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與你不遠不近的距離

佛系與你不遠不近的距離

佛系」一詞的流行讓大多數內心孤獨,生活焦慮的人找到了一種歸屬感。就像最近刷滿朋友圈的那隻愛旅行的小青蛙,是否也讓人潮中內心流浪的你得到了一些治癒呢?

百度「佛系」一詞發現網路中批評的聲音比比皆是。是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過且過,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探究它背後的含義,發現「佛系」一詞源於日本,整個社會已經無可奈何滑入了低慾望的社會,是年輕人在面對泡沫經濟破滅的情況下做出的被迫選擇。追求內心安逸,對生活沒有強烈的慾望。

沾上「佛」字,我們應該給一個理性的尊重。事物一分為二的去看,如果只是沒有追求,逃避社會責任,那麼社會評價自然偏向負面。但反之,這是人們在無可奈何的大環境下,慢慢找到自我,修身養性,向內延伸的過程;在當今物慾幾乎沖刷一切的現實中,「佛系」一詞難道不該是網路流行語中的一股清流嗎?

年聲越來越近,我們也隨著緊張和躁動起來。並不是我們對過年一直抱有不變的熱情,而是伴隨而來的消費,聚會等等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如何讓自己安靜愜意的過一個好年?不想見的人不見,不想去的地方不去,隨心而往,願愛無憂!聽起來很美好,做起來很難。畢竟我們身處喧囂,很容易被身邊的事物所影響。最後就會像電影《後會無期》里說的:「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雞湯喝多了容易騙自己,越騙越上癮。如果你也對現在的自己並不滿意,不妨試試下面的辦法,放鬆心情的同時也讓自己愉快的成長。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改變消費對象。我們不可能做到無欲無求,「慾望」這個詞本身就是中性詞,美好的慾望會讓人如獲新生。除過吃喝住行,余錢花在哪?各有各的去處。但如果你已經感覺到不快樂了,那就去改變固有的消費對象,適度更能自由,跳出重複的生活模式必然要把余錢花在從未有過的增值體驗上,去嘗試沒嘗試過的,很有可能會突然愛上,為自己的興趣買單。誰都有受夠了的生活,為什麼總難改變?因為物質社會中,麻木是我們的通病,有時候只有花錢才能引起你足夠的重視和思考。當消費為你帶來新的增值體驗時,改變也就自然而然開始了。

有幾種消費是很值得提倡的,比如看書,旅行,收藏,養魚,賞花等等。這些消費對於向內延伸,找到自我有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有千萬種新的體驗等著我們去嘗試,比如小編一直想去嘗試蹦極,跳傘這樣的極限活動,看來是時候提上日程了。春節馬上快到了,想給大家推薦一種生活方式:品香。華夏文明幾千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每每感受這些,就像身處星辰大海,只能充滿敬畏和仰望。衷心希望更多人愛上華夏文明,在浩瀚的宇宙中尊重自己的渺小。靜靜的做自己,讓世界發現你。

據史料記載,中國用香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漢代時,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現了調和多種香料的技術,唐、宋期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單各種宗教儀式要焚香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大量使用香料,並將調香(調配天然香料)、薰香、評香、斗香發展成為高雅的藝術。

以下文句摘自網路,來源於《誰最中國》。本文所有香品配圖,均由儀遠香道獨家提供。

理想的人生境界,是經過大起大伏之後的平和沉穩。

內觀見自己,外觀見世界。

心定而慧起,讓自己成為當下世界的組成部分,一念風雲起。

焚一枝沉香,香透三界,也打通自我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秒念。

超然,出然,逍然……

宛如經書所言「清塵雅樂,靜若幽蓮」,雖入世卻能超然。

古人品香,乃是日常,驅蟲避穢、放鬆身心。

今人焚香,更關乎心情,調理心緒、清明祥和。

每每疲憊時,點一支香,靈魂宛在另一處寧靜天地。青煙裊娜間

宛如靈竅而通

突然能了悟王維居士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哪怕人生山窮水盡,心靜神定便是晴天的意蘊

學會看淡煩惱,才能心有靜氣。

給大家講個段子,所謂「佛魔之間一炷香,飯前飯後一支煙」,是不是很接地氣呢;最後衷心祝願朋友們,身體健康,2018開啟屬於你的佛系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璣玉 的精彩文章:

TAG:璣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