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來拯救處在時代焦慮症的空巢青年們?

誰來拯救處在時代焦慮症的空巢青年們?

百科上空巢青年的解釋是指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的年輕人。如今空巢青年已經成為當下關注度極高的群體,有人感嘆從天之驕子到空巢青年只不過是畢業一瞬間的事情,而2018年又預計將有820萬高校畢業生走進社會,開啟全新的人生征程。

不得不說某種意義上貧窮真的會限制年輕人的想像力,空巢青年的時代焦慮症日益突出,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難逃空巢的「悲情化命運」也成為大家的思考:

城市生存的孤獨感

空巢青年的群體特徵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年齡二三十歲,大學及以上畢業,擁有一份收入夠溫飽、還算體面的白領工作,住十幾平米的合租單間、隔斷,或者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在上班以外的時間一般自己度過,在大城市工作的時候我們常說城市的風很大,孤獨的人總是很晚回家,孤身一人在城市拼搏奮鬥,漫漫長夜難免孤獨寂寞冷。

大城市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並不與工資增長成正比,現實中的巨大壓力無處釋放,個人的情感也無所安放。

再回家鄉的無適感

每年回家七大姑八姨的盤問或許可以輕鬆應對,但心若無所適從到哪裡都是流浪,赤裸裸的現實誰能不面對?

城鄉發展很快,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也日益高漲,那些陪伴自己童年的、沒有上接受高等教育的玩伴們,他們都早已老婆孩子熱炕頭,而自己卻不敢談婚論嫁,畢竟大多數普通家庭在供應孩子上學的同時,卻沒有能力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套房、一輛車的標配。

GIF

都市的「恐回族」越來越多,大家覺得過年回家還不如加班多掙點工資,畢竟有充足的金錢是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很多事情的。

孤立無援的原子化

空巢青年正是社會原子化的產物,初級社會群體早已被日益發展的互聯網所打破,群體的聯結方式也是以經濟影響力為核心,而非以血緣和情感為紐帶。

生活在今天我們一方面感嘆這是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卻也對金錢和物質享受無比崇拜;我們享受著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便捷,卻也抱怨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日益減少。

我們漸漸意識到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這也是最壞的時代,身處當下我們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價值才可以換來足夠體面的生活。救贖與被救贖之間從來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背後需要個體的奮鬥,才能擺脫時代強加得焦慮,才可以讓自己有機會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傳媒書院 的精彩文章:

除了美圖秀秀,你還知道哪些手機修圖軟體?
大師教你拍人物

TAG:南方傳媒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