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了這篇文章,你的容器苗木嫁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

看了這篇文章,你的容器苗木嫁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

嫁接也稱接木,是指將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上,使其癒合生長,結合形成一株獨立生長的新植株的技術。供嫁接用的枝或芽稱為接穗或接芽;接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稱為砧木;採用嫁接方法繁殖的苗木稱為嫁接苗。常把使用枝為接穗進行嫁接方法稱為枝接,,使用芽為接穗進行嫁接的方法稱為芽接。

在成活的嫁接苗中,下部及根系部分是砧木,上部及樹冠部分是接穗,可見,嫁接苗就是人為地把兩株植株部分結合起來形成的一個新的整體。如今,嫁接已成為農、林業改造植物本性、創造優質高產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尤其是在園林苗木的繁殖生產中被普遍應用。


(1)莖的構造

了解樹榦莖的構造是了解嫁接成活原理的基礎。在解剖結構上,從樹木莖(枝條)的橫切面上大體可看到2個主要部分,即樹皮和木材。前者由表皮、皮層與韌帶部構成,後者由木質部及髓構成,兩者之間接合處為形成層。

表皮在莖的最外層,通常由一層細胞構成,對枝條起著保護作用。在莖增粗生長、表皮衰老時,由內部的皮層或更深處的韌皮部形成的木栓層,發育出周皮代替表皮起保護作用。皮層由數層生活的薄壁細胞組成,其內為由篩管、伴胞、韌皮纖維和韌皮薄壁細胞組成的韌皮部。皮層和韌皮部的薄壁細胞都具有生活的原生質體,常因受到刺激而反分化恢復分生能力,在產生愈傷組織、促進嫁接癒合中起著一定作用。在韌皮部以內,與莖中央的木質部之間,是由少數幾層細胞組成的形成層,它是一種次生分生組織,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在正常的情況下,形成層細胞向內分化產生次生木質部,向外分化產生次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生長加粗。在嫁接繁殖中,砧木和接穗形成層之間的緊密接合往往是嫁接成活的關鍵之一。木質部是莖中最堅硬的部分,主要由導管和木纖維組成,對植物起到機械支撐作用,導管是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礦質元素的運輸通道。髓是莖的中心部分,由生活的薄壁細胞組成,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一種貯藏組織。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中,髓部薄壁細胞在嫁接癒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嫁接癒合成活過程

嫁接癒合是關係到嫁接是否成功的基礎條件,它首先取決於砧木和接穗能否密切接合併通過形成愈傷組織很好地癒合在一起,其次是兩者的輸導組織是否能夠互相溝通。有關枝接中嫁接癒合的全過程可以劃分為5個階段:

砧木與接穗形成層對齊:最理想的狀態是二者完全對齊並密接,但由於形成層很薄且砧木與接穗的大小規格很難完全一致,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不過嫁接操作時至少要保證一部分形成層對齊並密接,因此,嫁接後使用適合的綁紮材料或方法進行綁紮是必要的措施,否則,後續的階段就會延緩或根本不再發生。

傷口反應與愈傷組織形成:砧木與接穗切傷後,其傷口部位細胞褐變死亡,並發育出創傷周皮,形成封閉層保護傷口;同時,傷口周圍正常的薄壁細胞受刺激後開始分裂、生長,形成遇上組織,從而為嫁接癒合奠定基礎。愈傷組織除了來自形成層與傷口周圍的細胞外,木射線、未成熟的木質部、韌皮部、韌皮射線等組織的生活細胞都有可能形成愈傷組織。

愈傷組織橋形成:砧木與接穗的愈傷組織同時繼續生長、發育、完全充滿砧木與接穗之間的空隙,並進一步形成了愈傷組織橋,把砧木與接穗相互連接在一起。

創傷修復木質部與韌皮部:在貫穿愈傷組織橋的維管形成層連接之前,一般要先分化出原始的木質部與韌皮部。創傷修復木質部的分化形成在韌皮部分化形成之前,木質部的管胞與韌皮部的篩管分子都從愈傷組織中直接分化出來,然後在中間再分化出維管形成層。例如,在月季、蘋果等樹種的芽接中,在愈傷組織橋內先分化出創傷形成層,由其活動產生新的木質部與韌皮部,即創傷修復木質部與韌皮部。

維管形成層貫通與活動:維管形成層完全貫通愈傷組織橋,並開始進行典型的生長、分裂活動,產生新的韌皮部與木質部,使砧木與接穗緊密結實地連接在一起,形成嫁接聯合體。這一階段應該在接穗的芽抽葉生長之前完成。

上述每個階段經歷的時間長短,因樹種、接穗與砧木年齡及大小,以及環境條件等不同而異。而芽接的嫁接癒合過程與枝接有所不同,顯得較為簡單。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 華羅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器苗 的精彩文章:

用同樣的種子,為什麼別人的容器苗那麼粗壯,而自己的卻不行?

TAG:容器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