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寧攻三個山頭,不守一個鐘頭:上甘嶺為何敢打陣地防禦戰

寧攻三個山頭,不守一個鐘頭:上甘嶺為何敢打陣地防禦戰

作者:尋覓五年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苦思良久的所謂「金化攻勢」展開了。美軍集中16個炮兵營的300門大炮、40架飛機和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五聖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規模強大的火力準備。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從此便開始了,42天後,這場朝鮮戰爭中最殘酷的陣地攻防戰結束,強大的美韓軍灰頭土臉地撤了回去,並為這道小小的山樑命名為「傷心嶺」。

在炮火一米又一米地削低山頭時,他們曾經無限地接近成功,但在凝固汽油彈引發的烈火中,在歷經炮火一遍遍洗禮的山樑上,衣衫襤褸的中國軍人鑽了出來,用步槍、用刺刀、用牙齒把敵人趕下去,哪怕表面陣地被戰,中國軍人依然堅守坑道,直至最後的勝利。

英雄的十五軍

這一戰,是「在小山頭上打大仗」,是「朝鮮戰場的淮海戰役」。

戰鬥,對於戰士來說是槍對槍刀對刀,而戰役,起決定性因素的則是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的智謀較量。

回顧這場戰役,在作戰原則上與以往朝鮮戰爭中的作戰大相庭徑,秦基偉將軍提出:15軍要改造陣地工事,進行大規模築城作業,建設一個完整的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不放棄一個陣地,把敵人擋在防線外面打,構建一個「突不破」陣地。

戰將秦基偉

即使在今天看來,秦基偉的這一提法也是不可思議的。二戰馬其諾防線、齊格菲防線和西璧防線的崩潰,已經證明現代戰爭中沒有攻不垮的陣地,沒有突不破的防線。

觀光景點馬奇諾防線

特別是我軍紅軍時期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慘痛教訓,讓我軍指戰員對陣地防禦產生了心理的陰影,怕打陣地戰,怕打防禦戰也成為我軍指戰員的心理短板,連隊甚至有「寧攻三個山頭,不守一個鐘頭」的順口溜。

但恰恰是這一不可思議的想法,為美軍打造了一個「傷心嶺」,這也反應了從戰場上走出來的老一輩軍事指揮家實事求是、善於學習的優良品質。

回顧建軍以來大大小小戰鬥中,正是全軍指戰員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制定戰法,改變作戰方式,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太行山上,與日本本鬼子周旋,游擊戰是主體;過了黃河打老蔣,大兵團運動戰顯露鋒芒;淮海戰場,適應了平原陣地攻堅戰;到了大西南剿匪,又掌握了反游擊戰術。

事實證明,構建這一「突不破」陣地的作戰原則,恰好擊中美軍進攻精神弱,後備兵員不足消耗不起的軟肋,化解了美軍機械化機動力強的優勢,為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打下了基礎。

世界軍事變革浩浩蕩蕩,武器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未來戰場,誰能跳出教材書本的條條框框,抓住規律,利用規律,誰就能取得戰爭的先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夏威夷人聽到警報鑽下水道情有可原,當年不信中國警報吃過大虧
閩南1500座「蘑菇狀不明建築」,讓美國人驚出一身冷汗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