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完勝後全面撤軍,國際上直呼中國太高明了

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完勝後全面撤軍,國際上直呼中國太高明了

1962年中印戰爭中,中國邊防軍在完勝印軍後,突然單方面停火,並在印度未作出任何讓步表示時,就全面撤軍,特別是在藏南地區,中國軍隊一直撤到戰前實際控制線後20公里的地方。中國軍隊大勝之後作出這一舉動,讓世人很是不解。其實,從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來看,中國軍隊的這一行動是迫於無奈之下的高明之舉。

1962年的中國,可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國內三年自然災害結束不到一年,中國經濟處於恢復調整之中;國際上,中國受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敵視打壓;退居台灣的國民黨軍隊也蠢蠢欲動,屢次揚言要反攻中國大陸沿海。中國當時的戰略重點在東線,在中國東南沿海。為對付美國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及防止蔣介石反攻大陸,中國必須擺脫兩線作戰的被動,集中力量於東線。在這種情況下,結束中印戰爭,確保中印短期內不再起紛爭就成了最佳選擇。所以,中國軍隊全勝之後突然後撤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其實,1962年中印戰爭後的中國軍隊也不是完全毫無原則的退讓。事實上,此次戰爭後,中國軍隊便牢牢控制了中印爭端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在這個戰略制高點上,中國軍隊並未像在東段的藏南地區一樣,作出讓後世中國軍迷扼腕長嘆的讓步。

阿克賽欽位於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虎視著印度的富饒的北部平原。中國軍隊的戰機從阿克賽欽出擊,一個俯衝,就可到達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中國陸軍的重裝部隊從阿克賽欽出發,全速衝擊的話,半天內就可直取印度心臟地帶。可以說,面對控制了阿克賽欽的中國軍隊,印度軍隊拱衛首都時,基本上無險可守。

可以說,阿克賽欽對於中印爭端的重要性,與敘以衝突中戈蘭高地的重要性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敘以衝突中,以色列一旦突破戈蘭高地,就等於打開了通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大門。

同樣的道理,中國軍隊在1962中印戰爭後,牢牢控制了阿克賽欽地區,就等於以色列軍隊佔領了戈蘭高地。說明白一點,就是中國軍隊可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從阿克賽欽地區出發,長驅直入,直取印度首都新德里,對印度實施斬首戰術。

而在藏南地區,因後勤方面的原因,1962年中國軍隊是不可能長期佔有該地區的。該地區靠中國的一方,道路條件極差,中國軍隊的補給線漫長而曲折。中國軍隊的在此地的補給線即使不被反擊的印軍切斷,也會被惡劣的自然條件切斷。中國軍隊只要在此地駐守,遲早會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單從後勤方面來說,1962年中國軍隊全勝後從該地區後撤,也是正確的選擇。

而從政治上與經濟上來講,中國軍隊於1962年放棄藏南地區,也是正確的。中國軍隊此次後撤,在國際上贏得了一片讚譽,樹立了中國愛好和平的大國形像;同時,也讓當時準備插手中印爭端的美蘇等大國失去了借口。更重要的是,這一撤,讓中印邊境和平了幾十年。中國人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國內的問題,一心一意發展經濟以及為未來的中印爭端積蓄力量。47年來,中國只留下少量地軍隊,就穩住了中印邊境的形勢。而印度為了保證藏南地區不再被中國軍隊奪走,年年增兵,年年備戰,背上了沉重的軍費包袱,遲滯了國內經濟發展。

中國發展到今天,在經濟上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已超出印度不止一倍。可以說,今日中印邊界爭端的形勢是,中印邊界談判一旦談崩,中國軍隊就可以隨時對印度發動一場空地一體化的閃擊戰,一舉收回藏南地區。

中國目前以極大的誠意與印度談判,是為了表明中國軍隊是仁義之師,也是中國人一向含蓄的表現。畢竟,中國的老祖宗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能夠通過謀略與外交談判解決的爭端,一般不要訴諸戰爭。因為與外交談判相比,通過戰爭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時,效費比太低。

1300多年前,中國唐代奇人王玄策,率領借來的幾千人的雜牌軍隊,殺進印度,所向披靡,殺印度兵數萬,俘虜數萬,一舉平定了印度。

公元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3萬,一個月內,連戰皆捷。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

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是有能力有決心也有實力與印度一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埔英魂 的精彩文章:

美雜誌評世界十強坦克:中國排名超俄,令俄專家極為不滿
俄羅斯「標誌性」傑出武器,國寶級殺器令外界垂涎!

TAG:黃埔英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