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之太宰治

解讀之太宰治

GIF

解讀太宰治

日日重複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太宰治 《人間失格》

創作生涯

提到太宰治更多的會聯想到他的代表作品《人間失格》,作為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太宰治作品遠遠不止這些,他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前期:太宰治在1932至1937年期間一直被左翼運動分子所鎮壓,創作短篇小說集《晚年》,其中收入了40篇,充滿了青春時期的熱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張和內心世界。此後又發表《虛構的傍徨》和《二十世紀的旗手》等作品。

中期:1938至1945年這個時期太宰治著作出《女學生》,並獲第四屆北村透谷文學獎。此外尚他寫的作品《童話集》,也體現他奔放的想像力。

後期:太宰治的後期的1946至1948年這三年中,戰爭剛結束,他就發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惱的年鑒》等小說,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追求「喪失了一切,拋棄了一切的人的安寧」的觀點,以農本主義的幻想批判戰後虛偽的文人騷客。在他戰後的作品中,短篇《維榮的妻子》,中篇《斜陽》、《人間失格》,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代表作品。

家庭背景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

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岳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

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太宰治父親津島原右衛門曾任眾議院議員、貴族院議員,同時經營銀行與鐵路。母親體弱多病,自小他由姑母及保姆照顧下長大。中學時期成績優異,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倒。

人生態度

太宰治的一生有是悲慘的一生,他曾多次想自殺,所以在他最後一次也就是第五次自殺之前的失蹤,直到1948年6月15日的《朝日新聞》還登載了一則小新聞《太宰治先生出走了嗎?》,6月19日,太宰治於情人在玉川上水投水離世,因為這天也是他三十九歲生日。

加藤周一認為日本人的死生觀中,自殺非常重要。日人認為生如櫻花,在絢爛的巔峰迅速凋謝是具有非常美學意蘊,畫家古賀香江直接說 「再沒有比死更高的藝術了,死就是生!」,所以日本現代文人多有自戕之舉,太宰治之外,北村透谷,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牧野信一,三島由紀夫等等均是此輩中人。

自殺的作家中,有太多傷痕是歷史生生割出的。昭和時期的文豪自殺頗多,因為激蕩而新舊變遷昭和時代對於作家來說委實痛苦,日本一百年來「超克」與現代化之衝突更讓人困惑,這一自殺行為顯然有相當外部性,極具政治意味。

我個人來說,從小缺乏家庭關懷,生性敏感,神經纖弱,厭惡家庭卻一生都在經濟上難以脫離家庭支持,這些都最終促使他徹底走向虛無。

人物評價

有人稱太宰治為「一個死得最多的日本作家」。雖然太宰治是日本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但無論他的作品多麼重要,都比不上他的死更出名,因為他竟然自殺五次,是日本死得最多的作家。他幾乎把自殺作為一種美學行為,來加以重複實踐,直到最後達到圓滿為止。

出生於一個豪華而粗鄙的家庭,雙重情感的分裂,與他自身的極度榮譽感,和自我欠缺感,形成了他的性格基調。過分的自矜,導致他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必然在粗糙的現實磨礪中,動輒受到傷害。

一生需要女性的呵護、撫慰,就算是死,也要牽著女人的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一個有用的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稿閣 的精彩文章:

TAG:書稿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