常火,

頻繁參加頒獎典禮,這讓他們迅速膨脹。





「頒獎,如果是第二,就不去。」




因為膨脹和音樂理念上的不同,老狼和高曉松鬧掰了。




先是兩人互相看不順眼,

在錄《戀戀風塵》時徹底翻臉。




高曉松說:





「鄙視這種民謠音樂,那你永遠別唱《同桌的你》,連老狼的名字都別叫,就叫王陽!」





老狼則說:





「反正一切都是你給我的,我都還給你。」









不止如此,

後來高曉松和宋柯和開了麥田音樂,發了3張專輯。





高曉松的《青春無悔》,


朴樹的《我去2000年》,


葉蓓的《純真年代》。




雖然每張專輯都挺火,

但因為盜版等原因,高曉松把錢全賠的差不多了。




心灰意冷的高曉松決定環遊世界。





「哪怕所有的錢都花光了也沒關係。」








「大概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玩一段時間就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旅途中碰上一堆人,很快成為朋友,

然後喝酒,然後下了火車各自離去。




沒錢了,就跟著某一樂隊四處賣藝。





到荷蘭,到丹麥,到西班牙……


去看溫哥華層層疊疊的島與水,


去看斯德哥爾摩海灣的落日熔金,


去看沙漠草原上壯闊的月朗星稀,


……




兩年壯遊,讓他見識了世界之大;

兩年壯遊,也開闊了他的心胸格局。




後來,他在《曉說》里感慨: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










Part


5




相逢一笑泯恩仇




有次高曉松去酒吧玩,

結果偶遇老狼,他們不約而同地幹了杯酒,高曉松說這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後來,兩人在錄音棚錄《青春無悔》:





是誰的聲音,唱我們的歌。


是誰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後依舊的街,總有青春依舊的歌。




唱著唱著,老狼就哭了。




曉松問:「怎麼了?」




老狼哽咽說:「想起了以前的很多很多事情……」




後來高曉松最落魄的時候,沒錢了,

老狼二話不說借給他10萬塊錢,




這就是男人之間的友誼。







再之後為了導演夢,高曉松跑去了好萊塢,




他開啟了瘋狂的學習模式。





瘋狂給各大製片廠寫劇本,


瘋狂學習好萊塢電影製作理念,


瘋狂練習如何在半小時內講完一個好故事,


瘋狂學習歷史典籍和人文風情。


喜歡青樓文化,看到哪本書寫點相關內容就抄下來。


喜歡歷史,就連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都要去找出來。


……




那些日子,他過得非常清苦。




積蓄,也花得一乾二淨。車子,也早已經抵押。




困難時,連飯也吃不上了,

就靠朋友們周濟一點過日子。





「雖然沒錢,但是心氣兒在,我寧可把車抵了也不出去滿街刨活兒,也不幹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他拼盡全力。














Part


6




牢獄中的半年




2010年,為了電影的宣傳,

高曉松趕回北京,結果出事兒了。





「就像傻逼似的喝了一堆酒,叫代駕,結果傻逼代駕沒來,我時差上來了,就傻逼啦嗒開著車走了。」




路上又醉又困,結果造成四車追尾。




法庭上,律師提出減刑要求。




「血液化驗單上3個簽字的人都沒有檢驗師執照。」




這是一個很強的理由,

但被高曉松拒絕了:





「有沒有執照我也喝醉了。」




他拒絕減刑,只想徹底反省。





「這麼多年沒有好好反省了,腦子裡的東西一直在咕嘟著,沒關過火,腦漿咕嘟了二十多年,現在找個地方關火晾涼,我覺得特別好。




我確實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但我從來沒有把這些事情靜靜地梳理過。」




最終,他被判刑拘半年。








「我發現越思考越狹隘,越發獃越遼闊,一思考就繞進去,特別容易鑽牛角尖。而一發獃就能明白很多事情。」




比如明白理想和慾望之別。





「在獄中,一開門就兩饅頭,偶爾能吃上一雞蛋,就覺得特別幸福。」




就明白了幸福不需要那麼多物質,有理想才美。




理想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快樂的;


慾望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痛苦的!




比如明白了生活應該慢下來。





「看不見天,只能聽雨。下雨的時候,就凝神細聽高牆外的雨聲,聽著聽著,就感覺突然回到了唐宋生活。」




就明白了生活需要慢下來,





「人不能一直奮鬥,那會失掉很多有趣的東西。」




想明白這些後,他把看守所變成了詩意之地。





在監獄裡那半年高曉松很珍惜時間,


他在裡面翻譯了馬爾克斯的小說《昔年種柳》


……




「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Part


7




詩和遠方,以及人生巔峰




出獄後,高曉松有了新的詩和遠方。

於是他參與制作了三檔綜藝:




《曉說》《曉松奇談》《奇葩說》。




火到不行不行的。




他還開了個雜書館,

重新走上人生巔峰。




鄭鈞這樣評價高曉松:





「有些藝術家被抓進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


有些精神病人從精神病院逃出來,成為藝術家,


你就是那後者,你的生活就像行為藝術。」







高曉松追求的,正是把生活過得有意思。




而很多人就喜歡把生活變得無趣,過成競技場,

一個個都在忙著追求「標配人生」:房,車,存款,婚姻,孩子……





「我要在×年內有房有車。」


「我要在×年內結婚生子。」


「我要在×年內當上部門主管。」




都忙著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一旦在認定時間段完不成目標,就會深深焦慮。




焦慮的我們似乎忘記了一點:

當人生只剩下標配,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把人生過成標準答案,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人這一輩子,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標配重要得多。

就如蔡瀾所說:





「活得不快樂,長壽有什麼意思?」




所以趁我們還未老,趕緊去 ——




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情,


去一些最有意思的地方,


交一些最有意思的朋友,


愛一個最有意思的戀人,


因為,我們真的會死去很久。




* 本文由牆藝術編輯整理,公眾號「牆藝術」(ID:wall-art),你深刻時我們讓你發笑,你笑噴時我們讓你反思,反正就是不能讓你閑著,我們堅持做最有意思的藝術新聞。




再讀一篇:


當我們的視力抵達極限時,我們還有耳朵呢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盤點那些手不釋卷的商界大佬們!
如何做出一項持之以恆的改變?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