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立春·簡介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15°。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迎來了春天的前奏。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始建也

春氣始而建立也

五行之氣

往者過,來者續

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

據《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立春分為以下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

意思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民俗

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我國是農業國家,對於節令,極為重視。迎春的禮儀,在《月令》中有所記載,到東漢明帝時逐漸完備,後世更將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員也簫舉行迎春典禮,時間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間,迎春的儀式更是鋪張盛大,十分熱烈,其宗旨一方面在於勸農務耕,另一方面告訴人們要珍惜韶光,不要辜負一年之中的最好季節。

迎春的活動主要有報春、送春牛圖和立春帖子、迎句芒神、撒豆消災、趕春牛等等。

在民間,立春時節還有游春、賞梅、騎馬、蹴鞠、養蜂、理農具、搭春台戲、剪花彩、貼春字、糊春牛、燒樟葉、煎茶汁、浴蘭湯、戴春幡等習俗。

立春·飲食

立春時節飲食要注意不宜食酸,因為春季陽氣初生,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宜食辛甘發散之品,如韭菜、大棗、花生、蔥、香菜、春筍、胡蘿蔔等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優質蛋白質,如牛奶、蛋類、魚類、蝦、雞肉、鴨肉、牛肉等。不宜多食大熱大辛、油膩烹煎等動肝火之物。另外,還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琉肝理氣的草藥,如拘祀子、鬱金、丹參、元胡等,靈活地與日常食材進行搭配、製作調養膳。

立春時節,民間習慣吃蘿蔔、生菜、姜、蔥、麵餅等,稱為「咬春」或「嚼春」,包括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等。立春時吃生蘿蔔,不僅有利於陽氣的生髮,據說還可以消除春困。吃生菜則主要是流行於南方的飲食習慣。春盤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拼成盤來食用或贈送親友的食物,春餅是用薄麵餅包著炒合菜或其他新鮮蔬菜來吃,春卷則是用薄麵皮包餡、用油炸制而成。

立春·養生

立春之後,在養生上主要是護肝。在作息時間上,人們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憂鬱,做到心胸開闊,保持心境愉悅。

飲食方面要清淡,不要過多食用乾燥、辛辣的食物,省酸增甘以養脾。同時,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所以要特別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

立春之後的一段時間往往冷暖不定,要當心「倒春寒」的侵擾,特別是對於體弱的人來說,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情。要想殺菌並防寒,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等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洋蔥、姜、蒜、芹菜這些帶辛味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其中,大蒜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洋蔥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還有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芹菜含有揮髮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不過,兒童可能會對這類食物有些抵觸,這時可把芹菜、薑末做餃子餡吃,也可以用碎洋蔥來炒飯。此外,將洋蔥、蒜、芹菜等加熱時間長一些可減少氣味,但烹飪時間越長,其中的健康物質保留越少。

立春·詩詞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 菜傳縴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

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

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漢宮春

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征 稿

投稿作品可以是作者在個人博客、公眾號等發布過的內容,但不得在其他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等)發表過。

經作者授權可開通打賞,打賞收入全部歸作者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字編輯:郭磊峰

排版:郭磊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羨林國學講堂 的精彩文章:

季羨林談學術:一本《糖史》,我寫了十七年
老舍:貓生百態,實在是有些古怪

TAG:季羨林國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