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漂務工者開始返鄉 年入2萬依然滿足

北漂務工者開始返鄉 年入2萬依然滿足

2018年春運從2月1日開始,在這場全國「遷徙」的浪潮之中,有這麼一群人背著被褥、扛著裝滿行李的大包甚至是水泥袋,踏上返鄉的路,他們是城市裡的水泥工、水電工、建築工、道路維修工……這些外來務工者在北京辛勤工作一年,年底帶著兩三萬元工錢回家過年,收入雖然不多,他們還是帶著愉悅和滿足的心情,期盼著早點與家人團聚。騰訊大燕網出品 攝影/楊浩東 文字/雨聲

老家河南商丘的水電工老馬來北京已經5年了,為了省錢,他買了夜裡1點的特價車票,「我買的這趟是加開的,便宜,只要35塊錢,省的30多塊還能好好吃頓飯。」馬上要回家的老馬心情不錯,在廣場上扛著大包給自己來了張自拍,「今年帶了三四萬回家,家裡兩個孩子都還在上學,都得靠我掙錢。」

老高在北京做道路養護工作,臨近年底,他和幾個工友買了票結伴回家。老高的兩個孩子在山西老家工作,都已成家,當問到收入問題時,他不太願意詳聊,只說「做工的都是窮苦人,賺不了多少錢,錢都給老闆掙了。」

2018年2月1日零點,北京正式進入「春運」時間。返鄉的務工者扛著、背著、推著各式箱包,踏上回家的路。圖為北京西站站內,返鄉旅客前往候車廳。

不少返鄉務工者的車次都在凌晨,他們裹著軍大衣,在車站內的通道隨意找個角落就能靠著睡著。

19歲的小施是「最後一批」90後,今年是他從江蘇老家來北京工作的第一年,他帶的行李不算多,但是給親戚朋友準備了不少禮物。「今年攢了2萬塊回家過年,相比問工作,我還是更怕被家裡人問找對象的問題。」

「火車票不好買,但再難買也要回家」 1月31日,一對農民工夫妻帶著大包小裹,坐地鐵去火車站。提起過年買票回家,王大哥說,沒買上回家直達的火車票,只能先坐到附近城市,再去換乘。「這次回去帶的東西比較多,除了行李還給小兒子買點了文具和衣服」大哥笑著說,一年和孩子也一起呆不了多久,好不容易有時間回去,肯定想給他們多帶點東西。無論用何種交通工具,帶多少行李,無論回家的路有多遠,遊子們總會排除萬難回家團圓。

「我和媳婦來北京好多年了,在朝陽區的一個小區收廢品,一年差不多能掙個五六萬塊錢。不過錢多錢少,也要回家過年。」王大哥說每年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著春晚,吃著團圓飯是最開心的時候。說起家人,王大哥的臉上更多了一些笑容。「我大兒子21了,小兒子13歲,都是特別懂事努力的好孩子,真想早點回家和他們團圓。」

小劉也是夜裡1點的車回河南老家,收拾好東西他早早的就來了車站,「這一年在北京待的時間不多,總是在出差,到處跑。」家裡人給小劉安排了相親對象,他決定年後去女方家那邊找個工作。「年後就不回北京了,以後有機會再來吧。」

水泥工、水電工、建築工、道路維修……這些外來務工者辛勤工作一年,年底帶著兩三萬元工錢回家過年,雖然收入不多,他們還是帶著愉悅和滿足的心情,踏上返鄉的路,期盼著早點與家人團聚。

對於有的務工者來說,回家也是「搬家」,下一年的工作地點會變,住處也會相應改變,回家時他們把所有東西都帶在身上,衣物被褥、鍋碗瓢盆,還有開水壺。在車站,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打包」方式,這些日常用品對他們來說也是重要的「家當」。

有的務工者是全家一起「遷徙」,孩子在母親懷中熟睡,父母靠在通道角落休息。

推車、箱子、大背包、手提袋,還有水泥袋、油漆桶,這些都是務工者返鄉的常用裝備。

2018年春運啟動,外來務工者,在返鄉的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話京津冀 的精彩文章:

北漂IT男辭職環球騎行 曾遭十餘惡犬撲咬

TAG:圖話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