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兵敗麥城之謎:關羽的任務是守荊州,為何要進攻襄樊?

兵敗麥城之謎:關羽的任務是守荊州,為何要進攻襄樊?

文/陳德方

提到關羽,很多讀者朋友都為他大意失荊州而惋惜。從後人的分析來看,關羽攻打襄樊是個重大的戰略錯誤。當時,孫吳與曹魏往來頻繁,關羽的情報人員未必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大舉進攻襄樊本身就是極為冒險的行為。

大意失荊州這個鍋到底該誰背,最關鍵的是要看進攻襄樊的命令是誰下的。根據史料記載,劉備並沒有直接下命令給關羽,要他進攻襄樊。同時,諸葛亮當時尚未成為劉備的核心決策成員,所以也沒有資格和能力給關羽下這個命令。

於是,失去荊州、兵敗麥城便成了關羽一生的污點。其實,這個黑鍋關老爺背得實在是太冤枉了。要想知道誰該對這件事負責,就要回到赤壁之戰前後,仔細分析荊州的形勢。赤壁之戰後,劉備收復荊州的江南四郡,「乃封拜元勛,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這是極為諷刺的任命。當時,劉備的四郡均在江南,而襄陽在江北。當時的關羽,連襄陽一寸土地都沒有。劉備的這個任命,無疑是告訴關羽,現有的江南四郡你甭想,要想獲得土地,自己去打。關羽為襄陽太守,無襄陽尺寸土地,他當然要開戰。

儘管赤壁之戰曹操失敗,但是南陽一直控制在曹操手裡。曹操拿下南陽後,設置襄樊郡,加強對襄樊地區的控制。襄樊是曹操南下荊州的核心通道,也是關羽北上的核心通道。一旦關羽佔據襄樊,向北可以直導許都,威脅曹魏政權的首都。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拿下漢中並稱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前將軍意味著,關羽是將軍中排名最靠前的一號人物,假節的意思是,在戰爭中有代替劉備的生殺大權。劉備給關羽如此高的地位,就相當於命令關羽進攻襄樊,收復荊州的江北地區。

關羽進攻襄樊之前,曹操與劉備在陽平關還在開戰,曹操兵力不能合一。同時,進攻襄樊能減輕劉備方面的防禦戰略壓力。此外,宛地發生了叛亂,而曹營內部則出現了謀反事件。關羽攻打襄樊選擇的時間點無疑是非常合適的。

所謂的大意失荊州,應該是關羽截獲了孫吳與曹魏溝通的情報,但是沒有想到很多手下會投降,而孫吳的人會以化裝為客商的形勢進攻四郡。不過,如果說所有的責任都讓關羽來背也是不科學的。關羽攻打襄樊半年,劉備、諸葛亮等也會對形勢有所察覺。

劉備的怠慢與幕僚的不作為,也是導致關羽失敗的關鍵原因。關羽進攻襄樊沒有錯,即便是有錯誤,那也是劉備的錯誤。劉備建安二十四年對關羽的任命就決定了關羽難以活著離開荊州。劉備對此恐怕也未必不知道輕重。所以,兵敗麥城,劉備也是責任人。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

3.呂思勉,《三國史話》;

4.朱子彥,《諸葛亮擇主與拜相再認識》;

5.付開鏡,《關羽攻打襄樊的目的:恢復荊州版圖以備北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劉備傾國之力伐吳,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
假如諸葛亮加入曹魏集團,他大致能混到什麼位置?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