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鶴論書法之五三:沈度《敬齋箴》

孫鶴論書法之五三:沈度《敬齋箴》

端雅《敬齋》狀元體式

沈度(1357—1434),字民則,號自樂,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明朝永樂年間,由於擅長書法被徵選入翰林供職,官至侍講學士。其書婉麗飄逸,雍容矩度,董其昌對二沈頗推崇,稱「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時之標,然欲突過二沈,未能也。」明成祖尤重沈度之書,李紹《皇朝世說新語》載:「太宗(即明成祖——筆者注)徵善書者試而官之,最喜雲間二沈學士,尤重度書,每稱曰:我朝王羲之」,在當時享有盛名,與他的弟弟沈粲合稱為二沈。當時朝廷很多金版玉冊、重要制誥都出自他的手筆,又因為八股科舉,讀書人紛紛效仿,成為流行一時的「台閣體」。王世貞《藝苑卮言》記載:「宣宗書出沈華亭兄弟,而能於圓熟之外,以遒勁發之。」朱謀垔《續書史會要》亦稱:「孝宗皇帝酷愛沈度筆跡,日臨百字以自課,又令左右內侍書之。」可見沈度的書法之所以在明前期百年不衰,正與皇帝的喜愛和推崇有關。「台閣」原指尚書,後來成為官府的代稱。台閣體又稱館閣體,早在宋代就已出現,明初更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影響很大的書法體式。寫這種字的人,大多為皇帝所欣賞、並直接為皇帝服務。批評者認為這種寫法一味迎合帝王口味,結體缺少變化,意趣不足,束縛和扼殺了書法創作的自由精神。然而,這也是書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復興。崇尚法度謹嚴,絲絲入扣,清秀耐觀,沒有病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除了「台閣體」風格的楷書外,沈度也善篆、隸、行、八分書,均以雍容典雅、規整端莊為風格特徵,「八分尤高古,渾然漢意」,但是這些書體的影響力均不及小楷。沈度的代表作有《敬齋箴》、《四箴銘》等。

沈度《敬齋箴》,楷書,縱23.8厘米,橫49.4厘米。沈度書於永樂十六年(1418),時年61歲。系楷書黃紙本墨跡。縱向有直界格。高23.8厘米,橫49.4厘米。文凡19行,行10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幅楷書為橫卷,書寫一筆不苟,法度謹嚴,點畫巧妙,轉折分明,提按清楚,運筆便捷利落而沉實;線條輕重,粗細有變化,其收筆、落筆、撇捺、轉折勾挑處,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十分自然。結字端正嚴謹,各部停勻,體態珠圓玉潤,表現出精湛的功力,是「台閣體」的經典之作。清代書家王文治曾制詩讚曰:「沈家兄弟直詞垣,簪筆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書制誥,至今館閣有專門。」此詩正解釋了沈度為何多書「箴」、「銘」一類文體,而少見自作詩文之現象。從格調上看,此卷凈潔勻稱,雖亦能窺及唐代虞世南、元代趙孟頫小楷那種平和簡靜的影子,但氣息近俗,與一般文人的清趣有異。與其平時多為皇家制誥,只能端雅雍容,不敢追求意趣有關,有諂媚之氣。台閣體在明中期以後就不再為書壇看重,但綿延至有清一代的館閣體、狀元字,實濫觴於沈度。

孫鶴,女,河南開封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國家圖書館講座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山讀書觀經史 的精彩文章:

孫鶴論書法之四九:康里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
孫鶴論書法之四七:吳鎮《心經》

TAG:深山讀書觀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