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奇蹟男孩》:用愛創造奇蹟

電影《奇蹟男孩》:用愛創造奇蹟

電影《奇蹟男孩》講述一位天生臉部畸形的男孩,在家人、朋友、同學和老師陪伴下,克服心理恐懼,一步步融入學校、融入集體的故事,電影圍繞一個得罕見疾病的男孩,闡述愛的種種,直擊心扉,讓人深思。

勇敢的愛

正如梁靜茹《勇氣》那首歌的歌詞:「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片中茱莉亞?羅伯茨扮演奧吉的媽媽,面對一出生連護士都被嚇跑的兒子,和丈夫一起勇敢接納,為兒子做了27次手術。做完手術後的奧吉依舊相貌醜陋,平時都是帶著頭盔出門,而他的媽媽勇敢地做出決定,讓孩子結束在家學習,去學校上五年級。可以想像的到,她是經歷了怎樣的內心掙扎,才做出這樣的決定,相信在她內心中,奧吉每一次受到異樣的眼神,她比奧吉更痛苦。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為了心愛的人,面對艱難困苦,沒有猶豫,不曾逃避,而是勇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頂風冒雪,負重前行。

包容的愛

有句話曾說愛一個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能接納一個人的不美好,包括接納身上的殘疾、缺陷甚至醜陋,才是偉大的愛。奧吉的父母和姐姐做到了,像行星圍繞太陽一樣,呵護在他周圍。影片中,為了斷絕奧吉逃避的念頭,他爸爸偷偷把他的頭盔藏到辦公室,面對奧吉的追問,他說,他想念兒子的臉。每一個家長應該都是如此,無論孩子長的美與丑,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

這種包容的愛,不僅是對別人,更應是對自己。影片中奧吉很多次生氣、發怒甚至哭泣,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丑不可言,恨不能去自殺。我們很多時候的憤怒、沮喪、彷徨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認為自己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又無力改變。而對於無法改變的,就需要努力接受。的確,相貌、出身、國籍等很難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這種烙印,認識到,雖然人有美醜貧富,但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唯一存在,生命的美好就在於這種多樣性。包容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愛世界。

抗爭的愛

愛,有接受,也有排斥;有包容,也有抗爭。為了更好地愛,就要有力地爭。影片中奧吉面對高年級學生的欺侮,雖然明知不敵,仍然勇敢地擋在朋友前面,不讓高年級學生毆打他的朋友。對邪惡的抗爭,對正義的堅持,就是這種友愛最好的詮釋。

人生在世,唯愛永恆。愛也是陪伴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從生到死的重要精神支柱。讓愛傳遞,讓溫暖持續,用愛創造奇蹟。

(劉江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NHK揭露731部隊罪行 中方點贊
美國城市群區域協調機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