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次講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次講透!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話可以說把道德經的精髓都講出來了,可惜沒有幾個人真正地理解。

要理解道德經,首先要理解中國先人對自然的認識,否則你是永遠理解不了老子的。

中國先人對自然的認識集中體現在氣一元論當中。按照這個學說,無限的宇宙空間中連續著統一的物質(氣),它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不斷地有序和無序變換中存在的,物質不滅,它只有聚散,能量不滅,它通過連續物質緊張程度的變化在空間中流動。我們人類所看到的一切都不過是由統一物質組織起來的暫態有序結構,儘管有些看起來體積巨大,有些看起來極其微小,有些看起來壽命極長,有些看起來壽命極短,有些看起來死氣沉沉,有些看起來活力無限,但其實它們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也由同一個原理支配。

現在很多人不理解「氣」這個概念,其實它本身是無名的。按照氣一元論,它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我們根本不可能用它的一種組成物為它命名。但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又必須為它命名,於是先哲根據它在空間中的形象——連續的、運動的、象雲氣一樣,取名為氣。

在西方科學中,有一個概念與氣的概念類似,它就是能量。質能轉換現象已經表明,基本粒子並不基本,它們進一步分解就變成了同一種更基本的東西——能量,用能量也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這本身是證明了中國的氣一元論觀念——萬物歸一。

不過,西方科學中的能量概念與中國「氣」觀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在西方科學中,物質基礎是死的基本粒子,它們不推不動,能量是凌駕在物質之上一種神秘的東西,當質能轉換現象出現後,西方人就認為是物質消失變成了能量,物質不滅的哲學理念被拋棄。而在東方科學中,物質在空間中不僅是連續的,而且是在緊張地相互壓迫中存在的,因此,只要是物質性的存在,它一定是在被壓迫中存在,本身就充滿著能量,是物質和能量的統一體。其能量大小就體現在物質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之上,相對來說,有序的物質密度大,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高,內聚的能量就大,無序的物質密度小,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就低,因此,當物質從可觀察的有序狀態向不可觀察的無序狀態轉化時釋放了能量,反過來,這些釋放的能量也會引起連續在周圍看不見的混沌物質的重新組成,形成新的可觀察的有序結構。物質在這裡是不滅的,能量也是不滅的。

明白了氣一元論,就知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本義了。萬物歸一,而這個一本身就是無名的,我們可以給它取名字,無名萬物之始。

一旦理解了萬物歸一,自然規律的形象就清晰了。目前西方科學還在迷信精密儀器,認為它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然界的一切。可事實上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萬物分解到最後都是同一種不可分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與觀察它的精密儀器本質上是一樣的,精密儀器是永遠觀察不到它的本源的,也就是說,在還原論的框架里,根本就沒有真理。

自然規律是什麼?既然萬物歸一,規律就一定不是具體的東西,而只可能是一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原理。在中醫學中,這個規律是用陰陽學說來描述的,陰就是統一物質(氣)的有序狀態,陽就是統一物質(氣)的無序狀態,陰陽學說揭示就是物質有序和無序變換的規則,或者說物質系統的生死規則,或者說是物質的組織原理。

很簡單吧,自然規律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它就是生死。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它就是整體決定局部。如果用兩句話來描述:1,每一個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2,外在世界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每一個事物要想存在與發展,就必須在與外在世界變化的對立中不斷尋求與它在變化上的統一。

道,路也,規則也,它對應的就是西方科學中的自然規律。目前西方科學把它概括為概率論規則,或者說不確定原理。可事實上,這個道非西方人所認為的那個道,而是一個必然性規則,它就體現在自然的每一個物質系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當中,當然也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與周圍世界的關係當中,如果要正確地認識它,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從認識自我入手。因此,老子才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老子兩句話把自然界最普遍的規律就揭示了,通俗地說就是萬物歸一氣,萬物同一理,一通百通。你理解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匯通 的精彩文章:

我的理想——做中國的牛頓或愛因斯坦(9)
肺病常用對葯集錦(4)——牛蒡子配山藥

TAG:中西匯通 |