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處理孩子之間的關係?

怎樣處理孩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之間的妒忌心理會讓親情淡薄甚至兄弟姐妹間自相殘殺嗎?

剛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有點驚詫。我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會有點吧,但是這個東西是不那麼陽光,非要拿到檯面上來掰扯掰扯嗎?我有點遲疑。

但是看了下面的案例,加上放開二孩政策,可能這也是困擾一些父母的問題之一吧。我決定還是談一談。

這是《廣州日報》微博推送的廣州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考卷上的一道題,「爸媽想給你添個弟弟或妹妹,找你商量,你會說什麼?」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孩子們各種童言無忌令人捧腹,但是,他們的這些想法也值得我們深思。我原以為,小孩子不會知道那麼多的事情,其實他們個個都是「小人精」。

《舊約》里記載的第一宗謀殺案就是該隱殺死他的弟弟亞伯,動機是兄弟競爭。雅各離鄉背井,逃到國外才免遭哥哥以掃的毒手。而雅各的兒子們妒忌他們的弟弟約瑟,把他扔到一個坑裡,後來又改變主意,把他賣給了路過的沙漠商隊做奴隸。

回想我們小時候,可能也因為種種小事而產生的妒忌心理而吵吵過,只不過沒有上面的案例那麼恐怖罷了,只說明這種現象還是具有普遍性的。現在想想多麼幼稚。可是在孩提時代,思想達不到現在的高度,自然會有想不開的時候。

那麼已經成為父母的我們,面對這個古老的話題,怎麼辦呢?不要退避,直面它,解決它。

01

妒忌的源頭在哪裡?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每個孩子都有希望自己成為父母唯一「摯愛之人」的願望。如果從人性上講,儘管「性本善」和「性本惡」的討論不息,我個人更偏向於「性本惡」,當然這裡的「惡」並不是和「十惡不赦」的「惡」同義,這裡它更強調人的自私、貪婪、懶惰等。是後天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教會我們為什麼要「孔融讓梨」、為什麼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後天的生活經歷讓我們明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對於頭胎生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認為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在他們的經驗中,沒有分享父母的愛這一項;在孩子的眼裡,分享意味著自己的所得就會減少。作為父母眼中唯一的蘋果,新寶寶的到來,可能意味著他們伊甸園幸福生活的結束。從媽媽懷了新寶寶開始,孩子的懷疑似乎變得更有依據,媽媽跟自己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媽媽可能不舒服了、可能累了需要休息等等。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父母的偏愛會直接導致孩子之間的妒忌心理。該隱殺死他的弟弟,就是因為上帝喜歡亞伯的天賦,而不喜歡他的。

對於一些單親家庭來說,孩子可能對有撫養權的父親或母親有種特別的依戀,孩子可能因為單親沒有安全感,他們會特別保護和他們在一起的父親或母親,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確保他們沒有和另一個成年人發展出戀情。因此,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妒忌,只不過對象不同。

02

妒忌的各種表現

妒忌的表現有哪些形式呢?我們怎樣及時的發現苗頭呢?

妒忌有很多表現,有許多偽裝的方式。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表現出來:行為方面:不斷競爭或者避免所有的競爭,充滿進取心或者格外的溫順,不顧後果的慷慨或者毫不留情的貪婪;生理上:用身體的某個器官表達本應該用另外的器官表達的情緒。

國外一真實案例:五歲的特倫在小妹妹誕生不久,會時不時的發作哮喘,醫生沒有找到身體上的原因,建議父母帶他去看心理健康醫生。後來五歲的小男孩在醫生的指導下,學會了用語言表達他的妒忌和憤怒,而不是用喘息。有些孩子用咳嗽和皮疹表達妒忌。有些孩子變得具有破壞性,他們經常無故打碎東西而不是說出自己的厭惡……

這些突然有某種癥狀的孩子,在剔除病理原因後,應當考慮是否是情緒所致,而父母在引導孩子釋放他們情緒的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

孩童時代沒有解決好的競爭苦果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兄弟姐妹間的競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超過大多數父母所能意識到的程度,使性格扭曲,對人格造成永久傷害……

03

妒忌之火是安全的搖曳,還是危險的突然燃燒,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和做法。

沒有理由讓一個首席女歌手優雅的準備好和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一起分享聚光燈的榮耀。

妒忌和競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我們要做的是預料到、接受並找到化解的方法。

(1)理解並同情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表達不安情緒。

對小孩子來說,第二個嬰兒的誕生是他最重大的危機,他的生活軌道突然改變,一時接受不了,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定位和導航。這就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真正的情緒,採取恰當的方法,千萬不能為了保護年紀較小的孩子的人身安全,而讓年長孩子的情感受傷害,激發他的逆反心理,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當一個三歲的孩子揪打小嬰兒時,父母應該立刻制止這種行為,並且直接指出他的動機:

「你不喜歡弟弟/妹妹。」

「你生寶寶的氣。」

此時應該給孩子一個大的娃娃玩具,或者給孩子紙筆,孩子可能會對著娃娃玩具說話,也可能會很生氣的在紙上亂畫。父母此時不要建議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要保持中立的態度進行觀察,並且用同情的語氣回應孩子。這樣讓稍大點的孩子把憤怒通過沒有傷害的渠道發泄出來。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生氣了,以後當你生氣的時候,過來告訴我。」在減弱妒忌心理的時候,這種方法比起懲罰或辱罵要有用的多。

(2)不要偏愛某個孩子,也不要在物質給予上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如果父母偏愛弱小的寶寶,或者偏愛相對獨立的六歲的孩子,妒忌心理都會加強。也不要因為性別、長相、特別的天賦而對某個孩子特殊的照顧,這樣妒忌也會產生。

父母千萬不可要求一個孩子為另一個孩子做出犧牲,這樣只能助長孩子的妒忌心理。比如「兒子,對不起啊,今年不能給你買輪滑鞋了,家裡有了小寶寶,我們需要額外的支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是家裡別的孩子剝奪了自己的財產,也剝奪了父母的慈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帶來新的權利和新的責任。年紀大點的孩子比年齡小的孩子,自然應該多一些零花錢,晚一點睡覺,以及有更多的自由時間等。

(3)傳遞每一個孩子的唯一性信號,愛的重點是質量而不是平等。

愛要唯一,不要均一。

很多父母為了表面的公平,精心計算精神或物質上的給予,這種費神的事情,讓父母疲憊,讓孩子惱怒。因為,孩子眼特別尖,稍有毫釐之差,便能爭個面紅耳赤。

我們並不是用同一種方式愛所有的孩子,也沒有必要假裝這樣。

怎樣體現對孩子愛的唯一性?

我們選適當的時機,和每個孩子獨處。孩子渴望得到父母完整的愛,當和孩子獨處時,要完完全全的和他在一起,心裡暫時把另一個孩子的事情放下,也不要談論別的孩子,不要給別的孩子買禮物,我們只關心獨處時的孩子,這種不被分割的關心,就很容易成為孩子一次暖心的經歷,一段難忘的時光。當孩子的這種慾望被承認時,他們就會感到安心。他們就會在心裡告訴自己,爸爸媽媽很愛自己,這種愛沒有因為兄弟姐妹而減少。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演講,演講者是英國的一位作家。他說,有一天老婆有事,不能接孩子放學,讓他去接。下午接到兒子後,時間還早,於是帶兒子去公園散步、踢球,玩累了以後,帶孩子去吃了一頓漢堡,喝了飲料。然後又帶孩子在公園玩了一些成人覺得很無聊的遊戲,但是他雖然嘴上說無聊,但還是全力配合孩子,倆人全程都是笑聲不斷。玩到天黑,帶孩子回家,吃晚飯。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去給兒子的卧室關門,兒子突然來了一句「爸爸,我愛你,今天下午是我過的最快樂的一個下午。」

作家後來說,其實他也沒做什麼特別的,只是心裡暫時完全丟掉工作等一切事情,全心的陪孩子玩而已。

可見,孩子的要求其實並不高,能否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以及愛的分量,關鍵取決於父母的智慧和技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馬拉松攝影大賽?呵呵呵呵呵呵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